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四○年十一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从皖东来到盐阜区,担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直到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五日奉命回延安。在近一年半时间里,少奇同志在领导苏北以至整个华中地区抗日斗争的工作中,十分关怀盐阜区的教育工作,付出了很多精力,为发展盐阜区抗日民主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少奇同志来到盐阜区时,陈毅同志、粟裕同志率领的新四军和黄克诚同志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已在盐城会师,打开了苏北的抗战局面,但整个抗日战争正处于最困难的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江南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以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年六月下旬,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和主力渡江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开辟苏中、苏北。在苏南另行成立以罗忠毅为司令、廖海涛为政委的新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第一师,辖一、二、三旅,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江南指挥部同谭震林领导的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第六师,辖十六、十八旅,谭震林任师长兼政  相似文献   

3.
第一纵队①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参谋长陈铁军司令员 粟裕副司令员叶飞参谋长 刘先胜 第二纵队②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副司令员张翼翔政治部主任刘文学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一、——。 一一一—一L——————一~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政委 谭震林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三纵队司  相似文献   

4.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和项英、叶挺、陈毅、袁国平的对话》。对话详细生动,是就新四军发展战略展开争论的"现场"再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核心内容是周恩来、陈毅、叶挺主张新四军应该东进、北上,并尽快地大发展,批评项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株守皖南的错误想法。结合党中央与项英的来往电文可知,项英即使没有明确的"三山计划",也未能完全执行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没有认识到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贻误了新四军军部向敌后转移发展的良机,应为皖南事变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项英虽然有错,但与张国焘和王明不同,不应定性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要用比兴两法,要有诗味;说律诗要讲平仄。毛主席不仅在信里指出了这些关于诗、特别是旧体诗中律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而且还具体改了一首陈毅同志的《西行》诗。毛主席虽然没有明说,我们却完全可以这样认识:这首《西行》就是表现这些特点的示范。这首《西行》是陈毅同志《六国之行》一组七首诗中的第一首。这七首诗,是陈毅同志一九六三年十、十一月间率领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国访问时所写。其中第一首是写乘飞机启程,底下六首,依次写访问或经过阿尔及利亚、阿联(今埃及)、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的观感。这六个国家不都是在我国之西,因为首先访问的国家是阿尔及利亚,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一年秋创建的中央根据地,到现在已经五十周年了。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为了粉碎湘赣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并开辟新的根据地,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在当地党和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7.
《豫东之战》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推荐的优秀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依据大量的史实,成功塑造了粟裕将军的光辉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 粟裕将军是常胜将军,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消灭了国民党汤恩伯所率的精锐部队8个旅;他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在山东的“重点进攻”,并全歼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同志与井冈山的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国革命面临失败的严重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对中国革命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湘赣边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斗争历史新篇章,井冈山象一盏不灭的明灯指引着革命。1928年4月,朱德、陈毅同志率部上了井冈  相似文献   

9.
巍巍梅岭高耸于赣粤交界处丛山峻岭之中。这里,地势险要,林木茂盛,是当年陈毅同志率领红军战士进行游击战争的地方。这里的一山一石都留下了当年红军闪光的足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载着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和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梅岭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是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0.
会师桥抒情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在砻市与毛主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当地的一座桥,被宁冈人民称之为“会师桥”。  相似文献   

11.
三仓镇中学位于东台市三仓镇境内,本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挥戈策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1940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阴谋从政治上军事上向新四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妄图将我党我军完全赶出华中。为了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坚持华中持久抗战,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阵地,完成党中央关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陈毅同志的指挥下,新四军部队在苏北同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进行了著名的黄桥决战。黄桥决战是陈毅同志光辉的战斗业绩之一。它充分地表现了陈毅同志指挥若定、擒纵自如的革命气魄。这一战役所表现的卓越的军事艺术和政治艺术,正是陈毅同志无产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吃墨水》是一篇新选课文,讲的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赞扬了陈毅同志小时候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一自然段讲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 第二自然段讲有一次陈毅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竟把妈妈送来的饼蘸到墨盒里当芝麻酱吃的事。 第三自然段讲妈妈的惊叫才使陈毅发现自己蘸着吃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红四军。1929年,红四军主力在毛泽东、朱德和陈毅同志的率领下,挥师东进,三次入闽,胜利地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于1928年11月间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军阀之间忙于打仗,是我党我军创建新的根据地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九二九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四军开辟江西赣南和福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巩固的苏维埃政权,并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个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遂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二十一年前,随同陈毅同志赴西藏时的动人情景,我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更加激起对陈毅同志的深切怀念。一九五六年三月十六日,以陈毅同志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赴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当时,我担任了陈毅同志专车驾驶员。在和陈毅  相似文献   

17.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及湘南暴动的农军,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5月4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史称为井冈山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兹谨记这一重大事件前后梗概,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注释]题解:一九二九年三月、五月,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两次由赣南入闽西,连克长汀、龙岩等地,创建了闽西根据地。汀州,长汀县之旧称。龙岩,县名。铁军: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英勇奋战,号称铁军,其中以叶挺同志所指挥的独立团最有名。“八·一”南昌起义,铁军的大部分部队都参加了。一九二八年四月下旬,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主席所领导的部队会师,两支部队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同志任军长,陈毅同志任政治部主任。其所以称红军第四军,就是为了保持“铁军”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19.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创建于1938年11月26日,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业绩的合成指挥院校。她曾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我军著名将帅彭雪枫、陈毅、粟裕、陈赓、宋时轮、杨勇、张  相似文献   

20.
我院图书馆资料组和中文系资料室合编的《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册,业已在郭沫若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印就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集子是为配合文科院校郭沫若作品的教学和研究而编的,分上下二册。上册共32万字,分三辑:第一辑为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等同志论郭沫若,以及他们与郭沫若同志的通信、诗词唱和;第二辑为解放前后对郭沫若及其主要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第三辑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和戏剧创作经验谈。收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