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俊缗 《考试周刊》2014,(17):73-73
<正>进入高三,我开始摸索复习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更自觉地主动学习,这是每个高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我曾经跟很多老师一样在复习课上陷入"做题—讲题—再做题"的题海怪圈。学生却在每节课做题、讲题、再做题中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而对数学作业更加恼火,不愿探究,最后导致成绩下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  相似文献   

2.
潘仙娣 《课外阅读》2011,(3):127-128
中考复习中,初三老师为应考而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在做题前,我们应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系统的知识。本文中就中考复习中的三个文言虚词,谈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应引起每一含初三语文老师深思。  相似文献   

3.
期末复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期末复习,许多教师往往将做题作为期末复习的主要形式,总认为学生做的题多了,那么他们就能掌握所学知识。其实不然,题海战术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有太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谈一谈如何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粗疏之处,敬请语文教育同行多批评。一、遵从课标精神,梳理学习内容平时的语文教学,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都是零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总复习时,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主要是因为我们把复习课变成了只安排学生机械枯燥地读课文、抄生字,做试卷,让学生忙于做、听、抄、背,而我们也天天只忙于讲、改、评。进入期末复习,更要求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在上复习课时能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渠道,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避免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现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获复习课独有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徐萍 《考试周刊》2014,(97):7-7
<正>2013届学生已经毕业,在看到高考数学卷子的那一刹那,作为老师,我感慨万千。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复习,一直到高考前,我们做了多少题,讲了多少题,最后以20道题来检测。学生真的要做那么多题吗?讲题做题考试贯穿整个高三复习,复习课怎么上,对于题目怎么讲解,才能让学生不停留于题目本身,让这些莘莘学子的思维得以拓展,面对高考中没见过的题不至于手足无措。一次在准备《直线的方程》这一复习课时,选题时有这么  相似文献   

6.
朱术奎 《辅导员》2012,(27):50+48
进入六月,转眼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学校的各科教学都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总复习当中,物理学科也不例外。物理总复习阶段,在帮助学生弄清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总是要求学生要多做一些题。但是老师要讲哪些题?学生要练哪些题?学生怎样去做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老师讲的题,也就是例题,应该有典型性。有的是说明一个难懂的概念,或是一些物理量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7.
在进入初三数学复习阶段时,传统的观念是,采用题海战术,多做题.但事实上,盲目地多做题并不能改变许多学生解题困难的现象.因此,新课程的理念是,解题数量不在于多,在于精;题不在于难,在于挖掘.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重视选题,拓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考语文湖南卷在结构上的最大变化将是取消“文章赏析题”,新增选做题。选做题的设置,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高三语文老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选做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回归课本,认真落实选修内容的复习外,还要积极主动探寻选做题的设题程式与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备考第一轮复习是分板块,重视基础,重视积累;第二轮复习是套题综合,重视规范,重视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现代文阅读往往未能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做题,老师讲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二是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定型,提高空间小,不必浪费时间。很多教师都是将试题连同答案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领悟。  相似文献   

10.
复习也精彩     
又到一年期末时,读、写、背……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因此忽视了对复习课的深入研究,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其实,就语文复习课来讲,只要潜心设计...  相似文献   

11.
徐海帆 《考试周刊》2014,(11):39-40
<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就小学生阅读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其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按不同的学段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一年级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达到这个阅读目标呢?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  相似文献   

12.
复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梳理内容,巩固知识,弥补缺漏,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但长久以来,语文复习却走人了泥潭。从复习主体上说,教师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复习的主动权握在教师手中,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一切都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完全处在盲目被动的位置。从复习方法上说,不外乎是读、背、抄、写,大兴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忙于做题,毫无乐趣可言。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中考数学复习中,老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一个个就是做题的"机器".有的老师认为:"数学嘛,不多做题怎么能行,只有题做得越多,中考数学成绩才会越好."这样的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的数学成绩仍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引领学生复习过程中,缺少了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陷入了数学复习的误区.为此,中考数学复习要注意走出以下六大误区.误区一:注重做题,忽略理论初中数学有很多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基础理  相似文献   

14.
当今理科(包括化学)复习,出现了一种常见的“怪”现象.老师常常“甩开”教材“闹革命”,以资料代替教材:同学却在满天做题.像婴儿总是“吮”着奶瓶一样,他(她)们很希望能多做一些原题来应对高考,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只管做题,而不去看书、整理笔记、剖析并记录错题?”同学答道:“我们的题做不完!”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不少同学在呻吟:看见新题心发慌.遇到老题还是错!  相似文献   

15.
正上好英语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英语、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于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就达不到预期效果。顺次复习,重复旧课,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分主次,学生会做的题做得多,不会做的题不认真讲解,使学生学无所得,降低学习兴趣;把学过的内容罗列堆积而不加整理,使学生感到茫无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英语复习多是从语法切入,教师基本以疏通语言点为目的,学生以做题促进记忆,知识是散的。复习课以练为主,拖沓冗长,学生对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笔者做过统计,一个知识点,老师要重复三次以上,学习好的学生才能理解运用;对于中等的学生要重复四五次;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重复已经没有任  相似文献   

17.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因此忽视了对复习课的深入研究,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其实,就语文复习课来讲,只要潜心设计,同样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中应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背景 步入高三,语文新授课基本结束,主要任务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各类高考题型的专题复习。传统的复习课有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做题多。一开始还有些效果,然而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渐渐消磨殆尽;二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很累,时间一长就昏昏欲睡,可谓高耗低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早就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究竟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给复习课插上一双轻灵的翅膀呢?笔者积极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使高三语文复习课旧貌换新颜,带来了不少惊喜和收获。  相似文献   

19.
洪伟 《教学月刊》2007,(5):59-62
一、现状初中“科学”总复习阶段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总有布置、批改不完的习题,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教师疲于找题讲题,学生劳于做题听讲。“题海战术”是当前初中“科学”总复习中常见的习题训练方式。这种高强度大题量的训练方式使投入与产出很不相称,而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真正实战时,许多学生做题时连题目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备考是个难点.老师们常常感到困惑:陪着学生读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的阅读题,总结了很多解题技巧,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阅读的心态问题.学生的阅读现状是:阅读的文章最好是条理分明,阅读的过程是走马观花,阅读的状态是心浮气躁,做题的状态是跟着感觉走,最好是能在文中找到原句作答.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不能安静读文本,不能安静读题答题.我们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心理治疗室,要让学生去除浮躁之气,安静闲适地走在阅读过程中.濡养一颗安静的心,我们才能做好下面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