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只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多途径展开训练.才能适应学生的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口语交际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时机.抓住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4.
李苏菊 《学周刊C版》2010,(10):107-108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重视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低龄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构建口语交际的平台,在活动和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多种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交际,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能力结构要素研究是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它对于确定语文科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其知识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口语交际”这一概念,取代过去教学大纲里的“听说能力”,这是提法和认识上的改变,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关注视角.言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带来了对传统的听说能力结构性变化,也为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体系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技能。笔者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孩子刚刚接受口语交际的训练.他们往往对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更有交际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应当加强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轻松说话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下面谈点教学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在口语交际时如何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交际场所,开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新课标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历浅,知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语言表达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说,从哪儿说起,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会说、爱听、乐于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贯穿人一生的活动,小学生阅读面窄.词汇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弱.所以教师应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内创设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位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而且要在课堂上进行方法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外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黄惠平 《广西教育》2007,(5A):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因此,要加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玩”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是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本人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口斤、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实习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莫秋文 《海南教育》2009,(6):125-12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段三云 《小学生》2010,(9):20-20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互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三个途径:利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双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教师的指导要切实、精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课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要培养的是学生语言表达、倾听和交流等交际能力。但现在的口语交际课堂大多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听说训练。课堂教学的40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呢?教师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想方设法创设交际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20.
赵咏梅 《学语文》2008,(5):41-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合在一起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贯串于“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