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概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新闻知识》2004,(7):28-29
在央视《焦点访谈》十周年之际,新闻舆论监督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广大新闻工作更是借“三项学习教育”之东风,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深入探讨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在规律。然而,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说法。值此,笔谈点个人拙见,只为抛砖引玉而已。  相似文献   

3.
从“烂尾新闻”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今传媒》2013,(11):29-30,39
“烂尾新闻”的产生并非单纯的媒介原因,但是作为新闻“烂尾”的直接执行者,新闻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烂尾新闻”实质上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缺失的表现,本文以“烂尾新闻”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媒体问责应当成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并具体分析了后续报道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具体呈现方式应该被更加重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市场的拓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报业意识到,舆论监督对报业发展的重要,但更多的媒体也意识到,搞好舆论监督报道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报道轻了,如同蜻蜓点水不起作用;报道重了,触及了隐私、夸大了事实等,轻者对方找上门来,与你纠缠,影响正常办公,重者引发新闻官司。因此说,舆论监督报道把握好尺度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笔者就自己近年来从事新闻舆论监督的体会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魏敏 《新闻世界》2012,(10):26-27
媒体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或曝光后,它的效果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需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对这种效果和影响的报道,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后续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本文认为必须要做好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职能之一,近年来,各级党委机关报都加强了舆论监督,这对于纠正不正之风,无疑是起了积极作用的,怎样搞好舆论监督报道呢?我们体会要坚持抓苗头,抓重点与抓典型紧密结合,加强报纸舆论监督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难”,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共同体会。记者采访受阻,有时遭到围攻或殴打,加之法律救济相对滞后,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记者、编辑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如履薄冰之感。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必须要讲究报道策略。 舆论监督报道策略是记者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为达到报道目的而采取的合法手段及方法。从我国舆论监督的基本情况来看,有效的舆论监督报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准确定位。定位策略是舆论监督策略中最…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批评报道,目的不是置人于死地,图一时之快,以此来追求轰动效应,而是通过舆论监督来促使问题的公正解决,让社会更加和谐。笔者认为,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时记者要三思而后行,不能不负责任地有闻必录,见风就是雨。新闻舆论监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与人为善,力求达到正面的社会效果。一、新闻舆论监督见风就是雨现象新闻舆论监督既可以是媒体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也可以是媒体对社会上一切不良现象的揭露和批评。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的媒体改革大潮中,舆论监督报道秉承“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宗旨,时时刻刻聚焦社会热点,随时随地反映群众心声,其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日渐增强。舆论监督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主动干预社会生活、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仔细梳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面临的困难也很大,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新闻丰富多彩。这就决定了社会新闻要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监督作用的好坏,也反过来会对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板块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新闻要起到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必须做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舆论的民意性、报道的法理性和监督的艺术性等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调查研究、群众观点、依法监督和正面报道,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的“度”,提倡新闻舆论监督的“度”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从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上来讲,它的难度并不仅仅是记者的紧张和辛苦,而是难在对“度”的把握上,即整体的一种火候,需要在客观、公正的报道中达到预期议程设置的效果。反思近年来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个  相似文献   

12.
徐飞 《视听纵横》2003,(4):113-113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多年来似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抑恶扬善。这样的“共识”几乎把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划了等号。而笔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实质还应包括正面监督。  相似文献   

13.
林爱珺 《新闻界》2004,(2):30-3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舆论监督在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得愈正常愈充分,就愈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普遍存在题材单调、信息不灵、媒体孤军奋战以致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媒体角度出发,对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市场的拓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报业意识到,舆论监督对报业发展的重要,但更多的媒体也意识到,搞好舆论监督报道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报道轻了,如同蜻蜒点水不起作用,报道重了,触及了隐私、夸大了事实等,轻者对方找上门来,与你纠缠,影响正常办公,重者引发新闻官司。因此说,舆论监督报道把握好尺度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怎样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这里笔者想就本人近年来从事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体会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开展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善于”,即是讲策略讲手法讲艺术以求得最佳效果。用事实说话,往往胜过滔滔雄辩,是搞舆论监督的一个基本功。舆论监督报道由于其指导性、评价性、批判性强,对新闻事实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6.
魏宏伟 《记者摇篮》2005,(6):30-30,33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利器”.为党和国家所重视,被百姓们寄予厚望。人们强烈的关注着这类节目,把他们看作帮助自己实现愿望、伸张正义的载体。然而,也正是由此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替人民说话”的愿望,让记者们很容易模糊自己的身份.走人报道的误区。其中,“新闻审判”的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舆论监督类节目采编的体会,谈谈在舆论监督新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实施时,既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又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技巧,尤其要注意了解和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各新闻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对政府和社会实施新闻监督。而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有的舆论监督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进问题解决,产生了良好效果;有的却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还有的不仅没有起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媒体要做到在实践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基本遵循。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人民日报》“长江禁渔”系列报道为例,分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舆论监督报道的具体要求,提出新闻舆论监督应做到紧贴时代、服务大局、科学规范、公正有益、持续有效,旨在为舆论监督报道提供可参考的模式范例,进一步丰富舆论监督报道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媒体,纷纷改变自上而下式传播的传统定位,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其中,“新闻舆论监督”性深度报道类新闻更是显示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社会课题和弊案的揭露作用,有时能够引起官方的关注并进行调查或调整相关政策。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