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教育     
<正>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肉羹,美味难得,让人回味无穷;它像挖笋,辛劳艰苦,让人终生难忘;它像耕田,日日劳作,让人收获不断。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在台北工作的我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  相似文献   

3.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边走,一边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一边解开草绳,一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爸爸从旗山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有一摊肉羹非常美味,他心里  相似文献   

4.
艾美丽 《成长》2006,(2):35-36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察觉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不如母亲。我们姐弟4人有什么事征求父母意见,母亲总是第一个发言,然后就拍板决定。即使是问父亲,他也会说:“问你妈去。”时间长了,我们不会再去问父亲,都是直截了当地向母亲汇报。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我也准备买一双。放学回到家,我就向母亲要钱买鞋子,母亲却不给,向父亲要钱,父亲也不给。我气得连饭都没吃就去了学校。  相似文献   

6.
想陪父母     
缪丽霞 《师道》2006,(3):56-56
父亲退休以后,身体便大不如上班的时候了,三天两头的感冒,再加上血压原本就高,每天都得吃一大把药。就这样,他的精神也不大好,整天呆在家里,懒得出门。我们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总是安慰我们说:没事!不要紧。然后自己上药店去买了药来吃。父亲是学医的,笃信中医,而且讲起中医理论来一套一套的,我们都很信服他,便不大在意了。再加上平时都很忙,偶尔打电话问问,就算是尽了孝道。这两天,父亲又感冒了,而且头晕,母亲便催他去医院检查。看了专家门诊,医生说挺严重,除了血压偏高,还有其他病症,要抽血做化验,母亲就陪着他做了化验,回来也没有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7.
没有人知道母亲的生日,但母亲总是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个小孩的生日,当然还有父亲的生日。记忆之中,每当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母亲便会在清晨亲手为我们剥开一枚鸡蛋,含笑看我们吃下去,她并不说什么,但我们都看得出母亲的目光里包含着许多希望。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鸡蛋总是攒起来换钱,所以每次吃鸡蛋我们便觉得格外珍惜,总是慢慢地细细地吃,仿佛想在一年里都能记起这枚鸡蛋的滋味。而父亲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给他打来一壶烧酒,炒几碟小菜,让父亲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时母亲也并不说什么,只是不住地往父亲杯里斟酒。好像因为生日…  相似文献   

8.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只鹭鸶     
①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唯有等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凉鞋     
大概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母亲为父亲买了一双褚黄色的橡胶凉鞋。在此之前,父亲的那双黑色塑料凉鞋早已是鹑衣百结,破烂不堪了。那个时候,款式多样,价格低廉的凉鞋开始充斥整个市场,除了父亲,我们一家人每到夏天几乎都会换双新凉鞋,而父亲的那双橡胶凉鞋在此之后竟穿了整整6年。  相似文献   

11.
李洪敏 《家庭教育》2013,(11):41-41
我不知道是因为父亲太过于心细而显得母爱粗粝,还是母亲一向木讷的缘故,反正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给我一种距离感。赶集回来,我们会争着掏父亲的包,而从不去翻母亲的包,记忆中,母亲是很少给我们买零嘴吃的。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13,(Z1):67-68
我很少会在文章中写自己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是一个从未让我感受过父爱的父亲。父亲从来不会像母亲那样温柔和蔼地说话。小时候,他总是在吃饭前大声喊我去洗手,并在一旁盯着,生怕我洗不干净;每次放学回来,又总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口气叫我喝水。那时的我,对这些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刚刚迁居到一个新的市镇,我那当电焊工的父亲便失业了。他努力地求职,而母亲则千方百计地凑合着给我们兄弟姐妹们提供饭食。父母的积蓄很快花光了。当事情到了一筹莫展的时候,附近一个农民给我们送来了他地里种的土豆。我们一日三餐都吃土豆:早餐吃炸土豆,午餐吃烤土豆,晚餐吃土豆泥。几个星期过去了,爸爸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吃饭时全家都静默无声,气氛阴郁沉闷。一天早饭后,爸爸把椅子从餐桌旁推开就出门了。我跟着他走出去,看见他在汽车座位下面翻找。他找到一些硬币,把它们放入衣袋中说:“告诉你妈妈说我到城里去了,我会在晚饭前回来…  相似文献   

14.
<正>三十四、捐款临近中考,老师和同学们都铆足了劲对中考发起冲锋。有的孩子因为初中三年从来也没认真学习过,考上普高无望就只能到中职学习技术去了。康勇就是其中的一个。康勇在他不到十岁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由于父亲过于怜悯他这个没有母亲的儿子,使劲给康勇零花钱。康勇跟着父亲每天吃得饱饱的。什么香就吃什么,既不讲究营养,也不讲究搭配,只讲究美味。所以,他也是我们班的七个胖子之一。我规定了学生吃早餐的时间,而且检查他们所食  相似文献   

15.
想起童年,我总会想起一座阁楼,想起阁楼上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是父亲的。那时候,我才6岁。我们全家住在离父亲任教的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的一个小庭院里。因为母亲在离家很远的一家钢厂上班,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少,照顾我们兄弟的担子全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是一个在当地口碑极好的教师,尽管当时他的课不是很多,但他从不轻易把我们带到学校去。“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小孩子一去就闹喳喳的,像什么话!?”他总是这样说。但他一走,我们兄弟的照看就成问题。记得那时我家庭院附近还有一口终年都溢满了水的井,母亲特别担心我们到井边…  相似文献   

16.
一只鹭鸶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抽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它。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  相似文献   

17.
我对于父亲的称呼始于一声“叔叔”。父亲从十七岁当兵离开故里,回家的日子就屈指可数。我降生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千里迢迢抱着我去父亲所在的兵营探亲。下火车后,母亲把我递到远远冲过来的父亲怀中,我也就懵懵懂懂地冲着这个陌生的男人脆生生地喊了声“叔叔”。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就怔住了,尴  相似文献   

18.
高二那年,父亲从乡里的中学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惟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下班前就发车了。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正值暑假,几天下来,我骑摩托车的技艺已经很娴熟了,可父亲却始终不能独立驾驶它。那时父亲的补课任务很紧,他提议暂时由我载他到镇上,下午4点半的时候再到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回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1988年8月2日是我父母结婚的日子,“8882”便成为一个非常喜庆和令人激动的数字了。我一直想知道父母当年相恋的故事,母亲自豪地向我描述父亲当年如何追求她,两箱情书加起来有上百封。这些信她视若珍宝,保存得完好无损。遗憾的是,我一封也没看过,无法领略父亲用怎样的深情和出色的文字打动了母亲。我曾调侃地让母亲拿出情书来给我欣赏一番,父亲却在一旁神秘地说,等你高中毕业后再看。父亲当年给母亲写情书的浪漫,让我对他佩服不已。不过,父亲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忙碌奔波,很少主动想起他与母亲的结婚纪念日。往往是在母亲的提醒下,他才一拍脑袋,说“唉,忘了忘了”。母亲总是极为不满地在一旁埋怨父亲,什么时候才能记住这个日子。去年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父亲又忘记了,我拿出自己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大束百合,悄悄地替爸爸送给妈妈,他感激地摸着我的头说:“真是好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妈妈不知实情,陶醉地闻着百合的芬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整天工作”,14岁的凯思说,“他早上7点离家,要到晚上7点才回来。那时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于是他便自己一个人吃,而且往往是坐在电视机前面吃。他甚至周末也到办公室去。”许多儿童认为,他们的父母把事业上的成就看得比父亲或母亲的职责更重要。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说:“人人都说我妈了不起,聪明能干,又有名气。她有时间到处旅行讲演,却没有时间陪我。”儿童也不喜欢父母在家里的时候老是工作。他们想跟父亲或母亲玩,但是办不到,因为他们不许打扰父亲或母亲。听听孩子们转述他们父母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