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境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因此,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具有内蕴的思想素材,对学生进行思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幼儿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一、育人以情,育人以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幼儿获取  相似文献   

3.
崔月娟 《教育与职业》2012,(20):176-177
文章从职业院校学生的道德现状入手,探究了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对策: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和实践"两全四自系统化"的育人模式;坚持"大德育观",全员抓德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每位任课教师的作用,挖掘学科德育功效;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发挥网络德育效能;细化管理,加强养成教育;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建立心理档案,发展咨询教育;从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课堂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 ,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为数不多的课堂德育课程进行直接的“灌输”教育是不够的 ,更何况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中加强道德“渗透”教育。一是重视通过开设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道德“渗透” ,即寓道德教育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二是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这样有利于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 ,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课堂道德"渗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为数不多的课堂德育课程进行直接的“灌输”教育是不够的,更何况我国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在德育课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中加强道德“渗透”教育。一是重视通过开设大量的人社会科学课程进行道德“渗透”,即寓道德教育于人社会科学教育中。二是重视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进行道德“渗透”。这样有利于智力和道德的同步发展,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德育的相通性。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对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师在备课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确定德育的渗透点;对科学性较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在备课时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形象的操作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下面仅就语文教学谈一下寓德于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落实德育首位是党对教育工作一贯的、长期的方针。要落实德育首位,就要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提高对德育首位的认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育人意识;把握德育首位切入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相似文献   

8.
朱惠兰 《教师》2014,(25):45-45
正实施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战略,培养学生"会做人、善学习、有责任、高修养"的品质。一、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以德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制订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理念,不仅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而且寓德育于管理之中、活动之中。大胆实施德育新举措,重点从"学做人"抓  相似文献   

9.
郭剑 《甘肃教育》2011,(6):40-4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乐者,怡情铸品尚德之道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活动主要是以学习为主,而德育是要通过教学的全过程来体现的,即德育寓教育Z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应从掌握技术,技能入手,把全面锻炼身体培养体育能力,做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l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认识教育的育人标准,也是学校体育的育人标准.如果离开了育人的标准,或者忘记了育人的根本目的,只讲增强体质,那么学校体育就只是育体,而不是育人.因此,体育教学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有着其它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对培养优良的思想品…  相似文献   

11.
医德教育是医学在校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融入医德教育.文章分析了寓德育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因此课程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各类课程之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从而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德育要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与智育等协调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讲课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和教学不可分,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而教学是实施德育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德育放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英语学科自然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寓德于教,把知识教学和德育培养融为一体,这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科德育,一般认为,它是发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这只是狭义的学科德育,更有意义的应是广义的学科德育,即全员德育和全程德育,每位教师都要积极投入到育人的全过程中,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要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全程、有序、科学、高效,首先要保证德育渠道畅通。寓德育于管理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师表之中是德育的四条主要渠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方式。它们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纵横于学校的全方位,有机地组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系统。而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又决定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如何保证主渠道的畅通? 一、统一认识,明确意义。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就是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完成育人的任务。教师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实际,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往往几句话就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起着导向作用。每一个教师都有在德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优势和责任。“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书育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巴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之中,用历史学科相关内容来丰富德育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渗透思想道德因素,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德育工作不止是政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渗透思想道德因素,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德育工作不止是政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贯穿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寓德育于班级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