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为了纪念卢乐山先生95岁华诞和庆祝2012学前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笔者有幸采访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人卢乐山先生。卢乐山先生是幼教界的老前辈,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能采访这样一位大师,笔者心中充满敬爱之情,但还有些紧张。见面后,老先生的慈祥、亲切很快消除了我们的拘谨。卢乐山先生虽然年迈,但举手投足之间可见其优雅如玉的风范,谈吐之余流露出丰厚深湛的学识。在采访中,她甚是认真和耐心,一直非常热情、细致地为我们解惑,甚至将所谈人物的姓名一字一字地拼出。  相似文献   

2.
记者手记:曾经就读者的咨询对前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处长恩德君先生进行求解,书面回答简单明了。撰稿的是文化处秘书施露德女士。专程去坐落于北京东直门外大街17号的德国驻华大使馆给恩德君先生摄影时,方知道高高瘦瘦、谦谦君子模样的恩德君先生马上就要离开中国,回到德国外交总部议会与內务事务部就职,内心为自己是最后一个采访他的中国记者而庆幸,同时也为失去了将来面对面采访他的机会而遗憾。 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新来的处长叶寇文刚。一口流利汉语的寇文刚先生在70年代曾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到北京驻华大使馆任职前就职于德国外交总部。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向寇文刚先生提出采访。位于北京西方的记者与位于北京东方的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借用传真进行了遥遥地问与答。  相似文献   

3.
2020年2月27日,何怀宏先生就疫情下的生命哲学议题接受了马国川先生的采访,采访内容已以"要始终把生命原则放在首位"为题见诸相关网站。这一议题与教育高度相关。反思学校教育,生命教育也存在不少短板。为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经商马国川、何怀宏先生,邀请高德胜教授加入,在原采访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与深化,形成现在的对话,特予刊布,以期推助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对生命原则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对唐代两税法记载存在错误与遗漏:杨炎上奏时间有误;误把杨炎奏议当成两税法条文;误把建中元年正月赦文当成两税办法;对建中元年二月命官巡视各地语焉不详,漏载两税法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赣师学人     
<正>万建中教授万建中,江西南昌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博士,师从钟敬文先生。现任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政府"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俗学学科点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施肩吾的诗文作品着手,找寻能够显示施肩吾年龄或生存年代的线索,从施肩吾曾下第的经历,以及诗句"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中折射出的沧桑感,判断出施肩吾进士及第时已人到中年,由此推出他可能出生于唐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又据施肩吾的《述灵响词序》和《西山集》序言提供的两个时间线索,推出唐文宗开成六年施肩吾仍然在世。而且,施肩吾的《与徐凝书》和《喜友再相逢》,也证实了他的迟暮。最后结合《吴兴备志》和《施氏宗谱》的说法,综合考量,暂定施肩吾的生卒年限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唐懿宗咸通二年(861)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11月12日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北大的演讲会上,陈佳洱校长把该校一位老教授的书法作品“翰逸神飞”作为礼物赠送给了金大中先生,金大中先生对此非常高兴。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北大东方学系教授、北大书画协会会长陈玉龙先生。笔者有幸采访到陈老先生,非常想了解...  相似文献   

8.
保罗·特纳先生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教育文化处的主任,从特纳先生在接受作者采访时的话语,我们可以了解加拿大的留学政策和加拿大官方积极推广其教育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许多朋友向我们咨询德国留学的问题。于是,我们把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比如关于德福考试问题,近期的签证问题,德国学校的招生问题等等。我们对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处长恩德君先生进行了书面采访,希望他的解答对申请德国留学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假先生原本名不见经传,体格瘦小,苟延残喘至今极其不易,曾有好事者把他当作薮中荆曲之徒而大施拳脚,后扬长而去。假先生受此侮辱后委屈至极,硬是咬紧牙关,一路磕绊活了下来。如今,再看假先生:满脸红光,神采奕奕,大腹便便,道貌岸然,一副发福发财之相。据假先生爆料,自己刚过而立之年,我不禁  相似文献   

11.
本刊在2000年第5 期曾采访过周海宏先生,他是音乐 心理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馆长。他的关于“关怀强迫症”的理 论,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关注。当 我们策划不期“孙老师话题”的时 候。我们再次采访了周海宏先生, 因为他告诉父母朋友们,在学会体 闲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感性能力是 非常重要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我 国的家庭教育中经常被排斥的一 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 李让恒)连日来,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的规定成了社会和众多媒体热议的话题。为此记者于7月17日采访了省教育厅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葛建中,请他就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以腊烛赞美献身者光明短暂的一生。然而,在戴安邦教授的学生们中采访,与这位著名的化学家一席长谈,我们脑海里却一直萦回着肖伯纳的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腊烛,而是一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把它烧得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戴先生今年八十五岁高龄,饱经岁月风尘、沧桑之变,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度过了六十六个春秋。他以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点燃了知识、道德的火炬,照亮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的心灵,把他们引入科学的殿堂,双推向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相似文献   

14.
上个月,上海电视台做一档纪念大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专题片。我意外有幸成为众多采访对象之一,以“80后”写作者的身份谈傅雷先生的翻译经典《约翰·克里斯朵夫》对我写作产生的影响。现在回忆一下,采访时我说的话加起来也就十句。但为了使这十句话都不成为虚头巴脑的废话,我在前期做了半个多月的准备。所谓准备,其实就是把《约翰·克里斯朵夫》温习一下。虽然掐我兰花指一  相似文献   

15.
五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即将开始,作为全国顶尖翻译考试.很多考生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准备当中。而此时,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首席同传干洋先生。采访一开始.他就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翻译经历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  相似文献   

16.
施蜇存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同时在诗词、碑刻研究、翻译、编辑等各领域均有突出的成就。梳理研究施蜇存小说的文章,考察对施蜇存的研究的进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一直想采访费孝通先生。恰好要发一篇介绍费孝通童年生活的文章,我们更想当面采访他。费老不仅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我们很想听听他对当前教育的一些看法。但是,这位86岁的老人,虽然刚刚卸下民盟主席的重任,可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工作还是很繁忙的。没想到,费老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1月14日下午,我们踏着积雪来到费老的家里。  相似文献   

18.
一天,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之际,我们采访了该课题组组长武书连先生.  相似文献   

20.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