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中国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情感纠葛为叙事框架,塑造了不同的日本形象.相对于乌托邦色彩浓厚的女性形象,作为集体想象物的男性形象具有更多的意识态性.这些形象在言说他者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反观作为弱国子民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段水红 《科教文汇》2007,(4S):182-182,187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中国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情感纠葛为叙事框架,塑造了不同的日本形象。相对于鸟托邦色彩浓厚的女性形象,作为集体想象物的男性形象具有更多的意识态性。这些形象在言说他者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反观作为弱国子民的自我。  相似文献   

3.
黄婵娟 《科教文汇》2008,(34):252-252
主要从第一、第二人称的内聚焦叙事视角来解读郁达夫的小说,阐明郁达夫小说的叙事特色,从而说明郁达夫在文体上的自觉实践和革新。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他的悲剧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勇敢,具有叛逆的精神,凸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最终都却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入侵的维多利亚时期,作为一个目光敏锐的作家,哈代将这种悲剧性的社会现象,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格的悲剧全部折射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上。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篇小说中感人的故事情节、恰当的视角选择、巧妙的结构安排,发人深省的底层现实……都是其成功之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遭遇不幸的时候,而小说中所讲述的不幸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带着勇气,不断努力的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6.
金子靖 《科教文汇》2007,(12S):168-168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篇小说中感人的故事情节、恰当的视角选择、巧妙的结构安排,发人深省的底层现实……都是其成功之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遭遇不幸的时候,而小说中所讲述的不幸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带着勇气,不断努力的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7.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在王熙凤人物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  贾德江 《科教文汇》2009,(6):251-251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吸血鬼小说的出现,人们对吸血鬼小说中吸血鬼的研究也随之增加,这些吸血鬼小说在完善吸血鬼形象的同时也丰富着吸血鬼文化。其中有三部经典的小说可以堪称为吸血鬼小说中的里程碑,即《德拉库拉》,《夜访吸血鬼》和《暮光之城》。事实上有许多论文和文章已经分别对这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做了研究,但是鲜有文章将这三部小说主人公放到一起做比较分析研究。因此,本论文运用文本比较的方法,将这三部经典小说的主人公形象放到一起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三部吸血鬼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更加地趋于人性化,这种演变反映了人们对吸血鬼这一超自然事物态度的转变。而吸血鬼形象的人性化在逐渐改变着更多人态度的同时也丰富着吸血鬼文化。通过此分析,希望人们能对这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一个简洁清晰的了解,同时能对吸血鬼小说和吸血鬼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小说教学中,"教"与"学"都存在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研究小说教学问题,必须注意阅读客体与主体的特点,要解决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小说教学中的导读.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三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即整体阌读感知全文;研读问题讨论分析理解;精读再现形象评价表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贤亮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风格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又都与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家心中深藏的女性情结--性爱情结和母爱情结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周文超  王玮 《科教文汇》2009,(6):231-231
《废都》中主人公庄之蝶的形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记叙了他在20世纪末时代变革中精神和生活的迷惘、挣扎、奋斗,和最终的失败与堕落。他的悲剧性的一生概括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文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着重从庄之蝶病态精神产生的社会、个人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郝娜 《科教文汇》2007,(11X):187-187
张贤亮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各具风格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又都与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作家心中深藏的女性情结——性爱情结和母爱情结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废都》中主人公庄之蝶的形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记叙了他在20世纪末时代变革中精神和生活的迷惘、挣扎、奋斗,和最终的失败与堕落。他的悲剧性的一生概括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文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着重从庄之蝶病态精神产生的社会、个人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小说观的分析,阐述了士人对小说的态度。同时,通过对古代小说特别是《歧路灯》中士人形象的分析,论述了小说文体的发展为士人形象地展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士人从而得到了更全面、真实地表现。  相似文献   

18.
鲁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以小说的形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在具体的形象创造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鲁迅的小说在形象创造中蕴藏着为同类小说所没有的向历史控诉的深度,成为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同时也艺术地展示了中国现代小说从开端不断地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才峥 《科教文汇》2008,(3):157-157
月老最早出现于唐人小说《定婚店》中,后来逐渐与红娘成为家喻户晓的媒人形象。月下老人这一形象在唐代小说中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唐人的姻缘命定观念,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中的媒妁传统。同时,从文学形式自身的发展来看亦是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重视人物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者,因此他对于俄罗斯的文学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普希金不仅仅在诗歌方面具有一定的建树,同时在小说领域也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我们从普希金的许多小说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他对于女性的情感,在其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刻画出了十分具有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魅力。本文主要就《上尉的女儿》中的自由女性形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