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40~5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动性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鲜战争为界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经历了从明确支持台湾回归中国到公开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从“不介入”台湾问题到武力侵占中国台湾海峡的两大变动。这两大变动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台湾是否纳入美国的亚洲战略轨道 ,是否与美国的全球利益有利。美国的利益需求才是美国对台政策变动与稳定的出发点和立脚点。  相似文献   

2.
从1949年底到1950年6月,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当权者致力于“台独”活动.竭力阻止台湾落入共产党之手;当蒋介石败走台湾.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就是否帮助蒋介石占领台湾产生分歧,持否定意见的国务院暂时占了上风;当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趁机占领台湾,从此开始了用武力阻止中国领土统一的漫长时期。历史证明.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推行其全球战略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至于其内部的分歧也不过是以何种方式阻止中国统一的枝节之争。美国的这一政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中美两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美国当局应该从当年失败的历史中吸取教训.顺应历史潮流,以使中美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虽然介入但却未扩大事态,这与它的全球战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欧洲第一”的战略方针要求他们竭力维持东西两线的军事均衡;另方面盟国尤其是英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美国的对朝政策;再方面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必然会影响美国在全球战争中战胜苏联的力量。美国在对朝战争中的临阵易将与和平谈判则是其全球战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政策在1948年底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发生了几次演变,从“不急于获得承认”到“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同美国发展外交关系,再到“与苏联结盟,坚决反美”外交政策。其中,美国、苏联以及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调整对美外交政策三个重要因素,而独立自主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武装干涉。在干涉朝鲜战争的战略目标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之间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具体的政策方面,他们之间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9,(7):8-15
抗美援朝 历史回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推行侵略政策,出兵入侵朝鲜,并进一步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同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还操纵联合国通过非法决议,组成“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相似文献   

7.
在美苏冷战日酣之际,中苏同盟的形成不仅使美国分化中苏关系的目标在短期之内变得不可能。而且使美苏在亚洲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出于冷战的考虑,美国将对华政策从属于对苏战略的需要,对台政策的改变已成为必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为其转变提供了契机,美国对台政策由此发生逆转并长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痼疾所在。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封锁中国大陆来由已久,早在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就提出了"闭港"政策,开始拦截、扣押前往中国大陆的外国船只。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共、朝鲜实施武器禁运的决议,台湾的扣押行动有所收敛。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出兵朝鲜的计划失败,台湾再次大肆封锁中共。1 954年6月23日,台湾海军在公海上扣留了苏联油轮图阿普斯号,部分船员被扣押了30余年。此举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中美、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9.
我任教的是高一年级一个成绩较好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思想活跃,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对探讨问题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讲授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先给学生介绍背景: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南部的李承晚政权邀请美国出兵援助,美国杜鲁门政府于1950年6月27日宣布援助李承晚政权,以武力干涉朝鲜内部事务,并且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使朝鲜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正当我准备引导学生来分析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时,一位同学突然举手,我想他肯定有什么疑问,遂示意其站起来发言。他提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是受李承晚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而我国是受金日成政权的邀请出兵朝鲜,为什么我们讲美国是干涉朝鲜内政,是侵略者,而我国则没有干涉朝鲜内政,不是侵略者,而是保家卫国呢?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究竟合不合法?”  相似文献   

10.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美国政府便酝酿调整其对台政策,设计了种种方案,试图与国民党政权这艘“沉船”拉开距离,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但是,此时的杜鲁门政府奉行的是一套互为矛盾的对华政策,所有对台湾政策的考虑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与国民党重新结合在一起。及至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政策也最终明朗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使得中美两国更加敌对。  相似文献   

11.
徐宁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2):80-81,92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美国反共反华遏制战略的产物,是维系当时美台特殊关系的核心文件,也是对中国内政的公开干涉。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基础是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为依据,以“台湾中立化”为基准目标。该条约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即较大的弹性、长期遏制性及美国的绝对主导性。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政权退到台湾之初,美国对台奉行观望政策,一是对蒋介石态度冷战,二是军事经济援助减少甚至停止。这一时期,美国对台之所以持观望政策,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对蒋介石政权、军队、政党极端失望;二是台湾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美国认为蒋介石守不住台湾;三是美国国内对台政策有不同意见,当然,美国对台湾是不会轻易放弃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的观望时期也随之结束,美蒋关系又进入一个亲密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4月中旬举行的美台军售会议是1998年以来的第4次。这使得中美关系又一次面临考验。因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我国领导人已多次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严重关注的态度。如果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宙斯盾”驱逐舰等先进武器,将是给台湾当局发出的“错误的信息”,并告诫美国在对台政策上要“悬崖勒马”。美国对台军售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以来,美国对台军售就没闲着。据统计,1950年至1978年的28年间提供的武器价值累计有100多亿美元。别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了交,但美对台湾的军售…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两大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长期发展和日本推行“南进”政策的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前美日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和。美西战争后,美国作为胜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便开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到一战前,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20世纪的前20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日本在争夺中暂居上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从而否定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大陆政策。如日本学者高桥秀直为日本在甲午年出兵朝鲜辩解说:“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识要开战才出兵的,当时掌握日本政府主导权的伊藤博文……是试图保持和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的对朝政策发生变化,是在于日本的内政”。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之论。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朝鲜战争的一个后遗症,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美国重新插手台湾事务。这样,朝鲜战争使得中美两国走上了对峙的道路,台湾也就成了中美关系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因素是两岸长期分离的主要外部因素。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表现为政治上强化美台实质关系,外交上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军事上扩大对台军售,经济上加强双方经贸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台海现状,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应充分认识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影响也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  相似文献   

18.
谈美国朝鲜战争政策中的苏联因素尚鸿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在远东的升级。苏联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没有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订却无时不受着苏联的牵制与制约。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1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时,美苏两国为了在远东地区达成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随着其在战争中经济实力的迅速膨胀而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随着杜鲁门主义和遏制战略的出台,冷战开始。与此同时,美国还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有利时机力图实现其远东战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它对冷战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战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同时,它还为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对抗中增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20.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远东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产物,也是东、西方“冷战”在亚太区域的“热战”表现,虽然在侵朝过程中美国始终唱着主角,但是不可否认在所谓的“联合国军”的旗帜下,美国的西方盟国也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作用,其中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朝鲜战争时期的英美关系对整个战争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拟对之作一些研究和分析并求教于大家。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夕,东、西方冷战已在欧洲全面展开。英国的工党政府在二战后经过短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