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互相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印刷出版方面,各民族的互动有生动的反映。由于汉族文化的先进和强势地位,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中国汉字对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制并使用了本民族文字,这不仅在民族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二、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的研究价值 傣族、纳西族、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字的少数民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是傣族、纳西族、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文艺和现实研究价值,并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事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少数民族档案也称民族档案,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民族档案也可以表述为:少数民族政权、个人和历代中央政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4.
论收集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收集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王治能无文字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是少数民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收集、征集无文字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是为国家抢救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留传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这对当前和今后研究民族历史都具有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少数民族档案也称民族档案,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民族档案也可以表述为:少数民族政权、个人和历代中央政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青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很多省、自治区特别是边疆和沿海省、自治区的档案馆中,保存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和外文档案。这是我国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50多个民族中,有10多个民族历史上曾有文字。有的少数民族还曾经统治过中国或建立过地方政权,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历史档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而成的,而少数民族文字在记载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更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经谱写过光辉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近200万件(册)的清代中央政府满文档案,内蒙古自治区各档案馆保存着20多万卷的蒙文档案与数万卷的满文档案,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着多达300万件(册)的藏文档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档案馆存有数万卷用维、哈文字写成的“三区革命”历史档案,东北三省档案馆各存有数万卷(册)清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满文档案,其他如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也都保存着数量不等的蒙、藏、哈萨克、彝、纳西、傣等  相似文献   

7.
李治伟  吴开明 《兰台世界》2023,(S1):152-153
<正>方言档案是档案学中新兴的产物,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自身却具有较高开发价值。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各种地理变体,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文化乡愁[1]。一、方言档案开发价值1.增添民族文化财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据统计,在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21个民族有过自己的文字,其余的少数民族都未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所以对于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音乐、艺术、习俗等,一直依靠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无法形成相应的文字记录下来,而且由于传承人的岁数较大、记忆模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创造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文化,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少数民族文物以其独特而浓郁的民族色彩,为我国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提供十分丰富的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看到发展民族博物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中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出版,也就是民族文字和民族题材的出版,是我国出版业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大众出版相比,民族出版除了积累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能外,还承担着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等政治责任。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有37家民族类出版专业社,从业人员达3千多人,用26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新闻事业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初以来,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相继问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春天。到1994年,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91家报纸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0多家期刊,出版发行地点遍及我国各个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字古籍是指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用自己的民族文字书写并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它们与汉文文献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宗极为珍贵而又未经充分挖掘、开发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出版社共37家,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景颇文、白文等23种少数民族文字,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近5000种,这对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我国一个非常富于特色的地区。她虽然是一个民族自治区,但她不同于其它四个自治区,更不同于各兄弟省、市。说她富于特色,不仅指的是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方面,更主要的还在于她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等等社会特点诸方面。藏族占全区总人口的95%左右,并且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珞巴、门巴等区内少数民族,也信仰佛教,而且通用藏文;藏族用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1300多年,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对于出版工作者来说,充分认识社会各方面的特点,做到从西  相似文献   

14.
华林 《中国档案》2005,(11):35-36,41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许多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制了古民族文字,并以民族文字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文字历史档案。研究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问题,可更好地发掘、传播与利用这一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是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的现状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67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6.7%到1985年底,全国共建132个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96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畲三个民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的少数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但有文字的,解放前只有21个民族(其中7个民族的文字不完备或不通用)。解放后,党和政府帮助5个民族进行文字改革,帮助壮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侗族等10个民族设计了14种拉丁化的文字方案(其中苗族方言文字方案4种,哈尼族文字方案2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工作,才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族地区新闻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点七。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较广,民族地区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因此,发掘民族地区新闻,拓宽报道面,办好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是新闻宣传的宝库有人认为,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新闻不多,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新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水平的产物。发达地区经济繁荣,新闻源多,无疑是个有利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种种原因,经济发展较缓慢,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新闻可写”。  相似文献   

17.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共同居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民族地区,边境2100多万人口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文库”,是一套汇集我国各族学者、专家对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开拓性研究成果的著作,它仿佛是一条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廊,使读者能够由点到面地、多角度地了解和认识祖国的文化宝库。文库编者以再现过去、反映现实、面向未来为原则,在文库体例及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特点。从已出版的十几部著作来看,文库所收内容包括:研究现在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著作,如《傣族文化》、《纳西  相似文献   

19.
李雯 《兰台世界》2019,(11):61-6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档案视角来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承载着各民族的人文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本身就是一笔藏量巨大的档案资源。就此提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档工作,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这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档案资源宝库,拓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历来重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了法律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