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戴邦小传     
戴邦,1917年生,安徽天长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拂晓报》任编辑、记者,新华社淮北分社副社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2.
《先进报》是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的党委机关报,出版于1942年初,停刊于同年秋。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长期活动在南通、如皋、海门、启东一带。敌寇经常对该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和“清剿”,割断我旅和上级党委以及其他地区兄弟部队的联系,以致师部和其他地区兄弟部队出版的报纸杂志,我们都难以看到,消息很不灵通。当时正值苏德战争进入高潮期间,对这场关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938年9月30日的拂晓报,在十年浩劫中被迫停刊八年之后,又作为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的机关报,于今年元旦正式复刊。前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是拂晓报的创始人。这个报纸在艰苦的抗战年代,在豫、皖、苏边区和淮北地区,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  相似文献   

4.
创建和领导华中分社 1942年9月,新华社华中分社在江苏阜宁成立,与当时的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机关报<新华报>同属一个机构,刚从沦陷区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范长江被任命为分社和报社社长.  相似文献   

5.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诞生《雪枫报》的前身是《拂晓报》。《拂晓报》,创刊于1938年9月30日,初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机关报,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曾以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油印精美称著于敌后。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四师两万多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何柱国二十多万人的围攻。我军奋起反击,与敌转战三个多月,撤出了津浦路西豫皖苏根据地,向路东淮北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6.
在我党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拂晓报》,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与培育起来的。我有幸在该报工作过几年,虽时隔半个世纪,有些事仍难忘怀……“精神食粮比吃饭要紧” 1938年秋天,新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即将向豫皖苏边敌后挺进,日理万机的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同志首先想到要创办一份报纸。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作为支队机关报的《拂晓报》,在部队出征前夕的9月29日,诞生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一家农舍里。这虽是一张油印小报,而  相似文献   

7.
1945年上半年,在中国解放区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武装力量对日伪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为全面反攻、夺取最后胜利做好了准备.在延安的清凉山上,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肩战斗在一起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也为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而兴奋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8.
1939年12月初,刘少奇率中原局领导机关到达皖东后,立即指示王阑西筹备创办中原局机关报《抗敌报》江北版,他指示,这个报纸很重要。当时这个报纸对外以新四军政治部江北办事处名义出版。开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份报纸只能出油印版,但报纸出版后,仍在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后来由于有了铅印设备,出版了铅印报纸。随  相似文献   

9.
回忆拂晓报     
拂晓报创刊于一九三八年九月三十日,是新四军第四师的前身——游击支队政治部的机关报。油印四开,开始是不定期出刊,稍后,努力做到了三天一期。游击支队奉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由河南确山县竹沟镇革命老根据地出发,向河南东部敌后睢、杞、太(康)等县挺进,拂晓报即于誓师东征前夕创刊。此后,随军转战于豫、皖、苏边区及淮北地区。拂晓报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初期,虽然印数有限,  相似文献   

10.
殷莉 《新闻知识》2005,(6):14-16
机关报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等出版的报纸。代表该机关、政党、团体发言并宣传其政治主张与方针政策,以其影响社会舆论,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政党机关报简称党报。在我国机关报分为党报、中央部、委、署、局机关报、人大、政协及民主党派机关报、社会团体机关报四大块。党报又分中央、省委和计划单列市委、地市级党委及少数县级党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11.
经典     
70年来,大众日报无论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还是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说党报集团,核心报应该是机关报,机关报不是单打独斗,党报是有引导功能,引导责任的,所以除了特区报、机关报之外,商报﹑晚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正式创刊。《新华日报》华中版的诞生,正处在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时期。1945年8月,中国人民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华中新四军一举收复了苏北和津浦路以东皖北的许多城市,扫清了这一带的顽敌,在东至黄海、西至津浦路、北至陇海路、南抵长江北岸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统一的苏皖解放区。按照党中央的决  相似文献   

14.
按照晚报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晚报可分为三种类型:纯晚报(如《羊城晚报》)、日报办的晚报(如北京日报办的《北京晚报》),机关报晚报。机关报晚报已有近50家。泉州晚报即属于此类晚报。 有人认为,机关报晚报既不像机关报,又不像晚报,不伦不类。我们则以为,赋予晚报以机关报的任务,是新闻界的一大改革。融机关报和晚报于一体,办一张既有别于机关报又不同于纯晚报的独具特色的机关报晚报,是我们泉州晚报10年来致力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1940年9月,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健儿渡江北上;黄克诚同志率领八路军第五纵队同时跨过黄河,向苏北挺进。这两支人民军队在10月上旬会师盐阜,把苏北、皖北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开辟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不久,刘少奇、赖传珠、张爱萍、刘瑞龙、刘震、金明、刘彬、王阑西等同志来到盐城.中共中央华中局成立以后,于1940年12月2日,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江淮日报》,它是盐阜地区,也是华中根据地的第一张党报.《江淮日报》社址在盐城女中(现盐城市委住地),当时的公开通讯处是“盐城邮政五十一号”,刘少奇同志兼任江  相似文献   

16.
赵征 《新闻前哨》2002,(12):11-12
一、为什么要拍摄《新四军》湖北是新四军的老家,是当年新四军的主战场之一。新四军建立的第一个军部,就位于汉口的大和街,即现在的胜利街。新四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时代赋予我们电视人宣传老一辈的革命家,记录革命历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拍摄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原突围》,突出表现了以先念同志为代表的中原军民顾全大局、甘于牺牲、英勇突围的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而整个新四军的历史,则是一部以弱抗强、以小胜大、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直至最后胜利的英雄史诗。拍摄《新四军》,弘扬“铁军…  相似文献   

17.
现在好多同志都有这样一个看法:小报好办,机关报难办。办好机关报有它的难处,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还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个方面,即机关报有小报难以比拟的优势。党的机关报的优势至少有这样四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纯晚报来说,机关报晚报往往被认为是竞争中的弱者。然而,只要发挥好机关报晚报的优势,便可赢得竞争。机关报晚报的优势有哪些?我们认为,首先应发挥好权威性的优势。 机关报晚报一姓“党”,二姓“晚”,就长沙晚报而言,当然还要加上三姓“长”。姓“党”,就是要完成好党委机关报的职能,党委机关报就是要说党的话,说好党的话,这样才会有权威。具体来说,党委机关报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现在好多同志都有这样一个看法:小报好办,机关报难办。办好机关报有它的难处,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还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个方面,即机关报有小报难以比拟的优势。党的机关报的优势至少有这样四点:一、它是党的喉舌,在读者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二、它能及时了解党委的意图,得到党委的指导和支  相似文献   

20.
人机大战作为一种典型的,同时具有社会重要性和异常性的新闻,受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本文研究的是省委机关报在众多报纸中的影响力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对31家省委机关报于2016年对人机大战报道的内容分析,可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即省委机关报在重大事件上始终占领着舆论阵地、对人机大战进行集中性报道可反映目前各机关报媒体人对于重大事件的认识比较一致、省委机关报在应对因新闻失序而引起的社会失序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以及省委机关报成功报道人机大战是得益于新闻策划的运用.综合以上结论可得,省委机关报的职能不仅仅在于新闻的报道,更重要的职能在于引导舆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