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入式广告是区别于传统广告的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广泛地出现在我国的电视剧中。但当前植入式广告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存在植入手法生硬、受众排斥感复现等问题。本文以广告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分析植入式广告的创新形式、传播效果、存在的问题与局限等,为新媒体背景下国内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出现第一批节目制作公司,电台电视台以广告置换或现金购买等方式选择其节目.虽然发展了20年,但在业内有关制播分离的概念和实质还存在很多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前,反映上世纪30年代初我党在上海隐蔽战线斗争的惊险故事片<华捕007>上映,吸引了无数观众,许多城市的街头和广场也相应出现巨幅电影广告.  相似文献   

4.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于上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主张把企业的一切营销与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包装、产品开发等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公共交通月票于1996年1月1日停止使用。还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班族们几乎都持有一张公交月票,上车后向售票员招呼一声“月票”,并随手扬一下,是一件很自豪的事。至于公共交通月票何时在上海出现,兴旺于什么年代,又为何停止使用,知道的人也许不会太多,且听我从头道来。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播放的一条“别挤了”广告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公益广告的发展经过了萌芽诞生、逐步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如今又朝着创新突破领域迈进.对比其他广告而言,公益广告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性和传播性.  相似文献   

7.
手机广告——移动中的互动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苏宝华 《新闻界》2007,(5):147-148
本文以手机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手机传播特点的对比分析和对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手机广告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手机在广告传播中具有的“移动中的互动交流“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最符合手机传播特点的广告类型即无线网络广告和无线位置定位广告,并运用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揭示了移动中的互动手机广告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长期。首先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引起了广告业的突飞猛进,形成了多元化的广告产业结构,国有广告、合资广告发展良好,大量小型广告公司纷纷出现,形成一个高度发展、高度开放、高度竞争的市场态势。  相似文献   

9.
伏特加的城市系列广告早已超过了商业化的性质,在审美观念上已成为艺术品。本文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阐释绝对伏特加城市系列广告,从文字、色彩、构图等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了绝对伏特加城市广告系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成功的视觉传播的前提——成功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汪波  崔薇 《新闻知识》2002,(10):30-32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自上世纪30年代形成以来,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现代营销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更加密切。由于新闻媒体瞬间可以将广告信息传遍全世界,因此,企业在营销传播的媒体选择上,将更加注重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在全球营销的情况下,企业形象、营销信息通过新闻媒体能够高速扩展与传播,加快营销的节奏。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四川成都,重庆等城市,青年男女相互交往不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趋向开放,并不同程度获得婚姻自主权,新式婚制及文明婚礼从而得到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玢 《青年记者》2016,(32):74-75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一个城市形象传播特别是社会公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巨大的潜在广告客户群体,使得公共交通媒体必将成为重要的公共媒体,为重新塑造或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提供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创意理念的变迁好的广告需要好的创意。然而,习惯了用“简单的信息告白 艺术装饰“方式进行广告传播的中国广告人,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才正式运用“创意策略“进行广告制作,中国的广告业这才告别了“说教式“风格,出现了加强传播技巧、运用创意策略提高传播力的创作转向。①  相似文献   

15.
肖灿  王芝韵 《今传媒》2016,(3):66-67
目前,体验式广告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国的地铁中.在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中,人们时常能看到体验式广告的身影.它凭借广告载体多样,传播价值较高;文化价值突出,贴近民众生活;以及具有较好的消费引导功能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商家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但也遇到了品牌层次分散杂糅、泛化传播效果不佳、创意互动仍显不足等瓶颈.建议品牌广告进行系列化投放、泛化传播与精准传播相结合、适时准确的通感刺激,真正让南京地铁体验式广告成为其它城市学习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末以后,随着省级卫视和央视各频道的相继落地,区域电视市场进入多主体竞争时代,地方电视台在垄断状况下自然增长的好日子不再.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上海,电视市场的角逐也日渐激烈,不断出现新的节目形态和传播手段,上海本地电视节目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所下滑.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线城市的党报集团,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制改革、集团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报业市场的发展空间基本达到极限.近年新媒体崛起,快速侵占报业的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党报集团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8.
手机报广告阅读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收入是手机报的主要盈利来源.手机屏幕较小,提高广告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广告的传播效果,成为手机报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受众阅读行为的角度,应用眼动实验技术和均匀设计方法,依据读者阅读手机报广告的眼球运动轨迹、主视区域、注视时间、第一注视时间等生理反应数据,分析了手机报广告的色调、面积、位置、显示方式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注视时间、第一注视时间关于广告色调、位置、面积、显示方式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得出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重装备、新科技的朝阳行业,其自身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高投入;而投入的来源,则又主要依赖于其自身的广告创收。自上世纪90年代始,借助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各级的高度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城市广播  相似文献   

20.
商业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不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文化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商业广告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广告的重要性,以致出现了传播违背道德规范、违反相关广告法规等不良影响的虚假广告,危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广告制作方、媒体刊播方还是公司企业方在广告活动中都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广告的文化传播作用,让广告在传递商品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