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则资料中了解到,老师们批改作业常用的“√”这个符号,据说是源白英国教师的手笔。起先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准确无误时,便在作业本上写批语right(即“正确”),后来便简写成了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又演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并由此衍生出表示错误的“×”。因为这类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当学生、做老师的过程中,关于作业批改的一系列符号的演变,不禁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2.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 √”“&;#215;”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215;”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它既可以检查教学效果,又可以检验学习效率,并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案以指导学生学习.可是,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采用符号“√”“×”来评判作业的正误,采用百分制或字母ABCD来评价作业的等级.这些评价作业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李玲 《云南教育》2009,(7):30-30
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学习情况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对学生的作业用“√”或“X”进行评价是广大教师常常用的一种作业批改形式,这种形式长期以来被社会、家长和学生所认可。  相似文献   

5.
马秀华 《山东教育》2014,(10):48-48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等各方面品质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太史弓 《师道》2004,(2):15-15
“√”与“×”,可说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符号。学生时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乎是天天见,作业上、考卷上少不了“√”“×”;进入社会,要填各种表格,应付各种调查,还是少不了打“√”与“×”;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民主选举、民主测评多了,更是少不了打“√”与“×”。对此人们已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注意到,“×”虽是一种符号,代表着“错”,代表着“否”,但在观感上实在并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8.
潘孝同 《考试周刊》2009,(49):73-73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力载体,是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切实做好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工作,而掌握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就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9.
毋庸讳言,学生对政治作业的热情普遍不高。其一,政治“小六子”的地位决定了学生对政治作业的不重视;其二,作业形式的单调乏味,使学生望而生厌;再则,由于教师批改作业的马虎和简单化,大都是通过“√”或“×”的评判,然后赋予那冷冰冰的“阿拉伯数字”、模棱两可的“优良中差”或给予不负责任的“已阅”,从而使学生对政治作业热情锐减。许多学生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消极对待,敷衍了事,使政治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这个符号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写下的,表示内容正确。做学生的最熟悉了。但“√”的来历却不大为人所知。据说,它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无误,便信手写上批语“right”(英语,意为“正确”)。后来又从简写成right的第一个字母r,反正“right”是英语里尽人皆知的单词。久而久之“r”又演化为更加简单的写法,这就是“√”。其后,西学东渐,风俗交流,中国近代教育界也引进了这个既简便又明了的书写符号,正式用来表示学生作业正确无误。至  相似文献   

11.
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的传统符号是“×”、“√”,但这两种符号往往只对做题结果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而且由于一些中、差生作业中有较多的“×”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设良好的纠错环境。《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除了可以灵活运用“×”、“√”外,还可以引进语文老师作文批改中的一些符号或自己创造出一些批改符号,让批改符号既体现对学生做题是否正确的判断,同时也能向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信…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面对学生作业的时候,多数教师往往只追求学生知识层面的合理或正误,对者打“√”、错者打“×”。虽然错对符号不失为是对学生作业的一种评价,但这种单一的、没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方式越来越使学生的情感趋于麻木状态。错题较多的学生,得到的“×”越多,压力也就越大,自信心也越加缺乏,它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力求变革,谋求学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综合以上观点在面对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项莉敏 《教书育人》2001,(21):40-4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验,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攻固复习。布置作业是每一作节数学课必不可省的环节,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层次的作业。倘若教师对每一层次学生的作业都精心挑选,备课的时间会相对减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作业的精批细改也要花去教师大量的时间,限于时间和精力,许多教师只是根据解题结果打“×’或“√”。而学生对作业的错误原因也不去研究,有的学生只是随便抄一正确答案,从而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教师若对学生的作业过多的指点和纠错,将会培养学生的依附和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自觉…  相似文献   

14.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此法在评价学生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是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可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本人就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一、激励性评语,树立学生自信采用激励性语言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常以赏识的目光与心态去批阅学…  相似文献   

15.
做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而教师也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风。通常,教师惯用评判正误的“√”“×”和划分等级的“优”“良”“合格”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这样的评价冰冷死板,既不能对学生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转变这一评价方式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不仅仅是给学生的作业打上“√”或是“×”,同样重要的是需要从作业中获得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让自己在作业分析或是后续教学中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并采用百分制量分,这么做往往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王艳青 《考试周刊》2011,(62):96-97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原来最常用的是“√”“×”,右上角打上一个分数.最后写两个字“更正”。近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老师将批改程序改进为“√”“?”,右上角打上一个等级.最后写三个字“请更正”。改进后的批改作业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对学生的“动手做”较为关注,忽视了对学生“说”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基于实践性作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从说反思、说体验、说故事等方面设计数学实践性作业,可以改变传统数学作业的学习样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好玩、有趣,既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