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9,(5):12-12
近日,纽约时报正式推出了时事新闻阅读产品Times Wire,该产品是在线出版,相比传统的新闻网站,他更像一个博客的形式,每分钟自动更新,将最新的文章按时问顺序发布。网页在右侧设置了一个新闻图片墙,随意点击其中一张图片便会出现相应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时报》,你经常看见的是,报道一旦被刊登,记者和编辑的工作便完成了。而在《赫芬顿邮报》,报道刊发后,它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今年5月中旬,一份长达96页的《纽约时报》内部报告在媒体产业界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哈佛尼曼新闻实验室、波因特学院和众多新闻博客网站纷纷报道、分析和评论此事。  相似文献   

3.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7):5-6
《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据报道,美国人通过报纸获取大部分新闻信息的比例已经不到30%,其中,《纽约时报》(NY Times)、雅虎新闻(Yahoo News)、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赫芬顿邮报》(Huffpost)的业绩表现里,《纽约时报》已不那么显眼。当然,相比于一些仅仅是在智能手机上复制报纸物理阅读体验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表现算是个中翘楚,尤其是《纽约时报》,今年3月,该网站月独立访客达到了2740万人,但是从数据来看,《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没有想象中成功。  相似文献   

4.
吴畏 《传媒观察》2012,(1):13-14
正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赫芬顿邮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与千万名热心读者联手打败了《纽约时报》——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赫芬顿邮报》的:它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4,(2):85
袁舒婕在2014年1月14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刊文,介绍了《纽约时报》网站的改版。改版取消了原来将一个故事分成多个部分的传统方式,而让读者不用点击即可阅读一个完整故事。这有利于读者阅读页面顶部广告和花费更多时间阅读嵌入长篇文章内的广告。此外,《纽约时报》网站还尽量让读者能够轻松移动到下一条新闻。在每条新闻的右侧有一个箭头,可以帮助读者移动到下一条新闻。《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首次推出了原生广告,一些广告标题看似新闻,实际是广告,但每一条这类广告都会标注"某某公司付费并发表"。网站重新设计的本质是如何组织内容,如何呈献给读者,如何使其赢利。网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9,(9):60-60
近日,纽约时报正式推出了时事新闻阅读产品Timeswire,该产品是在线出版,相比传统的新闻网站,它更像一个博客的形式,每分钟自动更新,将最新的文章按时间顺序发布。网页在右侧设置了一个新闻图片墙,随意点击其中一张图片便会出现相应的新闻报道。页面右上角还有反馈和分享功能,读者可将网页分享到自己的空间和facebook。TimesWire最大的优点在于定制。读者可以选择点击网页上方的三个标签,一个显示所有新闻,一个可按照读者兴趣分类别定制新闻,另一个则提供商业和科技新闻。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2,(20):67
美国新闻和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总裁阿里安娜·赫芬顿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中国的多家报纸展开谈判,希望推出中文网站。赫芬顿并未透露具体的合作伙伴,而中文网站的上线时间则取决于何时能找到合适的主编。"赫芬顿邮报"既提供原创报道,也包含第三方网站的内容。虽然2005年才在美国上线,但却已经超越《纽约时报》,成为全球浏览量最大的英语新闻网站。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法新电)尽管首次对网站部分内容进行收费的计划在4年前宣告失败,但《纽约时报》还是决定卷土重来,从本月28日起再次对游览其网站的读者收费。《纽约时报》成立网站之初,曾对专栏作家文章和其他优质内容进行收费。后来发现愿意付钱上网的读者寥寥无几,而终止收费计划。此后,该报的战略是,网络免费可吸引更多读者,提升广告盈利。不过网站广告虽然上升,但上升速度却赶不上报纸广告下滑速度。《纽约时报》决定再推行收费制度。在新制度下,读者每个月可以免费阅读该网站的20条新闻,从第21条新闻起就要收费。  相似文献   

9.
报纸网站收费阅读一直是传媒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时代》总编辑沃尔特·艾萨克和《华尔街日报》原首席执行官彼得·卡恩都赞同新闻网站的付费阅读,传媒大亨默多克也多次公开表示赞成报纸网站收费.但其实施过程困难重重:1996年,《纽约时报》网站尝试付费阅读,随后不久便停止收费.2005年,《纽约时报》网站对《时报选粹》实施收费,2007年恢复免费,现在又收费.《纽约时报》网站付费阅读的波折、《华尔街日报》网站对付费阅读的坚持,以及其他新闻网站在利益与风险之间选择的焦虑,都凸显出新闻网站付费阅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传播》2011,(1):101
近日《纽约时报》媒体方程式专栏刊登大卫·卡尔的文章,预测了2011年传媒业六大发展趋势。1、传统媒体的分界线将消失。在网络时代,面对背光的显示设备,已经很难分辨出英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网站和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的区别,每个网站都有视频、音频、文本、社交媒体和图片。  相似文献   

11.
伦敦“7.7”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大传媒在报道爆炸事件的同时,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同时开始传播该爆炸事件的一个衍生新闻——“博客迅速反应:伦敦爆炸目击纷纷在日志上发表自己的所见和照片。”  相似文献   

12.
上个月,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刊登了一篇文章,嘲笑《纽约时报》的工作人员抗拒使用Twitter(相当于中国的微博)的做法。文章写道:“该公司在努力让全体员工赞同‘新媒体’。”  相似文献   

13.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2,(4)
目前美国有许多报纸网站在实施内容浏览收费,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最大的新闻网站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近日表示,坚持免费看新闻策略,不向网民收费。 MSNBC.com有大量原创新闻,具备足够的收费条件,但该网站依然采取免费看新闻、免费登记注册聊天及收新闻邮件的策略。MSNBC.com执行主编西尔伯曼声称,网站重点的赢利模式是投放  相似文献   

15.
赫芬顿邮报     
《声屏世界》2012,(11):56
《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有博客自主性与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赫芬顿邮报》被称为"第一份互联网报纸",作为新崛起的新媒  相似文献   

16.
莫凡 《网络传播》2009,(7):52-53
2009年第5期《网络传播》刊发的文章《博客,踏入七年之痒?》指出,从起步风光无限到掀起全民博客风潮,从知名商业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普遍设立博客频道到博客先驱陷入困境,在热闹喧嚣之后,诞生于2002年的中国博客在2009年迎来了自己的“七年之痒”,七年历程的博客如今面临着盈利模式模糊等困境。对于较之盈利模式模糊而言,  相似文献   

17.
《纽约时报》掀开冰山一角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3月中旬连续发表两篇重头文章,披露了布什政府千方百计操纵、制造和干预新闻的种种做法。布什不得不站出来辩解,声称这些举措是“合法的”。《纽约时报》3月13日的文章题为《布什当政: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文中列举了布什  相似文献   

18.
胡泳 《传媒》2012,(7):58-60
在上篇中,我们深入分析了网站《赫芬顿邮报》。美国在线购买《赫芬顿邮报》的决定让人对新闻的未来产生困惑:新闻的未来不是在纸上,而是在屏幕上吗?欲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看《赫芬顿邮报》,而需要看看那些有纸介质形态的报纸,例如《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纽约时报》尝试公众捐助式报道据《中国新闻出版报》:美国《纽约时报》在科学版登载的一篇文章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文章作者在采访等方面的费用并非由报社提供,而是由公众和机构捐助。这篇文章跟踪报道了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巨大垃圾堆。文章作者林赛·霍肖虽说的确是一名新闻人,但并非《纽约时报》旗下的记者,而是一名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2013年是大规模推行网络新闻支付墙实验的一年;那么,2014年或许是落锤破碎机,把上网看新闻人人都要付费的理论砸得稀里哗啦。至少,这是2011年《纽约时报》推行其码表支付墙(metered paywall)以来,新闻机构争先恐后在其网站实行支付墙实验的最新发展所显示的情况。2013年秋天,《达拉斯晨报》拆除了2011年建立起来的支付墙,宣称该支付墙没能吸引足够多的付费者,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