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其对后世伦理学的贡献在于,既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又不是诉诸构建理性,而是主张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他认为,伦理德性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完满德性。两种德性相辅相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  相似文献   

2.
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中道不仅指事物的中间性存在状态,更指人之情感与实践的中间性原则。它不但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亚氏的中道思想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审美观。作为伦理德性的成就与表征,中道构成人之伦理德性的核心原则,也集中体现出亚氏伦理学的经验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3.
善的求索——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围绕“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个中心命题,探索了“至善”和幸福的德性内涵,达到“至善”和幸福的条件、途径与方法,认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伦理德性以中道为核心;理智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德性;友爱是相互之间的善意;德性的力量在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学由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著作中,幸福问题是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它与善、德性、中道等问题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他指出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实现活动,同时也指出了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中很多观点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问题是主体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原则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重视理智德性,提高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论作为一种道德实践哲学有其德性论的根据。亚氏的德性论是一种“学习”的德性论,它更强调德性与中道的统一性。与之相比,儒家中庸之道的德性论——“觉习”在强调中道与德性为基础的同时,又注意到了中道与德性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刘芳红 《华章》2007,(12):47-47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一种目的论.德性也是一种善,不过这种善是手段善.德性是一种使事物状态好并且使其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值得称赞的品质.适度是德性的目的和特征.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德性还是衡量快乐是不是善的尺度.德性还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德性论,也在倡导着一种整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建立了德性伦理体系,其德性总汇分别是仁和公正(正义)。两者相似之处有:以调节人际关系为使命,是利他性美德,诉诸某一规范作为标准,包含、统摄并指导着其他德性,受中庸(中道)的制约;相异之处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诉诸的规范不同,道德层级不同,视角不同,主导机制不同,后世影响不同。比较的意义在于:取他之长,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10.
人是唯一能以理智的目光观察外界的存在物.不仅如此,人还能以理智的目光反观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知识与德性便产生于现实的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关系中.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力图在其自然本性中发现道德的和精神的意义,把对知识的追求自觉引导到主体的德性即"善"的目的性追求上,在这一过程中,东方(主要是中国)与西方走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西方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德性.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通过提出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好生活(幸福)是什么?引出幸福的结论——幸福在于自满自足和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是最高善和人生追求的终级目标,其他一切手段善都是为实现幸福这一目的善而提供有用工具。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两种不同的活动(实践的活动和思辨的活动)得出,思辨的活动是最完满,最幸福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我们反思对"幸福"的理解,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亚里斯多德的理性主义人生观典型地表现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一书中。他认为人的功能是理性的现实活动,这种活动促使人寻求真理,改善人的德性,决定人的本质。人的灵魂中也有非理性部分,它们对人的行为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因此人的非理性部分应当接受理性的统治和范导,人必须选择自己的欲望,选择的根据是理智。德性和善良是做好人和好事的尺度,它们的总体表征是公正。中道是伦理德性的核心。亚氏理性人生哲学的要义是要用理性来指导人生,观照自爱,观照生命。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通过提出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好生活(幸福)是什么?引出幸福的结论——幸福在于自满自足和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是最高善和人生追求的终级目标,其他一切手段善都是为实现幸福这一目的善而提供有用工具。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两种不同的活动(实践的活动和思辨的活动)得出,思辨的活动是最完满,最幸福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我们反思对"幸福"的理解,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提出以中道为特色的教育观,主张以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为依托,以中道为原则,培养公民政治方面的德性,并由法律保证实施。这些思想对今天我国的教育发展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阿奎那通过把亚里斯多德的德性学说纳入到基督教的圣爱思想之中,将神圣与世俗、宗教与人文融合起来。他借用了亚里斯多德的友爱学说,认为基督教的圣爱是神人之间的友爱,从而在神人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联。他既不赞同圣爱仅是圣灵的作用,也否认圣爱是人本有的德性,而是认为圣爱是被创造于人的灵魂之中的德性,从而力图在神人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圣爱是所有其他德性的形式以及圣爱的对象与秩序的理论,也试图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建立起桥梁。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对"善"的实现,然而在他德性论内部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悖论。他在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论述过程中,不论是其必要前提"理性",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中道"原则,抑或是"幸福"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皆预设了人们生而具有后天无法改变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此内含于德性论内部的精英主义不仅有违个体的公正,同时也与城邦公正相背离。  相似文献   

18.
同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大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对中西方产生深远影响.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比较,两者存在将中庸之道视为最高德性,都认同中庸之道是相对的中道,不是僵化的中庸之道;而两者的差异之处在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先验人性论,讲求的是道德义务,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经验德性论,讲求意志的自由,崇尚个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欲望意志受德性支配。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道德行动的正确目的如何获得的讨论中,由于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伦理德性给予目的,而伦理德性又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德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伦理德性是非理性部分听从理性的德性,而且伦理德性不能离开实践智慧而存在,因而对于道德目的的确立问题的讨论就出现了理智主义与非理智主义之争。通过对不同主张的分析可知,尽管伦理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德性,但却是非理性部分听从理性的德性;其形成,即习惯化过程本身就需要理性的参与;并且,道德目的在确立及其实现过程中受到理性的规定。如此,这一方面反驳了非理智主义者所认为的伦理德性给予目的是一非理性过程的主张,另一方面又分析了理性因素在目的确立过程中的具体发生及其功能,从而辩护并推进了理智主义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