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闽南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相当特色。以粤东闽语潮州话和福建泉州话作为粤闽两地闽南方言代表,从两地文读层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语言接触为基础,探讨粤东闽语文读层特点及引起其衰微的原因;并从语音和音韵的历史比较中推断粤东闽语中古文读层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徐馥琼 《中国语文》2012,(2):177-182,192
粤东闽语潮普片方言自发从双唇音声母中分化出一套唇齿音声母。以粤东闽语甲子方言为例,可说明粤东闽语新生唇齿音声母的性质及其形成的音韵条件。这一方言事实可视为汉语语音史上重唇合口的轻唇化经由唇齿塞擦音阶段的旁证。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版 潮学 潮客关系概简论........··············……“‘”’“”””’.‘”’‘”‘”“‘ 试论粤东闽语区的形成............……,二,.,.....................…… 21世纪初粤东农村宗族势力抬头问题分析............................…… 村治变迁,1,的宗族命运................................. ...........…… 落实科学发展观历史名城展新颜...................................…… 粤东杏坛第缕近代教育之曙光....................................…… 潮州歌册的社会教育学阐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粤东闽语区的语言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普通话和粤方言对该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普通话普及率大大提高 ,粤语逐步渗透其间 ,边缘地区的方言向代表语靠拢。本文选取了粤东中心城市汕头市和边缘的海丰县、南澳县和畲族的李工坑村作为调查的个案 ,分析研究了变化的情况 ,并对其发展趋向做了预测 ,提出了关于语言生活变化与语言政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粤东畲族主要生活在今潮州市潮安县凤凰山区一带,他们所说的语言我们称为潮安畲语。他们的周边住的是说粤东闽语朝汕方言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接触中,潮汕方言对畲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畲语借用了很多的潮汕方言词。本文罗列描写了这些借词,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潮州方言歌和潮语歌曲的语音与旋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方言歌和潮语歌曲,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潮汕(粤东)地区发展起来的地方艺术品种.由于粤东三市虽同属于闽南语系,而语言发音又不尽相同,各自创作的地方歌曲发音咬字不同,因此许多音乐爱好者对此两种地方歌曲各抒所见,争议不止.该文作者认为此两种地方歌曲各有千秋,其主要的区别是在歌曲的创作中对语音与旋律的处理,故从潮州方言歌的历史及演变、潮语歌曲的萌芽和发展、潮汕语音与旋律的协调与不协调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福鼎方言是闽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方言,由于其地处闽浙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与闽语、吴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变体.福鼎方言表示程度的方式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特殊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闽南语及吴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支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9.
闽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总体而言,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闽、客方言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在局部地区,闽、客方言对粤语亦不乏反作用力。运用大量方言材料,结合历史人资料,试图初步揭示闽语在广东特定的环境中对粤语的反作用力,分三部分:一、广东闽方言的分布;二、粤方言语音中的闽语成分:三、粤方言词汇、语法中的闽语成分。  相似文献   

10.
潮州地区地名存在许多异读现象,它们既反映着历史痕迹,又蕴含着方言印记.对潮州地区三县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潮语中地名异读现象,可将原因归纳为文白异读、古音遗存、约定俗成、雅字替换等四个方面.潮州地区的地名异读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且并不是只受单一因素而决定,这反映了潮州地区古朴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潮汕方言是潮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藏着极其丰厚的人文价值。该文分四部分谈论潮汕方言研究的问题:潮汕方言的系属和分布;潮汕方言与闽语的关系;潮汕方言的文化内涵;潮汕方言研究的整体规划及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实同形异"是汉语方言词之间的主要差异。主要以广东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粤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潮州、广州)词语为例,分析了"实同形异"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粤东地区,特别是潮汕地区,闽方言跟客家方言同时存在于一个镇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还出现同一个村使用两种方言的情况。该文以揭东县龙尾镇为例,通过实地的调查考证,真切地揭示了该地区闽、客方言地理分布的现状。影响龙尾镇这种闽、客方言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经济、婚姻等,进而推测出这种分布情况演变的趋势是客家方言不仅没有呈消退态势,反而是潮汕方言呈弱势之态。  相似文献   

14.
在 2 0世纪 5 0年代以前 ,频繁返乡的海外潮人 ,实际上充当了潮汕故土与侨居国之间语言文化交流的使者 ,海外潮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潮汕方言次方言。海外潮语的个案 ,反映了华侨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仙方言为闽方言的一支,考证莆仙方言本字对研究其它闽方言本字具有参考价值。目前通行的一些闽方言“本字”,以莆仙方言检验,显得不合理,它们也有重新论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学者们一般认为莆仙话与闽南话的文白异读基本相同,并以此作为莆仙话脱胎于闽南话的重要证据之一。本文对此作了补充和修正,从数量、类型、音值等几个方面看,闽南话与闽南话和闽东话的文白异读均存在较大差异,且其中不乏创新之处。因此,我们认为莆仙话白读历史上与闽南话属于同一支派,而后来有了自己不同于闽南话的发展,其中一些发展是闽东话影响的结果,另外一些是莆仙方言自身的演变(特别是音系简化)而致。这是莆仙话过渡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翁辉东1943年在上海出版的《潮汕方言》中的1000多条词语为调查比较蓝本,对现在的老派和新派潮州话进行了调查,并与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潮州话的词汇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