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根基.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本文分析了加强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农村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客.本文从文化水平、科技水平、思想观念、心理和健康状况、法制观念等方面对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大量涌现.农民的素质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新型农民需要构建全新的素质结构,其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是其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紧密结合的必备要素,是新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部动因.社会心理素质包括求知欲和思维方式、消费观念、法律意识、政治政务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从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现状分析,着重探讨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和建议以及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新型农民的塑造,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农民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培训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提高和完善新型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中国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特点,探索新时期农民教育的发展理论和对策,是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探讨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2011年“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的转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中国农民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广大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当前我国农民自身素质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农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产环保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农村职业教育为基础,阐述如何整合农民培训资源,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成为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型农民的内涵和具体素质要求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新农村建设强烈地呼唤着新农民,因为新农村建设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反映着广大农民的心愿;新农村建设亟须先进生产力,这就是具有全新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素质亟待提升.新型农民应呈现健康、文明的风貌,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拓宽致富渠道,捕捉前沿动态,帮扶他人.可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而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现代远程教育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三农”的主题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农民素质,造就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提高农民素质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素质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民素质不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举措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三农”问题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现的本质体现.该文在分析农民继续教育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农民继续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