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版本通义》看版本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自周秦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图书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扬、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形式。在图书的出现、发展、流传和纂集过程中,一种书出现几种本子的现象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就是古书“版本”的问题。“版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宋代。有了辨别版本的风气。不过,实际上对于版本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在宋以前已存在。自宋代至今,研究版本的人和撰述很多,其中第一部以“版本”作为书名的版本学著作是钱基博的《版本通义》。 钱基博(1887—1957),近现代学者,大学者钱钟书之父,他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以纪传体为核心的史传写作,是中国重要的学术传统。钱基博一直坚持史传体例的创作,留下几百万字的学术成果。探讨钱基博史传写作的学术来源、贡献和局限性,有利于明晰其学术的得失利弊。综合来讲,其史传有三个学术来源,分别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正史、韩愈等人的碑传思想和方志中的人物志目。在学有根基的基础上,钱基博通过体悟传统文论和文法,文心中求史通,为学术界贡献良多。传统史传有自身局限,一事散存于多人记述,很难完整呈现历史的因果本末,钱基博史传创作也未能避免。  相似文献   

3.
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现代名国学大师、教育家,有《经学道解》《版本通义》《现代中国学史》等。其子便是被称为中国化昆仑的名学、作家锰钟书。钱基博一生献身教育。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前后共十年.对我国现代中小学语教育做出了许多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的盗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杰出数学家、珠算宗师程大位撰写与刊行的《算法统宗》十七卷,集16、17世纪数学之大成,并传入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特别是中国珠算推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作者先后发现了明版程氏《算法统宗》十二卷本各一部。为此,作者对程氏《算法统宗》作了认真地考证,发现“十二卷本”是“崇文堂”刻书坊的盗版本。它以“十七卷本”为兰本,内容与十七卷本完全相同,只是改变了分卷和分册的数目而已。鉴于它是四百年来新发现的惟一的明代改编本.在版本学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5.
钱基博以国学大师身份著《技击余闻补》显示了武术的社会土壤之广博,且先生从治心之术来讨论武术,显示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有四位国学大师:太仓唐文治,余杭章炳麟,吴江金松岑,无锡钱基博.今之世人,多知钱钟书而不知其父钱基博.其实,钱基博的国学造诣在儿子钱钟书之上.古今父子皆为大师者十分罕见,无锡走出的这对父子就是这样的佼佼者. 钱基博字子泉,号潜庐,生于1887年,与弟基厚孪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文史专家和教育家。他自幼聪明好学,5岁由长兄子兰授课,9岁读完《四书》《五经》和《古文翼》,并能背诵。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师从曹之先生,深受先生影响对古籍版本学颇感兴趣,悉闻先生推出《中国古籍版本学》修订版,即入手摩挲欣赏。本文通过与一版进行比较和赏析,总结修订版在古籍版本学史、写本源流、考订一书版本源流等几个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针对著作中的几个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燮元先生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有着一段学术因缘,随着他的逝世,行将被人所淡忘。兹据其遗留友朋书札中,与唐圭璋、钱玄、赵国璋三先生相关的史料,加以钩稽考订。从唐圭璋先生询问《全芳备祖》版本、钱玄先生追忆早年欲入职国学图书馆未果、赵国璋先生主编《文献学辞典》题签及《文教资料》1995年第1期出版潘景郑资料专辑等角度,揭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史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正>余嘉锡(1883-1955),字季豫,湖南常德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文献学与目录学家。生前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著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论学杂著》等。学术成就余嘉锡先生一生治学的主要方面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之钥,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他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历时五十余年创作的《四库提要辨证》,声振国内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余嘉锡先生把毕生精力用在教学和著述上,他的治学精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一古今文学批评大抵是反对"搔首弄姿"的,因其做作而不自然。例如清人赵执信《谈龙录》云:"若近体诗之涂朱傅白,搔头弄姿者,勿与知可也。"现代国学大师钱基博也不满林纾古文的"搔首弄姿"而赞扬陈衍的"粗头乱服"(《现代中国文学史》)。然而适度的"搔首弄姿"在古典诗词中却是常见的,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就对此表示赞许:诗有同出一意而工拙自分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21,(1):21-27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是一部用文言撰述的"现代"文学史,其写作起意于1917年,起手于1922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恰好分别对应着当时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及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发表,呈现出钱基博这本文学史同新文化、新文学的抗辩和对话关系。然而,《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立场并非简单的崇文言而反白话,它对近代文化有着全面的批判和反思,在四版增订中,这种批判倾向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1.学科的价值、意义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以中国古代典籍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它将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一个整体,以目录、版本、校勘、辑佚、校注、考证等传统的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尊重学术传统,崇尚实证研究,注重夯实基础,积累深厚功力,同时,由于其方法具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性质,因此在人文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皮朝纲先生提出并大力倡导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这使人们对中国美学文献学具有了一种学科意识,其中国美学文献学包含着一种美学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以美育人的美育自觉,因而是先生对中国美学所做的又一件功德无量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4.
选取黄永年先生《古籍版本学》与李致忠先生《古书版本鉴定》两部版本学教材,从资料性、理论性、应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评介,同时对两部著作中存在的一些疏谬之处提出商榷性意见,以期对围绕两著的学习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张舜徽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讨论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论文,在学科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式和路径等方面,阐发了历史文献学学科的深层理念。他于1982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从基本理论、文献学史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构建了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其中许多创新见解,突破了以往的成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至今仍是文献学学科有待努力的目标。在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张先生通过建立博士点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创办学术集刊、倡导优良学风等实际工作,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钱基博先生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本着传统与现代相连接的态度,一生致力于培养“读书种子”,“发国性之自觉”,努力为现代化的民族教育“找出精神的新泉”。当今社会又处在转型时期,研究钱基博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目前偏向“实用”的现代科学知识传授、疏于传统的“生活之外意义”的教育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全章 《中文自学指导》2010,(4):66-71,F0003
卢冀野《近代中国文学讲话》是与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同期出现的近代文学史著作,其对近代作家的取舍范围和学术立场与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编稿本》均有较大差异,其对近现代诗文创作的演变轨迹和存在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近代戏曲演变过程及成败得失的梳理与评析则具有开拓意义。然而,这部具有独立学术品格的文学史著作,却长期以来湮没无闻,原因主要在于卢冀野的文学观念和学术立场与彼时及当下的主流学界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8.
版本学是陈垣先生治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先生对古书版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将版本本身视为考证史实的第一手材料;以梳理版本源流为征引文献的前提;根据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来确定版本价值;将精深的避讳学知识运用于版本鉴定,其见解超越于一般的版本学家之上,而达到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本好教材的形成 ,往往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所以它也是该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推出的孙钦善教授编著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是一本难得的研究生教材。该书展示了孙先生及其执教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功力。古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它与古代语言学、文字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以及通史、文化史、哲学史、思想史、科技史相关相联。孙钦善教授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正是在深厚的传统背景下 ,在跨学科的学术关联中 ,论述了中国古文献学自身形成…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二,钱基博先生120岁华诞),“钱基博与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召开。会议由华中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玉德教授主持,华中师大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校长马敏教授,钱基博先生家属、其孙钱佼汝先生,及无锡钱学纪念馆代表,到会致辞。无锡、南京、长沙、广州等高校、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收到论文50多篇。开幕式上,马敏校长致辞,认为钱先生教书育人一生,其教育思想对今天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创新很有现实意义。章开沅先生指出,国学大师要对国学有深入研究,与当今那些不通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