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各有各的目的,这是很清楚的。说两回事,是从各有各的目的来说的。说对等的两回事,并不等于说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这是应该明白的。"那么,阅读和写作彼此相干在何处?如果"相干",阅读和写作教学又该怎样结合呢?让我们从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说起吧。思维科学  相似文献   

2.
含蓄是一种普遍的艺术规律.毛泽东诗词不仅能以"有尽之言"达"不尽之意",做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而且能让余意自显,不言而喻.通过比兴等借此说彼以达到含蓄,通过引用成语典故与前人成句以达到含蓄,将意在言外的诸多情感内涵物化入诗词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3.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句式。关于"把"字句的生成方式,学界大致有提宾说、原位宾语说、提主说、原位主语说等四类观点,这些观点各有长处和不足。倘若从历史的眼光考察"把"字句的生成方式,我们认为原位宾语说的提法更符合"把"从持拿义动词向处置标记虚化的演变过程,而且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考虑,"动不如不动",如果不是非移位不可的话,尽量不用移位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夏斌 《辅导员》2011,(14):24
在一次练习中出现了一道看拼音写词语题,内容是"shi fu",结果学生多数写成了"师傅",少数写成了"师父",并且他们各持一理。甲学生说:"在《谈礼貌》一文中,周总理称给他剪头的人为朱师傅。因此应为‘师傅’。"乙学生说:"在《二泉映月》中,有阿  相似文献   

5.
北京就是"牛",其他的不必说,单是"211工程"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就有近30所.从逾百年校史的名校到初具规模的民办院校,从汇集各专业门类的综合大学到术有专攻的专业院校,规模不等,程度各异,可以说,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教育水平最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6,(4):18-21
《春秋·桓公十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庄公三年》"夏,五月,葬桓王",周桓王自薨至葬历时凡七年。历代学者对经文中的"葬"字有两种不同的说解,一说是缓葬,以《左传》为代表;一说是改葬,以《公羊传》为代表。此两说,各以为是,至今无定论。从《春秋》经传字例、《春秋》经传书法、周王室在东迁后的政治经济情况各方面考察,缓葬之说既符合《春秋》经义,也符合当时周王室实际。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有"衣锦褧衣"。《说文》中有"衣锦檾衣",是说引《诗经》。《礼记.中庸》中有"衣锦尚絅",是说引《诗经》。本文从"檾"、"褧"、"絅"三字的音义关系入手考证"衣锦檾衣"、"衣锦褧衣"与"衣锦尚絅"三者关系,同时对"褧衣"作一简单考证。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督促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有老师说:管理管理,班主任从班级人和事,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身体各方面,都要管一管,理一理。狭义上来说,此类班级管理就是"人治",也就是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就是班级"元首",这是一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可能会是师在班在,师亡班亡。而如果能"人治"兼之"法治",由"法治"来辅助"人治",那么在合理"法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的要素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件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说",多层次、多方面的"多要素说",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角度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力本身一样是以辩证法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11.
天人说足荀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荀子有"天人相分"的主张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等,于是近代以来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相呼应,思想界主张荀子有"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思想的观点日渐增多.似乎荀子的天人关系主张是中国古代天人思想体系中的另类.实际当我们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看他的完整的天人关系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绝没有强调"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而只是突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人类应该尽其所能了解、认识、适应、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敬天道而尽人事"是人类的努力方向,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有四个不同的"说不好",有动宾结构的"说不好",两个述补结构的"说不好",还有揣测副词"说不好"。对其主要用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说不好"的功能随着语义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同时分析揣测副词"说不好"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参加"杭州市首届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评比与展示活动"中的"说题"环节,发现这种活动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说题"是什么、"说题"给谁听、"说题"说什么、"说题"为什么五个部分来阐述"说题"的概念、基本过程、实践意义."说题"是通过面向教师同行的"说",带动全体教师的"思",实现更好的"教",它对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有效的校本教研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释"咎"     
分析了"咎"字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咎"字的初形为上从倒"止"下从"人"的会意字,"咎"字的字形义为天神降灾祸于人.<说文>根据"咎"字已有讹变的篆书去分析字形,认为"咎"字"从人各.各者,相违也",不确.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古代文豪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正>近代史学家刘咸炘曾总结说,"近代治史,多以断代为精",对文学史而言,更是如此。所谓"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王国维亦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胡适更是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将此观点发挥,由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新生表现出更多的关爱和重视,近几年来,各大高校在高考录取通知书上做足了花样:中山大学教授亲手书写"录取通知书",上海财经大学将通知书设计成"存折",华南理工大学附上校园地图和条形码,北京大学随信附上"北大英雄"游戏光碟,让学生玩虚拟网络游戏先行体验大学生活等等,真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是让人头疼的事。教师怕,学生怕。自小学低年级开始,写作始终伴随。小学打好基础是关键。从低年级的"说",到中年级的"演"再到高年级的"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说"出发,说故事,说趣事,说真事,练习摘抄、写批注,一步步过渡到"写",从而实现作文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无题·相见时难>深情绵邈,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代表作.通篇如泣如诉,抒情语气十分明显.关于"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中,"夜吟"者是谁、吟什么、以谁的语气言说等,诗评家们的解释多有不同,教师亦各有其说,学生更莫衷一是.这说不尽的"夜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就两种有代表性的解释,侧重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简要评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