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6,(4):38-38
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去年8月8日,一个女青年被“麦莎”卷入海中,河南民工魏青刚舍己救人,三次跳下巨浪翻天的大海中搏斗了40分钟。3天后,人们才知道了英雄魏青刚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6,(4)
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去年8月8日,一个女青年被“麦莎”卷入海中,河南民工魏青刚舍己救人,三次跳下巨浪翻天的大海中搏斗了40分钟。3天后,人们才知道了英雄魏青刚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一次看潮的时候,一位女青年不慎落水。当时海潮卷起五六米高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女青年随时都可能被浪涛摔在海边的水泥防护堤上,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群众惊慌、警察焦急的时刻,一个男子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主动向警察请示下水救人。其实在这之前,男青年也从没有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下过水。他穿好救生服,毫不犹豫地跳进那冰冷无情的浪涛中,可是过了半个小时,他还没能救起那女青年。几名警察齐心协力,把他从大浪中拉上了岸,靠在岸边休息。突然,又一个巨浪打来,只看到那个女青年重重地被抛起。此时这位男青年又一次跳入了潮水中,他奋力地扑水,…  相似文献   

4.
魏青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一个个真实的人和动人的事,及其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让无数的观众记忆犹新。而主持人在颁奖晚会上宣读的颁奖词,不仅对获奖者作出了准确的评价,更是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升华了获奖者高尚的人格,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些颁奖词:1.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  相似文献   

6.
如何做好活动与探索题呢?下面笔者就以200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14题为例,谈一下活动与探索题的解题思路。材料一:2005年8月8日,台风“麦莎”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材料二:面对父亲患病、母亲出走的困境,12年来,洪战辉一边抚养年幼的妹妹,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和自己的学业,用单薄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据悉,你校准备进行一次“学英雄事迹,树时代新风”的问卷调查,以下相关内容请你完成:(1)…  相似文献   

7.
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中,有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有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有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有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有  相似文献   

8.
英雄的角色     
那一年,30岁的民工魏青刚成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获奖者中,魏青刚其貌不扬,走上舞台乐呵呵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材略显瘦弱,一点也不"英雄". 屏幕上开始回放他的英雄事迹,是事发时一位摄影记者恰好抓拍下来的. 当日七级大风"麦莎"肆虐岛城,有位女子不慎落海,围观者甚众,包括熟悉水性的渔民,但都不敢下海,怕被浪打晕,更怕被拍到礁石上粉身碎骨!唯独他,三出三进,在波浪汹涌的激流中奋力搏斗,试图相救.40分钟后,女子被救上来了,他冻得瑟瑟发抖,拿起裤子和鞋子就走了.旁观者们纷纷感叹:"还以为是认识的人才救呢,这小伙子,真不错!" 魏青刚在传诵中成了名人.被救女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但她的家属仍然满怀感激,赶到魏青刚的工地,掏出500元,以表谢意.他惭愧地推拒了:"也没能救活……虽然我很穷,但是救人不是为了钱!"  相似文献   

9.
获奖者洪占辉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获奖者邰丽华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获奖者魏青刚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6,(3)
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丛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费俊龙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相似文献   

11.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颁奖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颁奖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黄伯云颁奖辞: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相似文献   

12.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到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落水人奄奄一息,慌乱中突然大喊:“打倒沙皇!”这还了得,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把落水的人提上岸来,送进警察局。溺水的人也因此得救。智慧像一潭碧水,也需要激发和撞击。当一个人被某种缘由逼入绝地时,智慧就会突然开花。这种现象被人称为“悬崖边上的智慧”。英国著名大画家索希尔有一次应英国女王的邀请,在皇宫里画了幅大壁画。为画这幅巨作,画家搭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脚手架。索希尔精心专注地完成了这幅巨作。…  相似文献   

13.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到了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无动于衷。落水人奄奄一息,慌乱中突然大喊:“打倒沙皇!”这还了得,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把落水的人提上岸来,送进了警察局。溺水的人也因此得救。当一个人被某种缘由逼入绝地时,智慧就会突然开花。这种现象被人称为“悬崖边上的智慧”。英国著名大画家索希尔有一次应英国女王的邀请,在皇宫里画了幅大壁画。为画这幅巨制,画家搭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脚手架。女王带领一批大臣前来观看,当时索希尔正站在脚手架上全神贯…  相似文献   

14.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到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无动于衷。落水的人奄奄一息,慌乱中突然大喊:“打倒沙皇!”这还了得,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把落水的人提上岸来,送进了警察局。溺水的人也因此得救。智慧像一潭碧水,也需要激发和撞击。当一个人被某种缘由逼入绝地时,智慧就会突然开花。这种现象被人称为“悬崖边上的智慧”。英国著名大画家索希尔有一次应英国女王的邀请,在皇宫里面画了幅大壁画。为画这幅巨作,画家搭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脚手架。索希尔精心专注地完成…  相似文献   

15.
怎样过河     
黄洋 《高中生》2014,(8):50-50
一天,安静的小河突然迎来三批要过河的人。由于这条小河很久没有人来过,所以只在岸边漂着一只无人管理的小船。这只小船很小,一次只能载两个人过河。大家相互看了看对方,发现这三批人分别是一个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孩儿,一个少年带着他的两个妹妹,一个猎人带着一条猎狗。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7,(28)
王广转老师在剑桥康河勇救落水男子的事迹,传遍英国。英国《泰晤士报》盛赞他"英雄";市长授予他当地荣誉勋章;英国丘吉尔学院语言学校校长称其救人是"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英雄的角色     
那一年,30岁的民工魏青刚成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获奖者中,魏青刚其貌不扬,走上舞台乐呵呵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材略显瘦弱,一点也不"英雄"。屏幕上开始回放他的英雄事迹,是事发时一位摄影记者恰好抓拍下来的。  相似文献   

18.
商潮和道德     
下海!下海!继1984和1987年两次经商办公司热之后,经商的第三次浪潮又汹涌而来。涛声震撼人心,弄潮儿的笑声吸引人心,成千上万的人下了海,更多的人想下海。商潮冲击着几亿人的观念,人们原有的价值观或者被大潮冲垮,或者在大潮中得到锤炼。 工商管理部门告急和“八仙过海”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行舟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硬汉桑提亚哥的形象:他在海上和成群的鲨鱼搏斗了三昼夜,最后筋疲力尽地拖着那条被群鲨咬剩的大马哈鱼的骨架回到了岸边。他留给人们的一句话掷地有声:“人,只能被消灭,却不能被打垮!”我想,人的一生是不是也像桑提亚哥那样驾驭着属于自己的小舟去完成美丽的生命之旅呢?就大多数人而言,他的一生都不可能拥有艨艟巨舰或者楼船画舫,而多半是拥有一条简朴的小舟。人们也只有在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才能锻炼成勇敢的弄潮儿。如果老是在一潭死水或涟漪轻漾中泛舟,一旦遇到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时,难免要舟毁人…  相似文献   

20.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在沙漠上栽下一片胡杨树苗,一人每隔三日,不管烈日还是飞沙都给他的树苗浇水;另一人在树苗刚栽时浇过几次水,等到树苗成活后,他就不再浇水,只是扶一下被风吹倒的树苗。过了两年,两片树苗长得都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夜,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辛勤人的树几乎全部被暴风刮倒,而悠闲人的树没有被风吹倒和吹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