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有关媒体报道,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两大英文报业之一的《旧金山观察家报》,前不久被《旧金山独立报》的华裔东主方氏企业集团收购,成为震动美国新闻界的大新闻。 据悉,方氏企业集团买下《旧金山观察家报》的当天,该报头版以整版刊出“被出售”字样,惊动四方,主流社会人士微妙心态此时毕露无遗。一些主流社会人士质疑方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2.
动态集锦     
美国报纸印刷趋向高清晰杂志化近日,美国《旧金山编年史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采用新一代报纸印刷方法,为传统纸介质印刷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从2009年7月6日起,《旧金山编年史报》将采用高清晰全彩纸介质印刷,试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新闻秘书塞林格最近成了引人注意的新闻人物。塞林格今年36岁。他于1942年入加里福尼亚州州立大学肄业,课余并在《旧金山纪事报》作练习生。1944年被征入海军服役。1945年底二次大战结束后,回到加里福尼亚大学继续学习。毕业后在《旧金山纪事报》作记者,1951年任本市版主编。塞林格在新闻界最初本是无名之辈,后来由于在报纸上写了一些所谓“揭露性”的文章,才稍露头角。  相似文献   

5.
杨传珍:趁着元旦放假,我们今天讨论刘荒田的作品好不好? 胡小林:刘荒田先生已经出版了十几部散文随笔集,我只读过他的《刘荒田美国笔记》和《旧金山浮世绘》。听说,我们学院中文系的2005级本科生,有五人把《刘荒田美国笔记》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为了把解读空间留给学生.咱们今天只讨论他的《旧金山浮世绘》吧。  相似文献   

6.
为旧金山的亚裔美国人出版的有30年历史的报纸《亚洲周刊》最近宣布了放弃印刷版本并且仅提供网络版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报业(传媒业)集团化,是目前世界新闻业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要回顾西方报业集团形成的历史,并介绍其特点,以供借鉴。 最早的报业集团出现在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赫斯特在旧金山和纽约办了《旧金山考察报》、《纽约  相似文献   

8.
这是美国《读者文摘》1981年8月号刊登的署名文章。该文描述了70年代后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玛林县(旧金山以北40英里)的一家小报《光明周报》,敢于向一个黑社会集团——“辛纳农基金会”作斗争,揭露其罪魁的罪恶勾当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中文月刊,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主编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1822年在澳门出版的《蜜蜂华报》,葡萄牙文。第一份华侨中文报纸是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出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8):36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早年生活(1927-1970)》【美】依兰.斯塔文斯/著史国强/译定价:36.00元现代出版社2012年6月本书从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写起,一直写到1970年《百年孤独》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试图从历史、政治及文化等不同角度,还原马尔克斯早年生活的拉丁美洲重大事件,由此追寻马尔克斯成长、思想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电视非常娱乐化,但仍受种种制约。美国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所启示:要遏制电视的过分娱乐化,应从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到法制、社会的制约等多方面入手。1、社会价值观的制约美国的社会价值观中对传媒影响最大的是公共利益。1927年公共利益出现在《无线电广播法案》中,1934年《通讯法》中则出现了11次,1996年《电信法》中出现40次之多。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8,(5):74
美国四家主要报业公司在2月15日推出了一个在线广告网络,据说广告商可以在任意一个联系点预订全国范围的广告,这个网络在美国的月浏览量高达5千万人次。投资者包括Tribune、甘尼特公司、Hearst和纽约时报公司,它们分别发行了各自的旗舰报纸,依次为《芝加哥论坛报》、《今日美国》、《旧金山新闻报》和《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0月7日至27日,我率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四人,应美国陶森大学和帕塔森新闻出版公司的邀请,先后访问了美国巴尔的摩、圣保罗、华盛顿、纽约、旧金山五个城市,访问了美联社、《今日美国》报社、《巴尔的摩太阳报》、巴尔的摩电台、电视台,还专程去美国中部的圣保罗参加了全美记者协会的年会。  相似文献   

14.
他是怎么会成为科学记者的美国《旧金山纪事报》副总编兼科学编辑大卫·珀尔曼先生,已是第二次访问中国了。这位六十五岁一头白发的老记者,有着一双深邃而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他把短袖衬衫的下摆塞进长裤里,显得利索而有精神。他是美国有影响的科学记者,每年在《旧金山纪事报》发表100至150篇科学报道,多次获得美国全国性的科学写作奖。可是,他原先爱好的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近日,美国《旧金山编年史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采用新一代报纸印刷方法,为传统纸介质印刷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警悍然查抄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强行逮捕了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反动军阀以所查获的文件为据,残酷地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名英烈。关于这一暴行密谋策划的内幕,列强驻华公使是否参与了武力查抄行动的预谋,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这组文件为廓清历史疑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中英国外交文件选自《英国外交部机要文书·中国事务》(档案缩微),美国外交文件选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卷Ⅱ。  相似文献   

17.
陈于 《视听界》2011,(5):100-100
《实话实说》是央视于1996年3月16日播出的一档谈话类节目,比美国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晚了10年。在《实话实说》红火的10年间,谈话类节目呈爆发式增长。然而,2009年9月26日,《实话实说》告别了观众。这样一档金牌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锋,缘何仅仅存活了13个春秋?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所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首先刊登在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第35、36两期合刊上。3月12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第191期转载了其中的第一、二两部分,即(一) “农村革命”,(二)“革命先锋”,但未能将第三部分,即“十四件大事”转载。对此,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是陈独秀等人“锁住了真  相似文献   

19.
封面链接     
报业大战 以6.6亿美元收购《旧金山纪事报》的赫斯特集团,为了避免触犯反垄断法,把具有113年历史的《旧金山考察者报》转让给拥有《亚洲周刊》和《独立报》的美籍华裔方氏家族。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在未来三年里赫斯特集团还必须支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简称FCC)是联邦政府分管广播事业的一个独立的行政和决策机构,其职能在许多方面具有准司法性质,被称为是美国广播体系的“支柱”之一。 1927年,美国国会通过《无线电法案》,建立了联邦无线电委员会,负责向广播电台颁发许可证,并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力。7年后,根据《1934年通讯法案》,无线电委员会被合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