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春雷 《收藏》2010,(11):60-63
一个时代的艺术语言是最能直接体现这一时代整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现象的,当代中国油画伴随着中国现实的发展,其多元特征和复杂性是任何时期和任何国家不曾经历的,仿佛没有明显的艺术准则和价值判断可以概括它在艺术思想和社会文化思潮方面的倾向性。但在纷繁复杂的油画艺术语言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当代油画独具时代性的审美特质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2.
平衡的美丽     
赵力 《收藏》2012,(18):78-81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其主线是写实主义,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景观。20世纪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写实主义,既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传统的追溯,也是源自民族救亡图强内在需求的表达。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中国写实主义油画成为了民主科学的代指,成为了去昧变革的利器。时移世易,变化亦已。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写实油画创作出现了从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上的诸多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写实油画的创作在坚持对社会现实关注反映的同时,也将写实发展为某种艺术方式,并在艺术的内在发展逻辑中找到了依据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油画创作与佛教思想文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可以说佛教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二者在“悟性”思维方面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如油画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及艺术创作中“悟性”思维的具体运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油画创作十分重视形神之说,其艺术理念与佛教思想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在宗教、哲学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作品神采的追求,以形写神、轻形重神等理念在多种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07,(8)
油画传入中国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历史,但却在中国生根开花、硕果累累,产生了徐悲鸿、林风眠、刘海栗、朱德群、吴冠中等享誉画坛的艺术大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日渐繁荣的局面,中国油画也逐步走出国门,步入国际艺坛。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中国油画已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观念     
常磊 《收藏界》2014,(7):22-23
油画艺术作为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作为体系的建立完善仅仅百余年。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的艺术家几经社会和历史的波折,在种种必然和偶然的合力中建构起了属于中国人的油画传承体系和审美样式。这个体系传承于西方却又不同于西方。从技术语言和内在的人文精神两个逻辑视点都与西方的油画有相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3)
正孙宗慰是20世纪探索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一位代表人物。他个性沉静,不好言辞,虽因各种原因没有留下许多理论著述,但他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一生的思考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作品。最为独特的是,从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油画——这种西方艺术方式下的中国味道。孙宗慰艺术的独特在于其油画中的"中国文化"。虽说中国文化是他血液中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可回避,但像他这样自觉、鲜明而又合适地在油画中画出中国味道,更多的是他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4,(7):169-169
孟新宇对油画的本土化思考已经至为鲜明,曾经一度徘徊在大师阴影下的他,在中原厚土上的生存经验和文化记忆终于将他从迷惘中引领出来,在油画创作中有了自己明确的文化选择。我们现在看他的作品,不难从中发现,在他激越奔放的笔触和凝重浓艳的色彩中,充盈着传统文化的濡染和民同艺术的熏陶,奔流着中原文化特有的血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果说色彩的厚重浓丽是孟新宇油画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类似于"写"的用笔可以说是他的油画的第二个特点。他的画皴点涂抹,笔路清新,收放自如,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生命激情。在风格上是表现主义,但却是中国式的表现主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油画从20世纪初来华广泛传播,经过近百年的融合,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本土化过程主要是依托学校美术教育实现的。因此,中国油画史上的绝大部分名家精品,都与各时期的美术学院密切相关,时下艺术市场走红的油画家,几乎都接受过美术学院的培养,或者曾执教于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现任教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刘晓丹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绘画与中国艺术市场研究。其所作的《"八大美院"油画概貌及市场状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系列分析,意在为艺术购藏者把握中国油画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油画市场提供启示。目前完成的关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川渝油画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及关于早期"中国美术学院"的《独领风骚的杭州艺专"老油画"》,已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12期和2008年第6期,其余将陆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0,(7):170-170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艺术市场》杂志主办的“碰撞——刘世彪油画展”5月2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刘世彪为近来油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股新兴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理论界与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新近创作的油画作品40余幅,展示了画家近年来在油画创新与探索上的艺术成果,也是画家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由我国多名著名理论家参加的刘世彪油画艺术理论研讨会也于展览开幕式当天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审美观念的日益变化,油画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油画收藏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无论是藏市,还是拍市,油画都是势头两旺,逐年升温。2005年中国油画市场更是空前火爆,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新的热点。新年伊始,本刊应广大藏友及读者要求,特开辟了“油画艺术特区”专栏,推荐名家新作和画坛新秀,展现油画艺术魅力,敬请读者、藏家及画家关注。  相似文献   

12.
油画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外交的限制,我国的油画发展全盘苏化,美术教育事业一味的模仿苏联的教学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中国的油画发展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油画发展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风格的多样化、样式的繁多、画派的层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政策进一步提出“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发展局面,[1]油画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油画发展进一步向现代主义绘画探索和发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也走向世界。但是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依然受到“架上绘画”死亡论和“照相科技”的抨击。面对艺术市场的火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我们如何去认识当代油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本文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怡静 《收藏》2006,(4):129-131
2005年对中国油画而言,肯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油画市场真正构建和巩固了属于自己的营盘,不再因她是西方舶来艺术品种而羞答答地和中国其他土生土长的艺术门类掺和在一起,而是作为已经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本体艺术,显示出更加强劲的扩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袁水清  张元芳 《收藏》2013,(13):153-155
2013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精品西安预展期间,于5月24日下午4时在亮宝楼四层艺术大厅举办了系列讲座,其中保利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以"从靳尚谊到刘野"为题,为观众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家探索的脉络。贾伟女士生动的讲演,既紧贴这次春拍,又为中国油画收藏爱好者解析了市场。现根据录音整理如下:中国油画在中国悠久的绘画历史面前还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但从19世纪末到今天也已走过百年历程。我们的题目是"从靳尚谊到刘野",里面会提及吴冠中、王沂东、杨飞云、李贵君、曾梵志、赵半狄等人,相比于中国油画百年来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求索,他们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无可否认,他们的确是  相似文献   

15.
袁水清  张元芳 《收藏》2013,(7):153-155
2013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精品西安预展期间,于5月24日下午4时在亮宝楼四层艺术大厅举办了系列讲座,其中保利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以"从靳尚谊到刘野"为题,为观众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油画艺术家探索的脉络。贾伟女士生动的讲演,既紧贴这次春拍,又为中国油画收藏爱好者解析了市场。现根据录音整理如下:中国油画在中国悠久的绘画历史面前还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但从19世纪末到今天也已走过百年历程。我们的题目是"从靳尚谊到刘野",里面会提及吴冠中、王沂东、杨飞云、李贵君、曾梵志、赵半狄等人,相比于中国油画百年来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求索,他们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无可否认,他们的确是  相似文献   

16.
范迪安 《收藏》2013,(6):136-143
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界面临的最重要的文化命题。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革,中国艺术在今天正迫切地需要从中西文化观念碰撞的旋涡中,也从全球化趋势的浪潮中走出自己独特的航线,并且以鲜明的文化特征在世界文化之林拥有鲜明的形象。中国艺术的当代形态,不仅指目前一般称为"当代艺术”的狭义上的当代形态,同时也指包括油画以及其他艺术载体和类型的所有艺术。  相似文献   

17.
油画属西方艺术,产生至今不过600年的历史,但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西方油画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精品荟萃,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性绘画。过去油画在人们的眼里是西方艺术,是阳春白雪。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国人审美观念的变化,油画已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形成了新的收藏热潮。  相似文献   

18.
吕友者 《收藏》2013,(9):41-49
徐悲鸿是一名最为大众熟知的近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创始人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其艺术成就已令人瞩目,市场表现十分强劲。他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其中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1200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私人手中,还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战乱。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3,(12):132-133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人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人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常画的奔马、雄狮、  相似文献   

20.
董凡 《收藏界》2014,(1):104-105
艺术档案:1991年,油画作品《泸沽湖畔的普米姑娘》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