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地基中单桩承载力问题.在圆形荷载作用下,根据地基中任意一点的应力大小、以及桩顶的沉降量,求解单桩的极限荷载,同时根据试桩结果,对照理论公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孔德志  于洋  原华  王鑫 《中国科技论文》2024,(3):300-304+312
为了研究杂填土地基中螺杆桩竖向承载特性,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桩-土咬合机理,结合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螺纹段等效侧阻力增大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杂填土地基中螺杆桩单桩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螺杆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荷载-沉降曲线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塑性破坏3个阶段。根据模型试验所得桩身轴力和桩侧等效侧阻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总体上螺纹段等效侧阻力高于直杆段。当桩体达到极限承载力时,试验所得等效侧阻力扩大系数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短桩复合地基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潜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是确保长桩、短桩和桩间土在建筑物工作阶段能同时直接承担荷载;长短桩复合地基特别适用于压缩土层较厚的地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可采用下式计算:fspk=m1Ra1/+β2m2Ra2/Ap2+β2(1-m1-m2)fsko,提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总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和优化设计的方法。最后给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地基的研究与工程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软弱土层上要建设构筑物时,岩土工程师们常常必须解决地基承载力、沉降、差异沉降、稳定及侧向位移的难题,传统单一型式的复合地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桩承土工织物加筋联合复合地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以解决这些难题。章对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复合地基分发展过程、工程应用、计算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桩承土工织物加筋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承载力和沉降设计计算理论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及工后沉降的预测和控制也尚未有人研究过。  相似文献   

5.
某住宅楼在主体施工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根据工程地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采用锚杆静压桩方法对地基持力层进行加固,消除了地基隐患,提高了地基土承载力,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介绍的“规范法”在手动计算多个独立基础相互影响下的地基沉降量时,“规范法”查表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文章在对地基沉降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推导后,提出一种修正后的应力面积法,即利用求解多个基础荷栽在地基中产生的叠加后总附加应力面积与地基土压缩模量的比值来计算地基沉降量.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省掉大量的附加应力系数查表工作,提高计算效率,可以在计算地基沉降量问题中得到应用,但精度略低.  相似文献   

7.
地基处理的方式多种多样,砂石垫层就是其中一种,其原理是用砂石垫层置换部分软弱地层,以提高基础底面下的浅层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以及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一般适用于3m以内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层处理,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性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垫层厚度一般在0.25m-2.5m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一种地基处理新方法 :采用后灌浆法和深层搅拌法联合处理软土地基 .通过静载荷试验得到了复合地基承载力 ,同时通过埋设压力盒和应力计得到了桩土应力比 .本文采用了Mindlin解和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复合地基中及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中应力 ,从而求得复合地基沉降 ,通过实测数据与计算沉降量的对比 ,Mindlin解和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法与实测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复合地基早加载、非极限加载的工程载荷实验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复合地基极限沉降变形性能,作者运用多种形式的数值分析方法,对载荷-沉降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拟合,预测更大加载下的沉降值,并对各种模型的拟合以及预测结果分析进行分析,找出适合加载阶段、预测阶段模拟方程.为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工程设计中碰到的地基问题,对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q_p)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_k)这二个对基础设计很重要的参数作了探讨,并对短桩q_p数值的合理选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废旧轮胎和建筑垃圾用于加筋地基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工况下的地基模型试验,研究压实度、填料、筋材对地基荷载-沉降特性的影响,并从土表变形和土压力方面简要探讨了加筋地基的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实度,地基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均增大,沉降减小,建筑垃圾土的荷载-沉降特性优于砂土;同等条件下,废旧轮胎的加筋效果比土工...  相似文献   

12.
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柱下交叉条形基础或墙下条形基础的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面积的比例较大时,可考虑选用扩大基底面积的整片筏式基础,筏式基础一般分为柱分为桂下筏基和墙下筏基两类.柱下筏基系框架结构下的筏基,墙下筏基系承重堵结构下的筏基,墙下筏基通常做成一块不带梁的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扳,可称为墙下筏板基础.筏式基础具有减少基底压力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当设计者把所有的独立基础连成一压整体饭时,地基土上单位面积的压力就减小.由于独立基础联成片,基础的埋深从地下室地坪面开始计算,改为由室外地面算起.这样不仅基础宽度增加,基础埋深也相应增大,地基土的承载力随着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地基土的沉降则随着基础埋深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某住宅楼在主体施工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对此,根据工程地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压密注浆并辅以高压旋喷桩方法对地基持力层进行加固,消除地基隐患,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加固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工程特性、承栽力、地基沉降和施工工艺几个方面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介绍。本文认为该种复合地基能有娩提高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教学在实现课程目标中的作用 土质学(或工程岩土学)与土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后续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等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实践以及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具备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一般的土体性质研究、地基土应力与沉降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基土允许承载力的复核是一种操作简单,观测直观,方便易行,易于推广的现场采用荷载板对地基土允许承载力进行复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表达式,对带帽桩复合地基和无帽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总沉降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以此为依据对福永高速公路南屿互通带帽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粉喷桩是一项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通过粉喷桩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固改良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减少地基沉降量,加快沉降速率的作用,而且在提高地基边坡稳定性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具有无污染、无噪音、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成桩效率高等优点,介绍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软岩地基上的嵌岩桩基础一般都认为是端承桩,设计时假定上部结构荷载全部由桩来承受,而不考虑桩间土的承载力.本主要根据现场实测的软岩地基上的嵌岩桩桩顶反力和筏底地基土反力数据,分析研究嵌岩桩与筏板及地基土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软岩地基上的嵌岩桩具有摩擦桩的特性,桩间土分担一部分的上部结构荷重,因此,建议软岩地区的嵌岩桩,在设计时也应该考虑桩间土的承载力,从而使设计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安全系数法确定地基承载力存在许多缺陷。本文对安全系数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确定地基承载力中的应用,可供工程实践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