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 ,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 ,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2.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3.
欧洲新移民小说中的历史叙事主要包括对文革的反思、对历史文本的戏拟和重构以及以个体经验改写历史的尝试。这一叙事或从个人化和日常化的经验视角,或以消解的反讽的叙事立场,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怀疑、颠覆和解构。它与中国大陆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叙事构成了一种承续、互补和呼应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这个叙事策略,具体体现在小说的环形结构的安排、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交替使用和叙事距离的控制。反讽策略的成功使用更加深了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文学史的编撰在新时期一直呈繁荣的局面。吴培显先生的《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另辟新径,从叙事话语范式视角对中国当代小说史进行新的梳理。它联系中国当代文坛内外因素,集中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的各种叙事现象,突出了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小说史进行了“另类”书写。本文粗浅分析该书的著述特色,阐述其在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研究中具有的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反讽是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反讽叙事主要体现在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性格反讽三个方面,同时又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刘震云表面采取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实质暗含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并对其笔下的"小人物""官人"形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而这与他平民的创作视角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用反讽的视角阅读当代小说,寻求与作者和作品的情感与意识的交流,从而形成共鸣,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迟子建创作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运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两个相邻家庭的艰辛生活,反映了两对夫妇情感世界的曲折变化,给读者以一种巨大的思想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题名"福翩翩",既是对它的主要故事情节的概括,也是对其中一个典型画面的形象描绘.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1):152-156
21世纪以来知青叙事中,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再现了"城乡非婚"的身份背影与心影留存。从"城乡通婚"到"城乡非婚",剧中主要人物角色的先赋性身份在场,结构化、空间化、符号化解析了"城乡配"心理与身份归属机制。基于城市视角在场,"城乡配"的"合—分"叙事中,前者为"涉农"婚姻浪漫主义书写,后者为现实主义反讽叙事。源于"出身原罪"身份前置,"崇城鄙乡"心态遗存,既是制度性的身份反讽,亦是败退式的创伤自愈。基于历史后视角,"城乡配"建构了身份区隔与身份和解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深远,吕新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其小说创作不论是家族兴衰的故事模式、痛苦受难的主题、预言与反讽手法的运用,还是多声部的叙述方式、"畸零人"的特殊视角以及阴暗诡秘的语言氛围,甚至于个人所处的文学史境遇,都能够清晰地发现福克纳对其写作立场和叙事风格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红高粱》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同时运用复调和反讽等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小说。《红高粱》电影是对小说的改编,在叙事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电影在叙事视角和画外音以及视听画面上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富有生命张力的艺术世界。小说和电影以各自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1.
用反讽的视角阅读当代小说,寻求与作者和作品的情感与意识的交流,从而形成共鸣,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迟子建创作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运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两个相邻家庭的艰辛生活,反映了两对夫妇情感世界的曲折变化,给读者以一种巨大的思想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的题名“福翩翩”,既是对它的主要故事情节的概括,也是对其中一个典型画面的形象描绘。  相似文献   

12.
从《无名的裘德》文本出发,运用现代叙事学中的视点理论解读《无名的裘德》中多元叙事视角的运用,主要包括作者叙述、以小说中的人物为叙述者的人物叙述、以旁观者为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或称戏剧视角三种模式的交替运用。多元叙事视角的使用,颠覆了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常规,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反讽效果和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复调效果,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唐迎春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2):23-25,30
毕飞宇《玉米》系列在叙事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其在叙事视角上独特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的运用,同时又暗含着“我”的在场使作者在叙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在情节的设置上,独特的情节让人物的性格凸显;在语言运用上,民间土语、反讽、戏拟的运用让整个文本精致传神。这三个方面是《玉米》系列在叙事艺术运用上的三个突出点。  相似文献   

14.
反讽:现代小说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小说区别于古代小说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叙事方式的改变。其中,反讽叙事,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在反讽叙事文本中,作者运用设置超叙述层、启用不可信叙述者、以及隐含作者与叙述者演双簧等表现手法,使故事表层叙述与深层内涵构成强烈的反讽,有效地扩张了文本的意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这是一般叙事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式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丰乳肥臀》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但该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叙事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将多种叙事方式相结合,如反讽叙事、复调叙事、宏大叙事和狂欢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时的历史进行描写,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同时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叙述视角"是理解小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与内容的表达,也关系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情况。运用叙事理论与具体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现代市镇小说的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视角进行深入的探讨,叙述视角不仅具有结构功能,更具有意义内涵;不仅是形式的表达,更是内容的呈现。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家对叙事视角的探索与运用,呈现了文本形式和故事内容相互依存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审美敏感。  相似文献   

18.
《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叙述的角度和手法来表现文章的意义。本文从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事方式、女性主义叙事视角、隐喻的叙事技巧和反讽的叙事技巧四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叙事美学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展示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鹿鼎记》不同于作者以往的武侠小说,呈现和建构了一个"非武侠"的世界。作者使用宏大叙事与大话文学的内在张力,体现对政治/权威的反讽,并通过"非武非侠"对经典"武侠"叙事的消解,体现对正统文化的解构,呈现出狂欢化叙事与文本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叙事性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成功运用叙事反讽艺术,通过绝望/希望、绝情/温情、道德/艺术等悖论元素形成了强大的叙事张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艺术而生"之艺术精神的无比崇尚。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文本,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透视作者隐藏于文本深处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