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信是人们交流沟通的一种手段,是表达和传递 情感的工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家书 抵万金”是对书信的评价,“文如其人”、“见信如面”是 对意的表达,情的流露,在现代通讯工具日益发展,电 信漫游的年代,在电话、手机、传真、上网、电子邮件盛 行的今天,传统的书信方式受到剧烈冲击,在许多人  相似文献   

2.
一位署名“乐心”的浙江读者寄来一份采访提纲,请本刊记者代她采访董炯。记者遵命前往中国羽毛球队,董炯对这种“新奇”的采访亦颇感兴趣,愉快地回答了乐心的提问。  相似文献   

3.
冯拥拥 《精武》2009,(10):43-43
王选杰先师自2000年3月16日驾鹤西游,至今快十年了。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怀念师傅他老人家,思念之时我便会看一看他的站桩大照,读一读他那惜墨如金的大作,站一站桩,默想他那神态功架。生活工作暇余翻一翻师傅的来信,睹物思人,择其练功之道化为短文,一则有益于武林同好;二则有利于辨别真假大师及功法;三则权作纪念恩师小文,略表念师之情。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期间我收到了两枚2014年贺年明信片。看到明信片上那熟悉的字迹,一眼就认出是女儿寄来的。贺年片上书写的"新春快乐!万事如意!马年大吉!"几句祝福语浸透着浓浓亲情。我心里十分高兴。望着明信片,我凝视了很久,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我清楚地记得20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那时我在一个县的山区小镇工作。那里交通不便,通讯主要靠信件。每次信件发出之后,就翘首期盼  相似文献   

5.
魏熊荣 《收藏》2009,(11):135-135
1840~1842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和欧美日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沿海和沿长江的一批城市如上海、福州、厦门、镇江、芜湖、汉口等地作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虽称为商埠,名为租界,实际上成为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地,变成了国中之“国”,基本不受清政府的行政管辖,外国租界当局有自己的警察局和法庭,也有自己的邮政机构。由于当时的租界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这些商埠邮局在行政管理、邮政业务和资费标准方面各自为政,互不隶属,更没有统一的章法,只是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交换邮件。  相似文献   

6.
“国际书信周”是万国邮政联盟确定的以书信来促进国际合作发展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读了一本好书。这本书是《邮政周报》系列丛书之——《书信文化》。这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选题好。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书信不断,但是专门讨论书信的书却鲜有,这部书将书信作为全书的主线,为我  相似文献   

8.
徐春平 《收藏》2008,(9):130-130
1937年至1938年,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的浪潮席卷全国。与此同时,身在海外的广大爱国侨胞,不仅时刻关注国内局势的变化和亲人的安危,而且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内的抗日战争。我收藏的两枚实寄封和一封华侨家书,见证了这段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3,(13):167
百岁老人、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素有口碑的她,不仅在学术上有高超的建树,同时她与世无争的淡然品性也为世人所敬仰。可是最近因为某些拍卖事件,惊扰了杨绛先生内心的宁静。杨绛致电收藏者:你这样做很不妥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官网上,由钱钟书、杨绛、钱瑗(钱钟书和杨绛爱女)的共计109件书信及手稿组成的"《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3,(7):167-167
百岁老人、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素有口碑的她,不仅在学术上有高超的建树,同时她与世无争的淡然品性也为世人所敬仰。可是最近因为某些拍卖事件,惊扰了杨绛先生内心的宁静。杨绛致电收藏者:你这样做很不妥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官网上,由钱钟书、杨绛、钱瑗(钱钟书和杨绛爱女)的共计109件书信及手稿组成的"《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  相似文献   

11.
照录屠税司开来仿照泰西各国设立邮政递送书信等件大概情形节略。 窃闻王道不外乎人情,而强国莫夫于致富。诚以储蓄者天下之大命,盖自来为治者未有不于生财之道殷殷讲求者也。无如治富之道虽属多方,而衡以人情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5月26日,上海市行知初级中学举办“书上海思先烈明志向——庆祝上海解放60周年主题集邮活动”。来自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邮政局,上海市集邮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当年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家属,与学生们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3.
欧罗巴邮票诞生于1956年,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世界热门的集邮专题。2008年欧罗巴邮票的主题是"书信"(writing letters),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机构发行了欧罗巴邮票,将集邮者带入了书信的海洋。现在,让我们遨游其中,去体味书信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3,(9):30-31
中国书信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此次"中国近现代书信文化展"撷取了晚清以来的名家书札,力图以其内容、书法、笺纸,展现传统书信所具有的魅力和这些时代巨子的立身、处事、治学、为文之道。展览中还精心遴选布置了一百多年间的普通人家书,由这些个人情感所承载的"国家记忆",值得今天的每位观者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5.
王双强 《收藏》2014,(7):128-129
癸巳(2013年)岁末,在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最终成交价达1270.5万元,创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不可逾越绕行的大风流,茅盾又一次成为焦点,夺人眼球。藉此,笔者谨将新近偶得的茅盾复袁良骏书信浅考成文,与友人同好分享。信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名家书札的鉴赏对于学习研究古籍传承和书法史有很深层次的意义。尺牍书信的特点是面积小容易保存,故能永久地流传。国宝级的古代书法中《快雪时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书信文化,加强学生与父母亲之间的感情沟通,由潜江市教育局、潜江市邮政局、中国联通潜江分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书信文化活动于2006年5月12日拉开序幕,活动主题为“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即将结束之际,与刘君、李君酝酿已久的南京之行终于成行。我们此行目的有二,一是走近林散之,拜谒瞻仰他韵致高标的书法艺术。散之先生已于1989年仙逝,要走近他的艺术世界,全赖其如今已逾90岁高龄的长子林筱之先生为媒。好在同行的刘君与老人有20多年的友谊,幸赖有他引领。筱之老人也是不同凡响,除享高寿外,早年在华东艺专随潘天寿、黄宾虹学画,又兼追随父亲散之左右数十年,得  相似文献   

19.
20.
郑挥 《上海集邮》2004,(5):37-38
本文介绍几件宁波、福州、厦门的实寄品,以及相关历史资料,供研究邮政史和上海工部局书信馆邮票的人们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