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按此种说法来定义油画的话.中国的油画最早是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了。而真正的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载最早的油画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有的传教士还被聘为宫廷画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10)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广州外销西画开始兴起,至19世纪初达到鼎盛。所谓外销西画,主要是指一种由中国人采用西方的绘画颜料、画笔和绘画形式所作的,带有风俗、风景写生和纪念旅游性质的商品绘画,大多出售给当时来华的外国人,因此称之为外销西画。外销西画就目前所知的画种就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画、纸本水彩画、通草片水彩画、水  相似文献   

3.
朱浩云 《收藏》2006,(8):138-143
2005年是甸 油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年。由于中国油画的价格与西方油画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大量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油画市场。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观念     
常磊 《收藏界》2014,(7):22-23
油画艺术作为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作为体系的建立完善仅仅百余年。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的艺术家几经社会和历史的波折,在种种必然和偶然的合力中建构起了属于中国人的油画传承体系和审美样式。这个体系传承于西方却又不同于西方。从技术语言和内在的人文精神两个逻辑视点都与西方的油画有相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宁 《收藏界》2013,(4):86-90
郎世宁,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从27岁来到中国一直到78岁去世,五十多年间没传递天主的福音,而是把正统的西洋绘画带到了华夏大地。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西画与中国画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郎世宁风格"。  相似文献   

6.
《收藏》2020,(6)
正提香(约1488/1490年~1576年),出生于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卡多雷,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在提香所处的时代,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能的画家之一,兼工肖像、风景及神话、宗教主题绘画。他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影响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更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鲁本斯、凡·代克、普桑和委拉兹开斯都曾分析或临摹过提香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9):85-85
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社主办的“融合·消解”200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于7月8~13日在北京798艺术园区时态空间举办。此次邀请展旨在展示当代文化语境下中青年画家在融合西方文化,消解油画的异域特征方面的探索成果,展览强调作品的当代性,强调视觉表达的独特性,注重发掘艺术新人,  相似文献   

8.
耿钰株 《收藏》2014,(17):24-29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领域各种观点和艺术风格应运而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主张全盘西化者有之,主张以西画改良中国画者有之,主张中西融合者有之,更有一种观点则力主从传统中国绘画中寻找中国画改良之法,希冀在对深入研习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博采新知,以此应对时代变革的要求。民初北京画坛领袖金城就是这种主张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云章 《中国收藏》2020,(8):56-60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思潮多元的大背景之下,肖像画不再是宫廷权贵与上层社会人物的专享,庶民人物也成为肖像画的主角。除宫廷画师专绘帝后、功臣、历代明贤肖像画外,大量民间肖像画家也应运而生。到明末清初,涌现出晚明“波臣派”代表画家曾鲸、康熙时期宫廷画师禹之鼎和顾见龙。  相似文献   

10.
平衡的美丽     
赵力 《收藏》2012,(18):78-81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其主线是写实主义,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景观。20世纪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写实主义,既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传统的追溯,也是源自民族救亡图强内在需求的表达。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中国写实主义油画成为了民主科学的代指,成为了去昧变革的利器。时移世易,变化亦已。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写实油画创作出现了从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上的诸多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写实油画的创作在坚持对社会现实关注反映的同时,也将写实发展为某种艺术方式,并在艺术的内在发展逻辑中找到了依据和空间。  相似文献   

11.
北纬拍卖公司成立后的首场拍卖会将于2008年12月6日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二层举行,共推出"宫廷艺术品"、"中国名家油画"、"朔云山房藏珍"三个专场。此次北纬首拍选择拍品的理念是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宁缺毋滥。近50件宫  相似文献   

12.
油画属西方艺术,产生至今不过600年的历史,但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西方油画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精品荟萃,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性绘画。过去油画在人们的眼里是西方艺术,是阳春白雪。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和国人审美观念的变化,油画已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形成了新的收藏热潮。  相似文献   

13.
张彧 《收藏》2008,(10):54-58
潘玉良(1895~1977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画家,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江苏镇江人。她是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画家之一,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她坚持将西方油画融人中国艺术风貌,并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她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举足轻重的一笔。在艺术品市场中女画家普遍缺席的情况下,潘玉良绘画所附有的市场价值却凸显出来,反映了她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张凯 《收藏》2011,(7):58-60
林风眠(1900~1991年)的艺术生涯,演绎了东方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特别是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进程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给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5.
油画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外交的限制,我国的油画发展全盘苏化,美术教育事业一味的模仿苏联的教学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革。中国的油画发展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油画发展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风格的多样化、样式的繁多、画派的层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政策进一步提出“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发展局面,[1]油画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油画发展进一步向现代主义绘画探索和发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也走向世界。但是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依然受到“架上绘画”死亡论和“照相科技”的抨击。面对艺术市场的火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我们如何去认识当代油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本文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道路,大致有二条:一是在上层社会开展,即我们常说的“宫廷体育”、“贵族体育”一类;另一是在广大民间,即我们常说的“民间体育”,实际上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平民中开展的体育活动。而其中城市平民的体育活动,就是我们要谈的“市民体育”。元史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同时也影响到体育史学界对元代体育的研究,大凡有关元代体育的文章,也只把笔力触及在对蒙古民族军事体育研  相似文献   

17.
柯孟德 《收藏》2013,(7):126-131
19世纪初,有鉴于对东方神秘色彩的探究,法国艺术史上出现了一个东方画派。加之航海业逐渐发展,使得西欧艺术家们对东方更加向往。奥古斯图·波尔杰(Auguste Borget 1808~1877年),画家、作家,嗜旅游。他的油画、素描虽然在法国的省立博物馆收藏不多,但这些有关香港、澳门、中国、菲律宾、印度等的绘画,成为早期西方艺术界的重要遗产。他未被称为法国伟大的艺术家,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有德  相似文献   

18.
董凡 《收藏界》2014,(7):18-19
从20世纪初至今,伴随着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百年发展历程,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油画,业已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门类。一代代油画家顺应时代的感召,创作出了大量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秀作品。在现代化潮流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油画面临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它直接影响到每个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和艺术追求,并催生了诸多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现象,展现出中国油画灿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周怡静 《收藏》2006,(4):129-131
2005年对中国油画而言,肯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油画市场真正构建和巩固了属于自己的营盘,不再因她是西方舶来艺术品种而羞答答地和中国其他土生土长的艺术门类掺和在一起,而是作为已经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本体艺术,显示出更加强劲的扩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接触与融合的盛会。文章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动互补,北京奥运将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等几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