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永恒动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高校,无论搞科研还是搞教学都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从事教学工作尤其应这样。改革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永恒动力,创新教学是实现教学创新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个称职的大学教师,除了应敬业爱业、精心教书育人外,还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如果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照着已有的计划、大纲、教材讲好一门课或几门课,而没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和创造性工作,恐怕至多是个好“教书匠”,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创新教学,我的体会是,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二要有创新能力,这两方面合起来,又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有思想、勤实…  相似文献   

2.
有针对性地讲好西方经济学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经济学这门课就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高等学校财经类各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的内容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但是,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好学”,有些学生甚至害怕这门课。这门课的考试不及格率可能是财经类专业基础课中最高的。同学们对这门课真是“又爱又怕”。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把这门课“不好学”的原因概括为四个字,这就是“多”、“难”、“生”、“远”。所谓“多”,是指这门课的内容多。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一般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主要经济学流派。这三部分内容加起来…  相似文献   

3.
泛读课是师专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并扩大知识面.”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泛读课可以用来巩固精读课学过的英语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等.我从事英语泛读课教学已多年,现就如何上好这门课、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谈谈我的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4.
《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教学了。以往在让学生弄懂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知识点耐,由于学生半天悟不出来,我就直接用了讲解法,而今年我选择了静静地等待。  相似文献   

5.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教学实践证明,扣“眼”解文可以收到一石三鸟之效。五年制第八册(?)8课《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教材,可以在布置预习的基础上扣“眼”教学。我们由分析题意可知,“草船借箭”即用草船去借箭,关键是“借”,这是题眼,扣住“借”来教学,便能够自然地带出人物,弄清事件,理解联系,讲解课文也就省时省力了。首先,由题眼“借”带出人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上好这门课,对于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这门课在很多学校得到重视。但据了解,也有没把它作为一门“课”来上的,使之成了拼拼凑凑、马马虎虎的“机动课”、“搭头课”。我认为,要真正把这门课作为重要课程来上,首要问题是要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的“双反”运动中,我班同学为了改进马列主义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对过去一年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本文试图就这些意见作初步的综合与整理,其目的是供领导上与老师们在讨论改进教学工作时的参考。应当肯定,一年来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是有成绩的,尤其是第二学期,工作上是有很大改进的,在帮助同学们理解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方面是做了一些努力,得到了一些收获,对于老师们一年来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十一分感激的。但是同样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年中,这门课的教学工作也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是对党的“学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如何改革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园满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我以为在当前开展的教学改革中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讨论。 (一) “六书”是《古代汉语》中的一项内容。讲述“六书”,按照传统的教法,把许慎的“六书”含义逐一分析讲述,阐明我国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但如何与现代汉语挂起钩来,那就得说清楚当今汉字与“六  相似文献   

10.
导入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入境始与亲”,我想导入课的作用可以用“入境”和“亲”来概括。一上课,教师就要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知识情境中去。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到亲切、有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激起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上好导入课,首先要有新异性。一上课能否把学生的心抓住,这要看教师能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  相似文献   

11.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他精湛的教学技术、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课堂上表现出的敏锐的思维能力,让我们深深折服. 片段一 师:仔细、认真地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你会用哪个词?书上的、自己想的都可以. 生:我用“劳苦”这个词来概括,我认为总理的这一夜是劳苦的一夜. 生:我想用“简朴”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 师:总理吃的食物非常简单,你认为他很简朴. 生:我用“伟大”这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智慧     
郜书萍 《山东教育》2011,(12):24-25
“一石三鸟”学古诗 这节课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我利用简洁的粉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了山峰和山岭,很容易就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内容。当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涵的哲理时,霍达用了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概括,接着史振举了下棋与观棋的例子,说下棋的两个人往往是“当局者迷”,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理论的特点是严谨、深刻,有前后一致的逻辑结构体系。学生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将来有什么用”?这实际上是对理论学习的迷茫和疑问。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把通货紧缩、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分析,显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案例教学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4.
巩固儿童所学的字词,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关键。我们提出巩固字词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同志们共同研究。教学生字时应做好字形的区别工作。对于字形来说,儿童在记忆生字时,往往不能对生字的微小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只记住了字词的大概轮廓。因此书写时,形近字常常彼此混淆,写错部位。如我们在城关镇和平街小学两个一年级班级的检查中发现学生把“衔”字写成“街“或“(?)”,“梁”写成“(?)”,“粘”写成“ (?)”。这说明教学时,必须认真领导儿童分析字形和观察字的结构,但分析时必  相似文献   

15.
舒燕 《江西教育》2011,(5):40-41
前不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潘小明执教的“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一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老子的这句话来概括潘老师这堂课的特色,我觉得是最恰当不过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比较、分析、质疑等方法,反复让学生实践,探究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孙玉明 《文教资料》2005,(24):80-81
《机械基础》是一门研究力学知识、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构与零件、液压传动等综合性知识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内容多而杂,系统性较差,叙述性的内容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理论知识面要广,而且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才能搞好这门课的教学。下面是我本人讲授这门课的一点体会:一、抽象教学与形象教学相结合我在讲溢流阀的恒压作用时,个别学生不理解,提出了疑问:“溢流阀溢流的结果,为什么不是把系统压力全部卸掉,而是调整到限定值?”对此我用向水杯注水法来解释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恒压作用:(一)向水杯注水的启示如图示,…  相似文献   

17.
李黎红 《成才之路》2012,(20):81-81
“老师,老师,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快乐呀!”这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慨。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我也感动了。虽然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但我发现孩子们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了,他们说:“老师上你的课,就像是我们在和知心大姐姐交流,好多心里的烦恼都跑了。”我知道,这是体验教学的功劳,是学生用身心感受产生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这门学科,量大面宽,内容繁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化繁为简,化面为点,用“浓缩”的方法对史实进行高度概括,以便使学生抓住重点学好这门课。下面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月相一课主要研究的是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形成。根据这课的特点,我们一般应按照逻辑推理课的教学步骤来教,即:“明确事实——分析推理——归纳概括——验证结论。”教学中要能按这几个步骤把本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我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卡尔曹夫曾说,“与其说是复习课,不如说是概括课:它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所研究过的东西”(“小学历史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220页)。这就是说,复习课不仅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下面,我想就自己对“古代罗马”这一编的课堂复习谈一下我的体会,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古代罗马”这一编,在教学大纲(草案)和教学参考书中都给我们明确地指出,它在世界古代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