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程序公正概念的沿革和中外学者对于程序公正内涵的不同观点。论述了程序公正的三大功能,即:确保实体公正的实现;使得当事人的尊严得到承认与尊重;对微观诉讼效率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我国完善程序公正的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会计结果不公正一直是困扰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的老问题,会计结果的公正性单从其本身很难作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评价。为解决此问题,从程序的角度来阐述,通过程序公正、程序正义的价值和会计程序公正的论述,认为保证会计结果公正的途径是程序公正。同时,从程序优先、会计程序的制定等五个角度论述了如何保证会计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程序公正;一是实体公正。理想的公正结果应是两种公正达到一致,但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程序本身的不完善性,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章探讨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产生冲突的原因,提出当两发生了冲突时应树立“程序优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程序公正体现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理顺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成本的关系,能为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公正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是从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对社会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入手,提出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是程序上的公正,通过中外诉讼模式的比较,对建立程序公正,提出一些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司法是司法机关运用法定的程序解决纠纷或争议的活动。司法公正是司法的固有之意,是依法治国对司法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不仅可以保障实体公正,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程序公正还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即程序公正本身体现着社会民主、文明、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司法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实体公正的个体评价性决定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中的优先价值。由于程序公正对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冈而有关诉讼程序的改革就成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利难点。  相似文献   

7.
程序公正体现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理顺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成本的关系,能为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公正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法自身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它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真正内涵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碰撞和冲突。本文试图揭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对我国司法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程序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核心要件,司法公正应从程序公正开始。即使实体公正是司法的最终目的,达成它的唯一途径依然是程序公正。因此,程序公正不仅应当成为实体公正的必要前提,还应当成为司法公正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0.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与根本保证,有其自己的价值标准,同时也是司法改革的重点,能够促进纠纷的合理解决,更重要的是能建立起人民对法律的信任,并对社会法律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辅相成。要想实现法的正义价值,首先必须保证法的形式正义的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构成审判公正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程序公正才是审判公正最重要的方面,对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序正义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因而是真正的正义所在,中国的诉讼改革中,只有真正引入程序正当主义,彻底改变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观,在诉讼程序中,确立法官中立的司法理念,改变制约法官中立的各种制度,唤起人们对法官职业的尊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不公的现状,也才能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这条保障人民权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程序正义的问题逐步成为国内理论界、实务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程序正义,不仅限于在诉讼程序中实现正义,更重要的是凡是涉及程序的方面,都要求实现程序正义。本文试图从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规定入手,并在环境民主原则的视角下,探索程序正义这种法律理念在环境法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程序公正至少包括司法的中立性、平等性、公开性、参与性、效率性、终局性等主要构成要素。程序公正要求司法程序的每一个环节运作都应具有合理性,只有做到程序公正,司法的公信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程序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程序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8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迅速改革和开放,人们的权利意识得到了强化,法观念和法意识出现了深刻变化。反映到诉讼观念上就是要求纠纷的司法最终解决、诉讼地位平等、对诉讼权利的尊重、处分自由、诉讼中人权的保护和诉讼参与等。这种新型的诉讼观念其核心就是程序正义观念。为了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人们对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展开了讨论。不论是积极作用、消极方面,还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都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独特法律意识的国家,要想真正实现法治现代化,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更注重程序的改革,转变程序工具主义观念,树立程序的独立价值观。在不否认实体正义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程序正义的有益探索。我认为在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在二的关系上应更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这对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无疑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程序正当性(又称程序本位主义),也就是程序赋予了依程序所作的决定其正当性的论点出发,通过论述为什么要让程序作为其决定的正当性唯一标准,从而展开对正当程序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遵循不告不理这一基本原则,任何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否则是无效的.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却规定民事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直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本文试从其有效性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法理对此条司法解释进行检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发展既表现为实体法的演变与完善也表现为程序法的进化和发达,就程序法的发展而言,我国的程序立法并未带来应然效果,程序上的形式主义在选举程序、审判程序和行政程序上都有较明显地表现。这主要是法律程序本身不完善甚至缺乏正当性的要求,程序工具主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克服程序中的形式主义需要我们全面关注程序价值,宣传程序正义思想;继续完善程序立法;强化程序观念、建立程序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