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恐龙复活记     
“天哪!”一个博物馆管理员突然尖叫起来。原来,一具没有生命的恐龙化石居然复活了! 这具恐龙化石是个30多米高的庞然大物,而且是侏罗纪时代称霸一时的食肉类霸王龙。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07,32(2):76-79
[古生物]我国宁夏灵武市出土七具属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恐龙化石据2006年8月29日《新民晚报》消息,自去年开始发掘以来,宁夏灵武市宁东镇南磁湾“灵武恐龙化石遗迹”所在地共出土了7具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证实,这是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的分支叉背恐龙  相似文献   

3.
刘国梁 《少年科学》2007,(12):70-74
让已灭绝的恐龙复活,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人的愿望。恐龙蛋的化石已经发现了不少,可惜已经石化,不可能用它孵化出龙宝宝来。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叫恐龙重生了?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26日,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在距离新疆奇台县370公里的恐龙沟,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具新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这块恐龙化石的脖子长达15米,专家以此推算,这条恐龙总长应该在35米以上,超过了1987年在恐龙沟出土的26米长的中加马门溪龙,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合作考察队在距离这块恐龙化石100多米的山上,发现了多块恐龙化石,其中有一块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根据这块化石颈肋长1.4米推断,这条恐龙身长约30米、高约10米、重约50吨。当时,这条恐龙被确定为亚洲第一大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它现藏于北京自…  相似文献   

5.
恐龙化石是恐龙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遗产".   恐龙化石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骨骼化石.与恐龙的骨骼化石相比,它的脚印化石可就少多了.不过,在世界上还是发现了不少.对我们认识恐龙而言,脚印化石自有它的独特意义,那是骨骼化石所代替不了的.   ……  相似文献   

6.
出了恐龙博物馆,我们就去玩“穿越侏罗纪”。本来我以为里面也只是一些恐龙化石,没想到,一到入口处,就听到恐龙的嚎叫声,真让人毛骨悚然。我们坐上小船,穿上雨衣,系上安全带就出发  相似文献   

7.
徐燕 《大学生》2022,(2):80-8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里有9具恐龙化石、3件恐龙足迹化石。在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是黑龙江省的嘉萌县龙骨山,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这条"龙"是—类大型的鸭嘴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该恐龙属素食性恐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愿望     
正几千年前,一缕神光照射到了一具象牙化石和一具恐龙化石上,让他们有了十分钟的生命。这两位在地下沉寂了五百年的好朋友,将会说些什么呢?“哎,象牙,我觉得我们很可怜,只能在地下沉睡。”恐龙化石无精打采地说。“唉,对呀,每天都受人类的踩踏,在这种黑暗中生活。”象牙唉声  相似文献   

9.
8月26日,宁夏灵武磁窑堡镇,在与毛乌素沙地相距不过百米的南磁湾山梁上,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正在这里进行的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获得了"国宝级"发现--科考队员们发掘出一具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附带22颗排列整齐的牙齿,为我国百年恐龙发掘史上所罕见,并且被证实为一个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龙化石。  相似文献   

10.
8月26日,新疆奇台县恐龙沟,这个曾被称为恐龙家乡的地方,又一次成了世界的焦点,“亚洲第一龙”在这里隆重登场,引来了世界羡慕的目光。央视科教频道直播了新疆、宁夏的恐龙化石发掘过程,数亿观众通过荧屏目睹了挖掘实况。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一次直播恐龙的发掘现场。泡泡龙不仅去发掘现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还为许多恐龙的粉丝准备了有关恐龙的资料,快来看看吧。8月26日,震惊世界的三大发现第一大发现:脖子最长的恐龙新疆恐龙考古专家确认,当天在新疆奇台县恐龙沟挖出的这具恐龙化石为马门溪龙,经测量,其体长达35米,仅脖子就长15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8,(12):70-70
据2008年6月22日《新民晚报》报道,我国云南绿丰县这个“中国恐龙原乡”的川街老长箐村,从1995年6月发现的植食、肉食恐龙大型混合“墓地”共发掘出了28具恐龙骨骼化石。目前发掘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中美科学家判断,这一地点附近八九千平方米以上的区域内,估计会有上百条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2.
[古生物 ]我国重庆发现距今 1.5亿年的大型恐龙化石群据东方网 2 0 0 3年 4月 14日消息 ,一个距今 1.5亿年的大型恐龙“墓地”在重庆北碚同尖镇建设村被发现。发掘恐龙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共发现了 5 0 0~ 6 0 0块化石 ,属于3~ 4具恐龙的遗骸。 2 0世纪 80年代初 ,曾在同一地点发掘到 3具大型蜥脚类素食恐龙的少量骸骨 ,当时只对出露的化石进行了发掘。这次发现的化石的出土地点距 2 0年前化石出土处最近的仅数米 ,所以专家估计两次发掘到的化石可能都属于 3~ 4具恐龙的遗骸。重庆北碚三溪口———合川碳坝一带是国际公认的中生代标准…  相似文献   

13.
·恐龙与化石· 化石采集 恐龙化石一般在一些山区或干旱、沙漠地区,所以采集化石的工作就成了一种很艰苦的工作。最常见的采集恐龙化石的方法是把化石周围刨出一个深槽,然后用木板将化石框好,化石和木板周围的空隙用石膏充填,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化石,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木板框与化石固定住。最后把一块化石和周围的岩石一起装在木箱里,这就是古生物学家常用的套箱法。采集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化石的完整,对暴露出来的恐龙骨骼要尽可能进行绘图、摄影。化石运到博物馆后,专  相似文献   

14.
超级模仿秀     
反恐精英仿林俊杰JJ《第二天堂》人们在这里过得很美满幸福但他们却不知地球将被制服灭亡的恐龙将再二次的复活下一秋就报复杀气粉碎了人们的幸福美梦重复恶梦没有人问为什么全人类准备逃亡另一个星球不会再重返地球我目睹的一切巳全部存入另一个世界是恐龙的残缺还是我们巳被忽略反恐龙的精英重新回到这一个世界勇敢的站出来不怕受伤恐龙下一秒灭绝反恐龙的精英重新回到这一个世界就算恐龙灭绝依是彷徨黑暗降临把恐龙死亡变洒脱光明重新结束这一个死亡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发现了死前刚吸过恐龙血的昆虫的化石。而恐龙的血液里含有大量的DNA——生命的密码——科学家利用这些极小的分子使恐龙复活。这不可能真的发生,原因之一是,DNA非常脆弱。恐龙这种巨大的爬行动物从地球上灭绝了6500万年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10,(12):29-29
据魔仙姐姐小蓝说,身形庞大的恐龙只要走出这个迷宫,就可以复活了。小星星们想不想看看复活了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啊?那就赶紧来帮助恐龙走出这个迷宫吧。  相似文献   

17.
似鸸鹋龙     
斐尔 《小学时代》2011,(Z2):38-43
恐龙时代距今太远了,我们只能摸摸它们的化石,想象它们威武的体型。不过有的恐龙和现在的鸟类相似,比如似鸵龙和鸵鸟、似鸸鹋龙和鸸鹋,我们可以从现存的鸵鸟和鸸鹋身上看到灭绝恐龙的踪影。似鸸鹋龙是似鸟龙的一种,有长长的脖子,大大的眼睛,鸟嘴似的嘴巴。由于没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唯一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超快的速度。跑得特别快也是本领,大多数肉食恐龙都追不上它,也就很难成为别人的猎物,但如果被堵住去路,比它体型小的恐龙也能吃了它。现在,让似鸸鹋龙在你的手中复活吧,这是让恐龙"重生"的最简单方式啦!  相似文献   

18.
恐龙猎人     
《小学时代》2011,(1):64-71
距今6500万年前,地球上生机盎然。恐龙和其他许多动物一起徜徉在古代北美西部的水道岸边。 恐龙已经在我们的梦想、学校、博物馆和电影院里复活了。过去10年来,世界各地的化石新发现简直像排山倒海一般地涌现。  相似文献   

19.
<正>在西班牙境内,古生物学家在海滨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碎片和恐龙蛋化石,这些化石历史悠久,来自距今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由于化石太丰富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底有多少。马德里自治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桑兹教授考察了这一地区一块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古海岸的化石,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恐龙筑巢地。这样大规模的恐龙筑巢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通过研究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4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的支持,但鸟类最早如何开始飞行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