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有机磷组分动态变化和剖面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黄棕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磷组分动态变化和剖面分布 ,结果表明 ,用Bow man—Cole法测定的土壤四种有机磷组分在旱地土壤剖面中随土层加深含量减少 ;土壤高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在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苹果梨园不同土层有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不同形态有机磷的流向规律,在延边苹果梨园内坡上、坡中和坡下布置剖面点,分别挖掘剖面,根据土壤性态划分土壤自然发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采用Bowman-Cole法测定有机磷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土层,荒地有机磷总量低于苹果梨园土;各有机磷组分在重力、水力及施肥等外界因素影响下会不同程度向下一土层和坡位移动和聚集;随土层加深,苹果梨园土和荒地有机磷各组分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有机磷各组分含量占有机磷总量的比例不尽相同,中活性有机磷组分占有机磷总量比例最高,为延边苹果梨园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磷形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保护地土壤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和指导保护地合理施用磷肥,针对在暗棕壤上培育的保护地土壤,采用不施磷肥连续种植菠菜后测定每茬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方法,研究了有机磷随连续栽培作物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施磷肥连续种植菠菜条件下,随着种植茬数增加,保护地土壤有机磷组分中,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呈轻度下降趋势;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小幅度降低的趋势;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呈波动性下降。保护地土壤有机磷总量随种植茬数的增加略有下降。有机磷各组分含量和有机磷总量随种植茬数都呈下降趋势,说明有机磷有向无机磷转化的趋势,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磷素。研究结果补充了以高磷为特征的北方暗棕壤性保护地土壤磷循环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苹果梨园不同土层有机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在延边苹果梨园内挖掘剖面,并按土壤自然发生层分层采集样品,采用Bremner有机氮分级法测定苹果梨园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土层,除氨基糖态氮和非酸解氮含量外,其余有机氮组分的含量均为荒地大于苹果梨园土;且随土层加深,苹果梨园土和荒地酸解全氮含量、非酸解氮含量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占全氮的比率不同,酸解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在酸解有机氮组分中均占有较高比例,尤其是酸解氨态氮在各土层的酸解有机氮组分中均占最高的比例,酸解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为延边苹果梨园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氮形态。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省不同性质土壤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土壤磷的含量与形态与成土母质、成土条件和耕作方式有很大关系。土壤无机磷以O P和Ca10 P为主 ,有机磷则以中活性及中稳态有机磷为主  相似文献   

6.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2)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10天左右,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东北部红树林盐土的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红树林盐土呈强酸性和酸性。其酸度与红树富硫有密切关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剖面深度而减少。土壤水溶性Cl~-与Na~+含量,SO_4~(2-)含量与 Ca~(2+)和Mg~(2+)合量紧密相关。土壤中磷在表层明显积累,钙、铁、锰在表层有所淋溶,钛、钾在剖面分布较均匀,硅、铝上下层多少不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选取了竹林(坳头),杉木林(桐木关西侧),茶园(挂墩)3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并通过室内理化分析实验,测定剖面土壤的有机质总量、全氮含量及其机械组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理化分析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竹林、杉木林和茶园的土壤机械组成以壤质土为主;(2)茶园、杉木林、竹林的土壤黏粒含量差别不大;(3)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有机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4)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5)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0.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 ,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 (2 )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 (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 10天左右 ,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 ,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9个土壤剖面(27个土壤层次)的特征,和各种土壤类型中的一些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本区土壤环境质量是较好的,污染物的含量没有超过评价的标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集了某塑料垃圾堆放点附近土壤,测试了PBDEs各组分的含量并分离鉴别了土壤中的线虫.运用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土壤PBDEs与线虫各生物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样地均不同程度受到PBDEs污染(含量在666.3~6894.8 ng/g),污染组分主要为十溴联苯醚(DeBDE);样本中线虫隶属于21属,植物寄生线虫为优势种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样地中线虫的数量与PBDEs、DeBDE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多样性指数和线虫通道指数受到PBDEs抑制;冗余分析法显示,DeBDE和五溴联苯醚(PeBDE)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与结构指数和成熟度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磁化率分析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衡阳红土剖面微量元素Rb,Sr含量特征及其与粒度组分、化学蚀变系数(CIA)值和低频磁化率的拟合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探索南方红土沉积环境替代性指标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1)微量元素Rb、Sr平均含量分别为0.92×10(-4)、2.26×10(-4)、2.26×10(-4),Rb含量与K2O含量成显著正相关性(R=0.943 4).(2)红土Rb、Sr含量与不同粒度组分相关性密切,Rb、Sr含量皆与沙粒组分成显著正相关性,与粉沙组分成显著负相关性.(3)对比分析红土剖面CIA值、Rb、Sr含量与低频磁化率的变化曲线,发现红土沉积环境湿热程度加强时,化学风化成壤作用增强,CIA值变大,Rb、Sr的淋溶迁移强度增大,低频磁化率增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选定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水库库区和石景山区永定河两岸作为重点研究区,测量其表层土壤剖面的磁化率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壤剖面磁化率曲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与土壤的成土母质、成土作用和周围环境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试验田、藤柳林、芦苇地和石榴林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盐碱地土壤无机磷各形态以Ca8-P、Ca10-P和Al-P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的77.41%,其中以钙结合态磷所占的比例最大,即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磷含量是以钙磷为主.石榴林由于在土壤中加入了石灰质,改变了土壤的特性且对土壤中Al-P含量影响较大,Al-P含量高达205.0 mg/kg,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盐碱地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中O-P和Ca8-P含量相差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O-P和Ca8-P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不同耕作时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鄱阳湖湖积母质水稻土剖面样品,比较不同土层深度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时间下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剖面总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剖面分布变化规律为:土层越深,含量越低,其中耕作层微生物碳量均占到了50%以上;(2)水稻耕种时间越长,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越高,但不同耕作年限的增幅有所差异:与30年耕作时间水稻土比较,50年耕作时间水稻土的增幅达40.87%,70年耕作时间较50年水稻土的增幅为31.83%,而90年耕作时间较70年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增幅则为17.54%;(3)随着水稻土耕作时间的推移,土壤的有机碳总量、含水量上升,土壤的黏粒比重有所下降,这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  相似文献   

17.
①被调查的设施栽培土壤表土全氮、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是1.05~1.60 g/kg土和63.54~101.67 mg/kg土,平均值分别为1.30 g/kg土、85.66 mg/kg土;②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逐渐降低;③设施栽培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素的积累;④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露地土壤,但差异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验证过程,属于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中土壤剖面的选择,并且根据四平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研究了代表性土壤黑土、白浆土、黑钙土和灰棕壤的土壤剖面构型,以及生物、气候、母质等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庄浪徐家碾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磁化率与各粒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粘粒组分(<5μm),细粉砂组分(10-5μm)与磁化率呈正相关关系,粗粉砂组分(50-10μm),砂粒组分(>50μm)与磁化率呈反相关关系.其次,对粒度分离后磁化率贡献的测量计算,结果指出粗粉砂(50-10μm)在全剖面对磁化率的贡献最大,其在古土壤层中对磁化率的贡献低于黄土层;其次是粘粒组分(<5μm),在古土壤层中对磁化率的贡献高于黄土层.粗粉砂对磁化率的贡献主要受到粒级含量的影响,而粘粒物质对磁化率的贡献主要源于其较高的粒级磁化率;粒度分离后各粒级的磁化率呈现出颗粒越细,磁化率越高的变化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细颗粒物质中富含铁磁性矿物,而粗颗粒物质中含有碳酸钙等逆磁性矿物使其粒级磁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三个辽东半岛丘陵区山前冲积平原典型棕壤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重瓶法、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对其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采集土样的土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发生层厚度差异较大,比重从上至下依次增大;(2)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有机质含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减,全磷依次递增;(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棕壤中,林地有机质含量最大,果园与菜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菜地全磷最大,果园与林地差异不显著。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较高,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