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赵匡胤教女俭朴赵匡胤,河北琢州人,宋朝开国皇帝。他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史称宋太祖。他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实行"先南后北"的策略,为我国历史上的统一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减地方势力,为巩固统一、制止分裂割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公元九○七年朱全忠废唐建梁(史称后梁),至公元九六○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史称后周)建宋,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五代”。与此同时,南北各地又曾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史称“十国”。所以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政治上是分裂割据的局面,也是中国社会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进一步南移的重要时期。刻板刊印经籍则是这一时期雕版印书史上的一桩大事。  相似文献   

3.
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宋初蜗居中原,国小贫弱,四邻政权虎视眈眈;王朝内部大将、方镇拥兵自重,威胁皇权。赵匡胤决意革除五代十国积弊,他从改革兵制入手,软硬兼施,削夺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整治骄兵悍将的军阀恶习,集军机于是权。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一举统一全国。彻底结束了唐末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后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并迅速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堪称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可是在十六年后即开宝六年(976)十月二十日夜,太祖突然暴毙。第二天其弟赵光义继位,即太宗。对太祖、太宗兄终弟继的王位继承问题,史学界有"金匮之盟"之说。  相似文献   

5.
赵普生活于五代末北宋初期,因策划“陈桥兵变”,把赵匡胤推上皇位,成为北宋开国功臣;又为北宋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先南后北”的战略统一决策,对北宋政治影响较大.因此要研究北宋政治,就不得不研究赵普.但前人研究赵普多是论述其突出的政绩,很少提到赵普消极的一面.本文力图通过对赵普专权的分析,以丰富对赵普和宋初政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回军开封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就是北宋的开国君主宋太祖。很显然,北宋王朝的建立是不同于我国古代史上其他几个著名朝代的。即不同于前期的西汉、东汉和唐朝,不同于后朝的明、清两代,这几个著名的朝代都是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的风暴摧毁了前朝的腐朽统治,沉重打击了原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习》2010,(5):78-78
从汉代开始,各朝统治者多以黄服为尊。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便是用此办法发动陈桥兵变而当上了北宋的开国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来历。  相似文献   

8.
李强 《现代语文》2009,(10):149-150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大臣范质被迫认可了新政权。对相关史料中所使用的“召”“拥”“率”三个动词进行语义学和修辞学分析,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历史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9.
从汉代开始,各朝统治者多以黄服为尊。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便是用此办法发动陈桥兵变而当上了北宋的开国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来历。为什么黄服在封建时代备受青睐呢?这与古代五行(五德)说密切相关。五行说认为东为青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4.下列事件中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的是①七国之乱②靖康之变③靖难之役④陈桥兵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犤解析犦此题考查学生对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的准确理解。七国之乱是西汉初期王国问题的激化,是一次宗室王的叛乱,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靖康之变是指金军攻打北宋时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斗争;靖难之役是指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火文之间进行的战争,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陈桥兵变是指后周大将赵匡胤为夺取后周政权而…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教学中智谋主要体面在哪几个方面呢?1.体现在政治上智谋。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政治发展史,就是各种政治智慧与谋略应用的历史,从秦吞并六国所采用的"远交近攻"政策,到后来历代王朝所采取的一些较为开明的、先进的政治、经济等政策,都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与谋略。而每一项政治智慧与谋略的应用,又都带有一定政治方面的目的。如:北宋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来又采取  相似文献   

12.
刘保坤 《中学文科》2007,(10):131-132
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赵匡胤靠“黄袍加身”夺取政权登上皇帝宝座后,为了“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和其弟太宗赵光义相继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便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措施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削减地方官的权力,二是分割宰相的权力,三是控制军队,四是发展科举制度,五是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孙修身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其时在河西走廊尚存有甘州回鹘、凉州六谷部、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等。其中除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是宋朝的羁縻州县外,余者都是独立的政权。同北宋王朝有着友好的关系。甘州回鹘...  相似文献   

14.
北宋的建立,继承五代十国分裂混战之后,皇朝的建方者赵匡胤(宋太祖),为了抑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结束统治阶级内部长期纷乱矛盾的局面;同时为了确保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更有效地镇压农民起义,在武力统一全国进程中,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步骤.又因五代以来,受到封建割据战争不断进行的影响,农业生产呈萎缩状态,建立在北方的中原政府,出现"帑藏空虛,财用枯竭"的现象.为了稳定北宋政权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又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良的措施.这样北宋政权和他的社会经济,经过太祖十七年(公元960-976)的统治,就开始获得稳定和恢复.本文试从这段时期的水利建设,探讨其内容及其所起作用,借以窥见宋初经济改良政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公元九六○年,赵匡胤举行军事政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此后十多年间,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全国除辽(包括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以外,大部分地区得到统一。宋在建立政权以后围绕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经济方面,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五代十国以来,因长期分裂混乱,社会生产遭  相似文献   

16.
960年,赵匡岚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宋代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政权的频繁更替,都是由于将领握有重兵,发动兵变的结果,皇朝建立之后,把兵权牢牢地控制在皇帝的手中。为了防止变乱,在京都和全国的一些主要城市驻以重兵。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全国兵员达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皇桔初年,兵员总数达一百四十多万,真宗以后,常备禁军厢军在八九十万以上,一半以上集中在京都四周,其他则连同乡勇驻守各府路重镇。京师与各重镇的庞大的军队,加上依这些军士为生的闲杂人员,总数十分可观。宋代京师周围…  相似文献   

17.
中唐以后的二百多年,经历了从藩镇分立到五代十国,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严重地分散了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力量.统治阶级由于力量的分散,不仅当黄巢大起义急风骤雨般地冲击着地主阶级及其政权的时候,立刻陷入混战之中,而且从五代以来对北方契丹贵族统治者的步步进逼,也显得无能为力.北宋政权的建立,官僚地主阶层代替了过去门阀士族地主垄断了政权.这个阶层占据了社会的上层统治地位,迫切要求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为广泛地接受和容纳全国各地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集中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极大地加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专政.五代时,后周王朝已经开始压抑武装割据势力,北宋统一王朝建立之后,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宋初在消灭分裂割据势力,加强统一的战争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于中央的措施,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立宋王朝,采纳了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将政权、财权和军权一齐收归中央.1.军权的集中(即“收其精兵”).国家机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军队.唐末五代以来,  相似文献   

18.
宋太祖赵匡胤(yìn)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喜好武艺。投身行伍后,屡(lǚ)立战功,最后成为了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公元960年,赵匡胤领兵出征契(qì)丹,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后,虽然贵为国君,但军阀习气依旧不改。文武百官稍不注意,就会引来祸端。  相似文献   

19.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诗:“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并注明作者是清代赵翼(教材第12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句诗作了强调,以加深学生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背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  ●杯酒释兵权【概念解析】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和他的谋臣赵普反复研究唐末以来的经验教训,首先着手于中央集权加强的工作。赵普认为,天下自唐季以来,导致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的原因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要解决它只有实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即最大限度地把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集中于皇帝之手。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解决军权开始的,因为军阀跋扈是五代最突出的问题。五代中期以后,各王朝统治者都竭力加强朝廷直接统领的禁军,削弱地方军镇权力。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禁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