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傻子     
黄红梅 《高中生》2011,(2):57-57
我忘了他的真实姓名到底叫什么,只记得大家都叫他“傻子”。 傻子没有父亲。听村里人说,傻子的父亲在傻子3岁那年外出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傻子家境一点都不好,只靠母亲的劳作来维持生活和供他上学。傻子一直相信他的父亲会回来,会带他和母亲走出大山。  相似文献   

2.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3.
妻子叫他"车夫",周围的人也都叫他"车夫"。他的车是一辆三轮和一辆轮椅车。坐在车上的,是他多病缠身的老母亲。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能走动,他就用三轮拉;后来母亲上不去三轮了,他就用轮椅推。每天,街坊四邻看着他们娘儿俩有说有笑地出门,有说有笑地回来。回来的时候,车上就多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也就是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个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小学时曾以"我的家庭"为题作文.我写出这样的警句:"一个家,没有母亲是不行的.母亲是春天.是太阳.至于有没有父亲,不很重要."作业在开家长会时展览,父亲去看了.回来向母亲描述,对自己的地位似并不在意,以后也并不努力增加自己的重要性,只顾沉浸在他的哲学世界中.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父亲     
父亲外出打工,已有两年没回家了。在这之前,他是每年年底都会回来,与我们一起过年的。记得两年前父亲出门的那天,我因为上课没去送他。回家后听母亲说他已经走了,我很愧疚,心里总觉得欠了父亲许多似的。后来,我就常对自己说,等到父亲下次再出门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要好好送送他。谁知父亲这一走,竟是两年没有回家。不过,父亲在外的两年里,经常会寄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13,(Z1):67-68
我很少会在文章中写自己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是一个从未让我感受过父爱的父亲。父亲从来不会像母亲那样温柔和蔼地说话。小时候,他总是在吃饭前大声喊我去洗手,并在一旁盯着,生怕我洗不干净;每次放学回来,又总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口气叫我喝水。那时的我,对这些是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为了别人活着,才有意义. --摘自"傻子"日记 同学们叫他"傻子"."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低着头耷拉着手.可"傻子"常在心里自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相似文献   

8.
1:45     
父亲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从12点45开始睡到1点45,再赶到厂里去上班,每天如此。可父亲总是会睡过头,有时甚至闹钟都不管用。于是,我就要在每天1点45时负责叫醒父亲。最初的几天,我总是会忘记,害得父亲迟到。但父亲从无怪罪我的意思。渐渐地,每到1点45时,我便会叫父亲起床。父亲再也没迟到过了。然而为了及时叫醒父亲,我却不能很好地午睡。因为我若是睡得太熟了,那么我们俩就都要迟到了。父亲知道我为了叫醒他而不午睡后,他便不让我再叫他起床。父亲说,他宁愿不午睡也不耽搁我休息的时间。果然,那天中午父亲没有午睡。可母亲竭力反对。因为,繁重…  相似文献   

9.
1943年3月21日,我十八岁。这一天,我踏上了有轨电车,目的地是在任何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我要去寻找游击队。十分钟前,我的名字还叫雷蒙,但从12号线终点站下车后,我就变成了亚诺。就叫亚诺,没有姓。此刻的天气还算惬意,在我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们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父亲和母亲不知道,不久后,有人会在他们的手臂上刻上编号;母亲会在火车站的某个站台被强行与她一生中最爱的男人分开。请相信我,真正的战争和电影里的完全是两码事。我的伙伴们没有一个长着罗伯特·米彻姆那样英俊的脸。不过说到奥黛特,我真应该好好拥抱她,而不是像在电影院门口的傻子,虽然她长得一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都叫他"傻子"。"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高,面容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低着头看着脚。可"傻子"常在心里自我安慰说:反正我心灵美!  相似文献   

11.
米立 《少年文摘》2012,(9):48-53
那个夏天过完了,那一年过完了,那段岁月过完了,哥都没回来。你在有雨的夜晚会想起谁呢?而我只会想到一个人,他是我哥。哥是个傻子,他是大妈嫁给大伯时带来的。大伯五岁时突发高烧,引起小儿麻痹以致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2.
正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13.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结果很多孩子欺负他,甚至打他,迈克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  相似文献   

14.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15.
蔡锷判棋     
<正> 蔡锷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将领。少年时,他聪明过人,一年夏天,父亲和母亲在庭院里下棋,见蔡锷放学回来,父亲便叫他过来,“锷儿,我们下棋,你能断定谁输谁赢吗?”  相似文献   

16.
瓦匠     
从娶母亲的那天起,父亲就盼望着能有个胖儿子,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邻居们就和父亲打趣,唤母亲为"瓦窑",唤他为"瓦匠"。父亲每次都笑着敷衍过去,他相信母亲会给他生个儿子的。父亲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当母亲生下第三个女儿--我时,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大行动",父亲想有个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  相似文献   

17.
母亲母亲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次当着他的面和一个男人自然地走进了同一个房间,不久房间里传出了颤栗的呻吟,林醒推开门,只看见一床上下起伏的被子。林醒觉得这是他成长的开始。他开始懂得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去理解母亲。母亲,首先是一个女人。父亲父亲形象一直残缺。常因打牌回来晚了,被母亲关在门外。后来,下海去了深圳。中间阔绰过一阵子,叫林醒过去玩,给了他一张卡,让他爱买什么买什么。再后来犯了事。出来的时候又黑又瘦。听说在里面帮人看病和洗衣服,没挨什么打。常听母亲唠叨,那个人,现在还能挣一个子吃一个子,等老了怎么办?还不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个案背景学生基本情况:马某,男,12岁,小学六年级。家庭情况:父亲在装饰城当保安,早出晚归,对他的关心很少,还他父亲经常在外面喝酒,喝醉了回来就会发酒疯;母亲在一家饭店做洗碗工,工作很辛苦,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管教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9.
分寸的力量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结果很多孩子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迈克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  相似文献   

20.
"傻子"逸事     
同学们叫他"傻子"。"傻子"的模样挺丑:个头不高,面色黑瘦,小眼睛,厚嘴唇,走起路来低头耷脑。可"傻子"常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反正我心灵美!"傻子"委实"傻"得可爱。"傻子"对本班的卫生扫除实行了"三包":每天的课间,他都抢着擦黑板,早晨到校后,他总忙着拖地板,而后清理教室垃圾,乐此不疲。每周星期五下午大扫除,"傻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组长吩咐:"傻子,把窗子玻璃擦干净。""傻子"点点头,默默去完成。班长吩咐:"傻子,去清扫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