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消费主义倾向的提升,一个以娱乐传媒兴盛为代表的消费时代到来了。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放松压力、释放自我的有效方式,深得观众的喜爱,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繁荣的背后所隐含的历史背景、社会原因、现实意义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商业社会中,电视文化和消费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人们的消费行为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塑造,而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消费文化的支持.本文从植入广告、服饰、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对电视节目中的消费主义文化进行解析,引导受众正确面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袭,更理性的面对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3.
孙瑛 《新闻界》2014,(1):28-31
在当前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明星成为重要的元素,并以一种跨界和流动的形象重构和再生产来完成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提供给大众更多的娱乐。本文主要研究的正是在当前中国消费文化语境中电视综艺节目里明星形成重构与再生产,从三个面向来论述明星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劳动体现。  相似文献   

4.
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在消费主义的扩散过程中,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消费主义的推行者、构建者和同谋者,电视财经节目作为反映经济生活的一种直观形式,受消费主义模式影响尤为深刻。本文试从电视对消费的影响以及消费对电视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在消费主义的扩散过程中,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消费主义的推行者、构建者和同谋者,电视财经节目作为反映经济生活的一种直观形式,受消费主义模式影响尤为深刻。本文试从电视对消费的影响以及消费对电视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在消费主义的扩散过程中,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消费主义的推行者、构建者和同谋者,电视财经节目作为反映经济生活的一种直观形式,受消费主义模式影响尤为深刻。本文试从电视对消费的影响以及消费对电视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朱述超 《东南传播》2010,(10):34-36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渡需要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升与引导,更需要电视分级制等长效监管机制对综艺节目低俗化倾向进行有法可依的强有力干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狂欢化与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自春晚开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广场式的狂欢化娱乐释缓了中国观众背负的政治、传统道德压力,以娱乐的方式完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个体、公众的建构.当下具有后现代特征、有广泛参与性的综艺节目构造了一个有民主性质的文化公共空间,但在消费主义挟持下,娱乐受众到民主公众、娱乐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到公共领域的过渡并非必然.这种过...  相似文献   

9.
胡亚婷 《新闻窗》2009,(3):104-105
电视媒介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通过消费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体系和行为实践。受这种价值观支配的人看来,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而是彰显地位、权利、荣誉,确证社会身份、取得社会认同的手段。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进入生产相对过剩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消费主义在中国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麦剑芬 《青年记者》2017,(24):90-91
目前,文化产业本身的供给侧存在着“供需错位”结构型失衡问题,阻碍了其发展.以文化产品和生产供给端为突破口进行调整,能提供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具体到电视文化产品上的体现是,现阶段的电视荧屏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风潮下涌现大量同质化、泛娱乐化严重的综艺节目.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①《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改变电视文化萎缩的尝试性努力.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期.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形成,消费市场和消费社会也悄然出现.目前,这股消费主义思潮还在继续延伸和发展,青春偶像电视剧作为电视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为消费社会提供了很大的平台.一方面,偶像电视剧以自身的特点为观众提供娱乐消费产品,另一方面,偶像电视剧本身包含广告、消费方式以及消费意识的无孔不入的渗透给观众.观众在消费文化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在消费产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薛洁 《青年记者》2016,(6):30-31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电视娱乐文化中由“娱乐”“消费”等关键词构成的当代电视文化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消费文化语境里的电视娱乐风潮 大众文化伴随消费主义的浪潮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娱乐的风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数量井喷,玩游戏、做任务、谈恋爱、宿军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广泛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像化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美感的需求,以及消费社会商品价值的符号化追求,共同为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搭建了舞台。尤其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之下,视觉文化往往打着审美的旗号,以追逐商业利益为目的,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大肆宣传。而以视觉传播为主的电视文化在构建消费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成为最主流的文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21,(23):8-8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视晚会"开始,我国内地的综艺节目逐渐发展起来,不同类型的优秀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带来阵阵新风;互联网普及后,网络综艺的加入搅动新的发展格局,激发了电视艺术互联网化的新理念。但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综艺节目的泛娱乐化、资本化、消费化、饭圈化等不良倾向越来越显露。当前,重新认识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功能,更好地平衡节目中娱乐与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关系,引领综艺节目新风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石丹 《传媒》2018,(9):41-42
近几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数量全面爆发,传媒领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唱衰电视"的大背景下,2017年中国电视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做了强有力的回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同步发力,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制作无论在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骄人成绩,制作出了一批具有"综艺+"模式的优秀节目,并且在慢综艺、文化类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承担起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视角下,梳理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脉络,并分析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在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播与引导过程中的文化转向,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得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呈现出繁盛的现象,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然而当前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存在着同质化以及国外引进的现象,使得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原创性,不利于电视综艺节目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现状着手,探究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蒋晓平  房澄 《视听界》2004,(4):45-47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本土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它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民众基本人性之中,代表了一种正面、客观、积极地反映并弘扬社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人伦及基本人性中真、善、美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大众生活、关怀大众心灵的电视综艺节目,满足了社会转型期民众的内在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体现的真实电视原则和民众性特征为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预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5)
电视文化的娱乐转向虽然饱受诟病,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仅仅将电视文化的娱乐转向现象归之为,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或品味的低下,未免太过简单,因此也难以实施真正有效的监管。电视文化的娱乐转向是复杂社会现象的荧屏表征,它既与市场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后的消费主义思潮盛行相关,亦与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媒体的兴盛相关。放任消费主义思潮通过收视率和与之绑定的薪酬机制来影响电视文化,从而在受众那里制造虚假的消费欲望和精神满足是不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20.
佘世红 《中国出版》2012,(18):43-45
消费社会是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主体更多元、生产的内容更多和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生产表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消解了传媒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却逆向刺激传媒的公共性,促使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