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现出初创基础、快速发展、特色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不同历史阶段有其显著的标志性事件,在机构设置、资助方式、人才队伍、知识创新、学科建设、奖励制度、传播推广等方面渐成中国特色的大教育科研体系。教育科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科研兴教的重要作用,成...  相似文献   

2.
夏晓青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13-20
建党百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探索、萌芽、调整、发展和优化五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定位和发展导向方面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在历史维度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和世界教育领域的类型创新.展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加快内涵建设为重点,使我国早日从职教大国成为职教强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体系,形成于1904年清末的“癸卯学制”。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借鉴与初创(1902—1912年)、承袭与探索(1912--1949年)、改造与受挫(1949—1978年)和完善与创新(1978年至今)四个阶段。在不同历史阶段中,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依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文章以事为典,系统阐述了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脉络,为更婷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经历了建党初期的探索、延安时期的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等不同阶段,既是追求和实现宏伟理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实践的历史,又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教育思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基石和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革命阶段,打碎旧的一套、开辟民主教育的新道路;建设阶段,全面接管整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改革阶段,优先发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征程;迈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开创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境界.在探索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服务国家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领导中国教育由弱到强、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私立学校的消失、20世纪80年代民办教育的复苏和规范化管理、20世纪90年代民办教育独立的办学体系的形成、2000年来民办教育法制化发展轨道的迈入.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办教育的另类存在形成了我国教育的多元办学体系,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单一的受教育方式,给中国的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的办学思路和新的办学理念,教育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受教育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嬗变.展望未来,民办教育自身困境的突破有待于政府角色的转变,给予民办教育完全的办学自治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体系.本文在分析研究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闫俊 《教育与职业》2021,(13):21-27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期、曲折发展期、探索发展期、蓬勃发展期和转型发展期等重要历史阶段.伟大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完备的学校实践体系、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的研究力量.展望未来前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将更加深入,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将更加成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将更加凸显,高等职业教育治理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9.
欧阳河、蒋莉、张燕在《职教论坛》2008年10月(上)撰文指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从特殊教育性质、体系、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师资培养、发展道路、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总结和继承的基础上,自已努力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对人类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