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2.
沙拉 《教师博览》2011,(7):44-45
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爱要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一、爱孩子需要学习——追求高质量的爱爱孩子是情感,是天性,但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孩子的真谛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但爱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爱的目的、方式和技巧不同,教育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特点是可塑性强,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同而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提出,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提高。高尔基说:“有孩子,这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爱应该有爱的方法,更应该有爱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为山发点。一个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将爱心融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才能做到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从而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才能感悟到“爱”的伟大真谛。  相似文献   

5.
杨文华 《教书育人》2014,(10):10-11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爱心和童心当作一个支点去撬动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从小有一颗感恩爱人的心。  相似文献   

6.
唐玉芹 《中学生电脑》2011,(1):29-29,31
在教育工作中,老师需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以幼儿为本”。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位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幼儿才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7.
“爱”的教育是对孩子心性及行为认知的一种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拥有一颗爱心。针对当前幼儿园“爱”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提高“爱”的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要注重环境创设,让学生时时刻刻观摩“立德”;开展主题游戏,时时刻刻进行“启智”;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体会“陪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有一颗爱心!本文从三方面对师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施行“爱的教育”,走进每个学生心灵、让和谐和愉悦引领学生成长、让爱走向学生的生命。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家人般爱护,让师爱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爱的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今后我将继续践行在爱生的路上……  相似文献   

9.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的孩子总是有让教师操不完的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对成人来说永远有探索不到的领域,关于他们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课题。我们常说,爱心才能成就伟大的教育,这一点无需怀疑,但是这种爱由于常常缺乏一种支撑——耐心,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游离于真谛之外.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我用真诚的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解读着教育,解读着孩子,和孩子们共同努力,一同打造一个充满爱,有活力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世界,用爱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爱心”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然产生相应的爱。当今,独生子女的爱心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幼儿期情感教育的焦点。作为人类的启蒙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唤起孩子内心爱的情感,把爱的种播进孩子的心田,培养孩子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呢?  相似文献   

13.
“5.12”地震后,伤残学生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汉旺学校的一个烫手山芋。但在大胆地探索与尝试中,汉旺学校在对孩子伤残肢体的康复训练和创伤心灵的抚慰中,不仅倾注了爱心,还以爱的名义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构织起广泛的爱心网络,真正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相似文献   

14.
从“妈妈,洗脚。”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点滴抓起。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爱心行动计划”系列特色活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着手,进而激发他们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们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满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5.
我校近年来,以“爱心教育”为品牌,打造学校特色。“爱心教育”就像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而实施“爱心教育”的教师就是爱的播种者。  相似文献   

16.
现在社会上一再强调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爱心教育,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万物有道,爱也有道;凡事有节,爱也有节。所以,教会孩子“懂得爱的道理”和“学会爱的礼节”,孩子才能更健康、快乐地行走在爱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定不能忘记对于教师专业智慧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漠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育被人为的简单化了:我们用“敬业”替代“专业”,用“天然爱心”替代“专业智慧”,其结果是让教师所有的“爱心”被无智慧的劳动所冲散淹没。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植根于爱”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蔡艳荣文学家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寸‘爱。”在班任工作中,我始终用无私的爱心,牵系着孩子的幼小心灵。一、让孩子从微笑中感受爱刚从幼儿园迈进陌生校园的孩子,多数是带着恐惧感、紧张感、惶惑感来到校园的,这是孩子和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关爱赏识中,在互相尊重中健康成长。关爱学生给予力量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爱孩子之心,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