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3G时代的来临给手机这一广告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一些遗憾不可避免,包括手机媒体本身在2G时代就固有的顽疾,以及随着3G时代的新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本文专注于此,希望能够达到对手机广告效果的最大开发。  相似文献   

2.
周仁惠 《编辑学报》2008,20(3):257-259
从3G时代手机媒体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对读者的阅读行为与习惯的影响,提出了3G时代期刊界应彻底转变观念,处理好纸介质出版与数字出版、一般的数字出版与手机媒体数字出版的关系,开展传统出版与手机传媒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各个类型的数据库,培育发展手机媒体的数字内容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向特定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内容资源的建设,提升期刊市场竞争力:为未来的期刊出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手机作为一项新兴媒介进入到出版产业,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杂志这些新型数字出版物方兴未艾,随着2009年3G正式发放牌照,凭借3G手机的高效传输技术,为手机出版更是增添了新的活力,手机才真正发挥其"第五媒体"的特性。3G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出版社进入手机出版这一产业的门槛降低。本文旨在为其进入该产业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曾丽清 《青年记者》2006,(20):68-69
作为新生事物,手机媒体还很不成熟,要茁壮成长还要克服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3G时代,引发的将是手机媒体的娱乐新潮流,放眼未来,手机媒体将向哪里突围?手机媒体的娱乐模式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5年,3G将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从目前发展势头来看,作为手机媒体的大众娱乐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建  李益 《新闻爱好者》2012,(23):24-25
3G技术带来了高带宽、高速率,大大拓展了传输渠道,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的手机UGC"用户生产内容",不久的将来由用户生产出的这些"微内容"必将成为3G时代手机内容的重要来源。3G移动网络让审美信息的交换与流转变得十分方便,大大激发了人们审美创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主、自觉、自由地审美化创造让人变成审美的人和具有创造力的人。  相似文献   

6.
3G时代,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手机的分众化传播特征也将更加突出。3G对于手机出版业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实行有效的分众化传播策略:内容策略上提升内容质量、细分目标受众、增强人文关怀;宣传策略上重视创新、拓展渠道、加强针对性;技术策略上降低资费,提升速度,稳定信号,优化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手机媒介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才能使手机成为真正独立于纸介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外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3G的普及推广及应用,我国媒体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本文选取了2009年有关3G研究的文章,对3G媒体特性、3G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3G媒体与网络媒体关系、3G手机媒体广告等方面分别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8.
3G时代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1月7日,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数据表明,传统出版业正在逐年萎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出版正在3G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3G时代的新特点,对手机出版产业开发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3G时代手机媒体的独特性使其把关机制与传统媒体的编辑把关不同,与网络时代的门户网站把关也有区别,本文通过分析3G时代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探讨3G时代的手机媒体的把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的1月7日,政府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三张3G牌照,从此中国进入3G时代。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意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强大的3G赋予了手机前所未有的强大功能,3G的出现还只是开始,之后的乔布斯发布的苹果手机让全球化进一步成为现实,从网络到手机媒体,令传统媒体从业者倍感压力,就连纸媒发达的美国也遭受新媒体的冲击,一些百年著名老报纷纷自危。"手机媒体为纸媒敲响  相似文献   

11.
从传播学视角审视手机新媒体的媒体性,分析概括3G手机的传播特征,探讨传统大众媒体利用新型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3G将给商务手机带来什么新特性?今天看来,想要以3G对商务手机进行区别似乎仍不容易。商务手机还在高呼:买我吧,管它3G不3G!  相似文献   

13.
业界对3G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持有不同观点。对传统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忽视3G可能产生的影响,在3G时代寻找新的定位。 3G成长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的3G之路刚刚开始,现在还无法清晰地望到路的尽头。由于目前3G资费高、内容和服务不丰富、使用人群少、基站建设少、网络信号不稳定(如TD)等因素,3G还无法给人很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4.
汤伟 《新闻前哨》2007,(4):76-76
手机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在未来的5至8年,3G手机普及之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然而,对比眼下空洞的内容服务、仍旧模糊的发展模式以及总不明朗的3G局势,手机的媒体之路似乎有些飘摇不定。随着3G技术的成熟,3G手机已经突破了多媒体功能的局限,拥有对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强大的支持能力以及在线影视、阅读图书等多种多样的流媒体业务。3G手机的发展势不可挡,如手机电视的出现。目前各国都在致力于手机电视的发展与开拓。一份来自咨询机构Informa的调查报告指出,到2010年由于3G的大规模应用,全球将约有1.25亿用户使用手机看电视。在中国,手机电视如火如荼。有预测说,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按平均每户每月支出30元计算,年收入将达18亿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加速了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迭及各类新兴媒体所承载的应用的开发。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新兴手机媒体,三者均依靠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出版领域占有相应的用户市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特性,而后通过比较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所拥有的优势,预测这三者在未来的关系是融合的,而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出版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时代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16.
3G在媒体上已热闹了很长时间了.大家在关心它什么时候能用上72006年中国通信产业最为重大事件之一.是3G技术标准及其牌照发放.3G真的在走来了。关于3G.人们在探讨其技术、组网等问题外.最关心的无疑是3G的应用了。广大用户关心的是:3G有什么用?什么样的业务能成为适合中国3G市场的主流应用?什么时候用合适?我们就从3G的应用来谈。最近成立的“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研究方阵”组织.发布了“3G”时代最具潜力的十大应用预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发布的十大最具潜力的3G应用是:手机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可视电话、视频下载、即时通信(IM)、多媒体短信业务、手机支付、位置服务。其中手机音乐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7.
论手机媒体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 ,但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不可能直接拷贝I-MODE模式 ;在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 ;3~ 5年后随着 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 ,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 ,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3G手机逐渐走进普通受众的身边,充当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工具,其传播特征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具有人际传播的种种特征,比如强调通话的私密性、传播的交互性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大众传播的种种特征,手机报、网页浏览等功能的实现使得3G手机成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它可以高速上网,手机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3G手机有着种种传播上的优势,由于其作为新兴技术存在,还存在种种传播上的弊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3G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加速了以手机移动终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更迭及各类新兴媒体所承载的应用的开发.报纸、广播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新兴手机媒体,三者均依靠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出版领域占有相应的用户市场.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特性,而后通过比较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所拥有的优势,预测这三者在未来的关系是融合的,而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出版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时代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介绍了手机服务类型从语音到数据到多媒体的变化过程,手机已成为“第五媒体”。分析了手机媒体发展过程。探讨了手机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表明,手机媒体势必成为主流新传媒,手机媒体业务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随着宽带移动互联网在手机上的实现,手机将可能成为3G时代媒体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