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悼路遥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羡慕他,十分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相似文献   

2.
雁子 《收藏界》2012,(11):118-120
社长来电,路遥离世20周年,让写文章。写路遥,我愿意。与路遥有过一面之缘,准确说是一背之缘,因为我只看见他沧桑的背影,在陕西省作协窄小的院子里,墙边,不久,他便去了。路遥最著名的作品先是《人生》后是《平凡的世界》。《人生》因为拍成电影而影响甚广,高加林成为众多生活在  相似文献   

3.
魏佩 《收藏界》2013,(4):131-132
2013年2月2日,西北大学文学院、《收藏界》杂志社主办的“路遥文学奖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著名文学评论家、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著名文学评论家、西安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建军,著名文艺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学勇,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昌林,本刊社长高玉涛,总编董凡、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路遥作品读者代表、文学爱好者代表及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等主流媒体记者2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主持。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4,(2):127-127
1.2013年1月6日,《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著名收藏家高为华发起、设立“路遥文学奖”,决定1月8日在北京召开路遥文学奖启动大会。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5,(2):154
公益收藏订制,全球限量编号发行299枚公益收藏价:2999元/枚(本纪念奖章所收款项全部以收藏者名义捐赠作为“第二届路遥文学奖”奖金)《收藏界》荣誉榜致敬鸣谢每位收藏者预订电话:010-51670178(材质:铜直径:80mm证书及其他重要内容近期公布,此为样稿,成品更具视觉美感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感悟路遥     
雷涛 《收藏界》2012,(11):84-85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在陕西省委宣传部先后当干事、部长秘书、办公室主任。那时正是路遥创作的黄金阶段,也是路遥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开始,毛生铣同志当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我刚做办公室主任。那时我虽然知道路遥并读过他的作品,但却未曾谋过面。后来(大约是1992年),王巨才同志接替毛生铣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我仍然在办公室主任岗位上,于  相似文献   

7.
翟文萍  蔺颖慧 《收藏界》2013,(4):125-130
2013年1月8日,由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收藏界》和《西部时报》联合承办,来自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文学爱好者高玉涛、高为华共同发起的“路遥文学奖”在北京启动。罗杨主席主持了这次特殊的会议,程路理事长作了题为“讴歌西部生活,践行西部精神”的重要讲话(全文刊于2013.1.22《西部时报》02版)。在启动仪式现场,高玉涛、高为华各赞助人民币20万元.作为设立“路遥文学奖”的启动资金。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王巨才,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建军,北京大学现代文学院教授邵燕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叶咏梅,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办公室主任丁春明,《西部时报》总编辑杨泉福等首都文化、艺术、教育、新闻界等3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现将专家学者座谈会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路遥》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鲜红色的背景象征着他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他就是路遥。这幅油画成功地塑造了路遥充满着信念、顽强与坚毅的形象。画家在这幅作品中很注意内在气质的描绘,观者可以从中发现一种潜在内心深处的语言。在这幅作品中,路遥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脸  相似文献   

9.
萧夏林:坐在这里有些惶恐,因为我过去很少参加文学界的会议,老高要办这个路遥文学奖,我觉得在今天是恰逢其时的,因为路遥是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路遥在开始创作时,始终坚持伟大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10.
路遥     
《收藏界》2012,(11):2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1976年8月6日,路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从此,他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文学远征。  相似文献   

11.
李建军 《收藏界》2012,(11):100-101
岁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觉间,又快到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的祭日了。十五年里,我经常听人谈起路遥,谈起这个四十二岁便赍志而殁的优秀作家。论及路遥,语含不屑甚至轻蔑的,自然大有人在。那些傲慢而浅薄的编辑,那些跟风趋时的批评家,那些习惯于做高头讲章的学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把路遥说成一个落伍而可笑的人,甚至把他的作品说得几乎一钱不值。这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13,(4):137-137
2013年1月8日,由收藏界人士自筹经费发起的“路遥文学奖”在京宣布启动,这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纯文学公益奖项。此次奖项启动在全国文学界和文化艺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与热议,全国众多主流媒体纷纷予以连续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3.
路遥研究的新收获──宗元《路遥论》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师专中文系副教授宗 元先生长期致力于路遥研究。前不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魂断人生──路遥论》(以下简称《路遥论》)。目前,济宁师专召开了《路遥论》研讨会。省内著名学者与各界有关人士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这部专著在路遥研究中的价值与地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与会者的发言纪要。朱德发(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路遥论》是部学术品位很高的专著,是宗元以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创造的学术精品。其主要特点:一、这部优秀的作家论是研究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心灵对话、心灵感应,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自从2001年第8期刊出《万维生回忆录》的第一篇以来,21个月内,我们发表了他的19篇邮票创作笔记。按照作者的说法,是《上海集邮》促成他写出了洋洋28万字的《我画邮票的故事》,我们受此鼓励深感荣幸。此书现在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喜欢他绘画作品和文字作品的读者大可购置一册尽情畅读,再也不需每  相似文献   

15.
李云雷 《收藏界》2012,(11):98-99
今年11月17日是作家路遥逝世15周年纪念日。15年来,路遥的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着,时过境迁,多少当年文坛的风云人物早已风光不再,但路遥却一直活在普通读者的心中,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底层立场以及他在写作上认真、执著与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至今仍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玉涛 《收藏界》2012,(11):126-129
路遥的著作,我视为心中的《圣经》,时常在读。路遥之精神,我当作个人的信仰,一世追求。从知道、认识路遥那一天起,他既是我平凡生活中必然念想的人,又成为自己人生紧要关头多次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诚然,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不过是千千万万路遥粉丝当中的一名普通读者。但是,下列一组信息,足以说明路遥是挽救文学信仰的使者之一。正如古语所言,路遥知马力—路遥永远活着。  相似文献   

17.
沙凡同志每有新作面世 ,我总是先睹为快。这不仅因为我与他相知颇深 ,更因为他的作品 ,每每会产生一种激动 ,一种认同感。也正因此 ,尽管他的前一部作品集《煤海星辰》中的篇什我大多在有关报刊中见识过 ,集子推出后 ,我还是又认真地读了一遍。而今 ,他的又一部著作《普罗米修斯的乐园》付梓在即。于是 ,放在案头的这部集子的清样使我近日的精神生活愈加充实起来。或许是一种习惯 ,每见好文 ,我便不仅会产生一路读下去的欲望 ,而且读后常有想说上几句的冲动。想当初 ,就曾为《煤海星辰》写了些许读后之感 ,蒙王家伦教授在他主编的《徐州教育…  相似文献   

18.
42年前,我和李振盛是《黑龙江日报》编辑部同龄的年轻人,他是摄影记者,我是美术编辑,我们是共事多年、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这次我在北京登门看望了刚回国不久的老朋友,看到他精力旺盛,声音宏亮,风趣幽默一如当年。现在,李振盛的摄影已经走向世界。国内外媒体公认,他以"文革"为题材的摄影作品,为人类留下一笔文化遗产。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曾表彰他说:"你为人民记录了历史,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人民会感谢你的。"他的摄影专集《红色新闻兵》在国际屡获大奖,他的环球影展正在世界五大洲各国巡展,他的文革照片收入文化部主编的《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画册。国际主流媒体高度赞扬他的作品并尊称他为国际著名的摄影大师,赞佩"他的人生轨迹是一部在逆境中奋进而走向辉煌的个人奋斗史"。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2,(11):132
由大型纪录片《路遥》执行制片人王苗霞撰写的《纪录片〈路遥〉诞生记》将于本刊12期登出,作者用含蓄而朴实的笔触,回忆了大型纪录片的全部拍摄过程,道出了拍摄过程中许多感人肺腑的艰辛往事与令人啼笑皆非的拍摄花絮。"距离拍摄纪录片《路遥》已经近三年了,说起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我的心情就变得尤为复杂,不知从何说起,甚至不知道要说  相似文献   

20.
村上春树(1949年-)是日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79年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30多年的创作中,先后完成了《寻羊冒险记》(1982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1985年)《挪威的森林》(1987年)、《奇鸟行状录》(1994年-1995年)、《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年)、《海边的卡夫卡》(2002年)、《1Q84》(2009)、《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年)等主要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在世界范围内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被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就像日本评论家沼“充义指出的那样:“现在,与其说村上春树是日本作家,不如称其为世界作家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