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水杨酸对PEG胁迫下商麦5226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商麦5226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0.65、0.75、0.85 mmol·L-1)外源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0.65-0.75 mmol·L-1外源水杨酸可以促进水分胁迫下幼苗根茎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提高POD活性,提高小麦苗期的抗旱能力;但不同部位最适浓度不同,根的最适浓度为0.75 mmol·L-1,茎的最适浓度为0.65 mmol·L-1,浓度超过0.85 mmol·L-1对根茎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1题目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_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_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_3和C_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1。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1题目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_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_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_3和C_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1。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IK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mmol·L^-1 MgCl2,0.2mmol·L^-1 dNTPs,0.2μmol·L^-1引物,50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5.
1.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子梯度试验法对影响雷公藤RAPD—PCIK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及DNA模板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获得清晰、重复性高的雷公藤RAPD-PCR扩增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2.0mmol&#183;L^-1 MgCl2,0.2mmol&#183;L^-1 dNTPs,0.2μmol&#183;L^-1引物,50ng模板DNA,1U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7.
例114g Fe与1L未知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NO气体,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且比反应前的稀硝酸溶液增重8g.求:(1)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2)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h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浓度越大,死亡率越高。1h急性毒性作用LC50为14.14g·L^-1,绝对致死剂量为19g·L^-1,最小致死剂量为8g·L^-1。慢性毒性实验显示,种群增长率与苯甲酸钠浓度间具有显著的反应-剂量效应和反应-时间效应,在小于绝对致死剂量情况下,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浓度越大,种群增长率越高的现象。苯甲酸钠对草履虫生殖的促进作用有可能是环境雌激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用自由基捕捉剂 1 ,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 (DPPH)对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体系聚合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在等离子体引发水溶液聚合体系中 ,自由基浓度随放电功率、放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而且当体系中加入单体后 ,在同样的条件下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比未加单体时的浓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百分比浓度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类型百分比浓度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2、通过分析各类型百分比浓度题的特点、关系式及典型例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层次:1、复习百分比浓度计算中的关系式 <1>基本关系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密度、体积、质量、百分比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样品浓度对凝胶色谱法低分子透明质酸分子量的影响。方法 色谱条件为:O.71%Nacl溶液作流动相,流速l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1。在此条件下,改变标准品及样品的浓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对多糖标准品的色谱峰形影响不大,分子量较低的标准品浓度越低,基线不平稳造成的干扰越明显;浓度对分子量较低的透明质酸钠样品的色谱峰形影响不大;浓度对分子量较高的透明质酸钠样品的色谱峰形影响很大,浓度越小,峰形越好。改变浓度,对分子量的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影响。结论重均分子量高于1、7×105透明质酸钠,采用的浓度应低于0.1%。样品分子量越大,采用的浓度应越低。  相似文献   

12.
以油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光照水平(L1、L2和L3分别为100%、45%和25%光照)和3种氮素水平(N1、N2和N3分别为0.4%、0.8%和1.6%NH4NO3)的双因素实验,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0.8%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2)种子发芽势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6%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组(P<0.05)。(3)在L1、L2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L3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以1.6%氮浓度的种子发芽指数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4)在L1光照下,种子的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1.6%氮浓度处理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组(P<0.05);在L2、L3光照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种子活力指数以1.6%氮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姜黄素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H3N2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黄素体外对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A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结果:姜黄素最大无毒浓度为12.5g/L,对H1N1有效抑制浓度为6.25g/L,对H3N2有效抑制浓度为1.56g/L。结论:姜黄素提取物确有明显的抗H1N1、H3N2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第213页学生实验“胶体的性质”中要求制取硅酸溶胶,按教材上的要求,在1M盐酸中加入水玻璃(无具体浓度)。水玻璃的浓度,由稀至饱和,到底选择哪个浓度好呢?往往由于浓度掌握不好,硅酸溶胶难以制成。我反复进行了试验,找到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好水玻璃和盐酸的浓度。制取硅酸溶胶时适宜的水玻璃的浓度为30%(加热溶解),盐酸的浓度为1:4体积比浓度(约为2.5M)。制取硅酸溶胶时,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味精溶液培养草履虫,观察结果如下0.1%浓度的味精最适合草履虫生长;浓度为0.9%的培养液能让草履虫存在2天;浓度为1%的培养液不能让草履虫存活.  相似文献   

16.
一、微生物的利用 1.关于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浓度过高则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导致微生物因质壁分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浓度是指某物质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溶液浓度是指一定量(质量或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多次出现不同的浓度概念,如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要正确理解才能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科技》2010,(3):32-33
1.浓度单位“1%”是指百分之一;“1ppm”则为百万分之一。假设要做溶液稀释的实验,给你的是浓度为4%的高锰酸钾溶液1mL(溶液密度看作1g/cm^3),要稀释到50ppm。请计算后选择,该稀释实验需加水稀释到()。  相似文献   

19.
中和滴定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讨论探作误差。从中学化学教学的要求来看,中和滴定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2)用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酸。(3)用已知浓度的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4)用未知浓度的酸滴定已知浓度的碱溶液。在中和滴定过程中,同一错误操作在以上四种情况下所造成的误差不一定相同,具体的腐定过程要具体分析。现用0.1摩/升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试析可能造成误差的18种错误操作。盐酸的摩尔浓度为Mim,其体积为Vin,NaOH溶液的摩…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SA)在切花保鲜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20mg&#183;L^-1、40mg&#183;L^-1、60mg&#183;L^-1、80mg&#183;L^-1、100mg&#183;L^-1)作保鲜液来处理康乃馨切花,测定SA对康乃馨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及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SA处理的康乃馨切花,鲜重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达到最大鲜重天数、鲜重增加量、推迟鲜重降低三方面,浓度为80mg&#183;L^-1SA的效果最明显。(2)五种不同浓度的SA保鲜液都能够改善康乃馨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增加切花的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五种不同浓度的SA都推迟了水分平衡值的降低,其中80mg&#183;L^-1SA的保鲜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