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红英 《生活教育》2011,(14):44-45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天)在这金风送爽的秋天,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之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  相似文献   

2.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第五册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描写的是北大荒这个特殊的地域在秋天里的美丽景色。全散发着特殊的乡土气息。在作的笔下,天、地已成为童话般的世界。一次培训的机会,我走进了课堂,聆听了一位女老师的执教。  相似文献   

3.
教材解读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  相似文献   

4.
这个学期,我学到了一篇新课文,叫《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北大荒秋天丰收的美景,还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相似文献   

5.
《北大荒的秋天》(国标板小学语文第五册第5课)是一篇赞美北大荒、歌颂北大荒建设者的颂歌。课文主要从风景和物产两方面介绍了北大荒的美丽、迷人。文章思路清晰、语言优美。充满活力和朝气,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根据课文特点,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6.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第5课.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北大荒一碧如洗的天空,色彩绮丽的晚霞,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品评、感悟、欣赏呢?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第5课。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北大荒赞美与热爱之情。文章的第2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净美,一碧如洗的天空,色彩绮丽的晚霞,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品评、感悟和欣赏呢?读了林春曹老师执教、戴兴海老师评析的这段教学实录,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体会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画促读、以演促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做出合理的动作,把北大荒的原野搬到教室,使我们的课堂也热闹非凡。最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把握北大荒秋天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加强对学生的言语实践,归还语文课堂本色,是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语文实践能力训练呢?笔者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法,并积累了一些体会。下面就以《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散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天空美、小河  相似文献   

10.
教材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设计理念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以“疑”为主线,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生疑”开始,让学生的“释疑”过程在阅读中进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存疑”中延伸。2.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以“读”为载…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北大荒的秋天》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今天的北大荒是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由衷的热爱之情。根据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宜以诵读为主,通过充分的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并由此欣赏和品味作者那种简炼而又多姿多彩的表达方式。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1.布置预习…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们,秋天是个丰收而又美丽的季节,老师正好给大家带来一段写北大荒秋天丰收的片断,请看大屏幕(出示片断)。快速默读。  相似文献   

13.
正《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文章所写的景美,蕴含的情美,文字写作上更美,是一篇值得引领学生欣赏、玩味的好文章。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真切切感悟美,并从语言文字学习运用上习得、受益,实现从"学阅读"到"学作文"的华美转身呢?我思索着,尝试着,体验着。  相似文献   

14.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第5课。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北大荒一碧如洗的天空,色彩绮丽的晚霞,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品评、感悟、欣赏呢﹖笔者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下,让平面的文字变成了多彩的画面,让无声的语言变成了动听的吟诵。学生在品评词句、感悟意境、诵读欣赏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一次,教研员听我上三年级《北大荒的秋天》,抛出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些地方"后,有学生回答:"美在天空。"我正准备请另一个学生接下去回答我需要的答案"小河"还有"原野"的时候,教研员礼貌地打断了我,走到那位学生身边,微笑着说:"你回答得不错,你能把描写天空美的地方给我们读一读吗?让其他同学也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北大荒天空的美。"于是,这个学生很高兴也很大声地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他一读完,就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我校近期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教师执教的都是《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通过对比,我感到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教学理念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前后听过两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北大荒的秋天》,他们对于一个教学环节的不同处理,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师:《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是写景的,共有6个自然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全文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厚实,强调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师能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定有利于更早地进入有效教学的境界。一、返璞归真,学语习文,走语文教学朴实之路现象一几年前,初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时,我先让学生交流关于北大荒秋天的资料,接着多媒体逐个出示,最后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笔者听到的一节小学语文家常课,教学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师:同学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还记得吗?生(齐喊):记得!师:哪位同学来背一首?生1:远上寒山石径斜……师:很好,大家一齐背一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