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志荣  康锋  杨一舟 《编辑学报》2019,31(5):560-563
目前学术期刊稿件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没有合理应用编辑学术意见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当重视稿件的学术性和编辑的学术意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稿件处理的规范流程,合理应用编辑对稿件的学术意见,以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提升期刊影响力,进而满足社会创新发展的服务需求。编辑应坚守学术为先的理念,尊重作者的学术成果,加强学术素养,掌握学术论文写作和传播规律;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稿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以诚恳的态度与作者和审稿专家有效沟通,在审读加工时把握分寸,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合理应用个人意见,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稿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个面向杂志社的专业化应用系统“期刊稿件处理系统”于近日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通过验收。与会专家对该系统的灵活性、实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该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开发而成 ,目的在于建立杂志社的稿件信息数据库 ,实现稿件管理和编辑业务处理流程的网络化 ,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随着Internet的发展 ,杂志社编辑与作者、审稿专家、排印单位、广告商等的协作与交流越来越密切 ,靠写信和打电话已经不能满足各种交互式的、多格式的信息交流的需要 ,因此 ,杂志社的编辑、审稿…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学术性专业刊物,是国内唯一一份被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共同推荐的专业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一直以来,本刊面向国内外组织优秀稿件,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具体征稿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方面的学术性专业刊物,是国内唯一一份被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共同推荐的专业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一直以来,本刊面向国内外组织优秀稿件,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具体征稿要求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发表文章的质量,是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是科技期刊准确、有效,及时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保障。实际工作中因期刊没有量化的审稿评分标准,加上审稿人主观、客观因素不同等原因导致审稿质量不高,未给期刊编辑和编委会对稿件质量的正确判断提供帮助。本文作者通过讨论科技期刊实施量化审稿在审稿及稿件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就量化审稿工作具体的体系建立、实施流程、完善评价机制及审稿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玲  王明华  顾凯  邹栩 《编辑学报》2012,24(5):486-48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深刻变革。面对数字化出版环境以及投稿作者年轻化的特点,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因地制宜,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平台,实现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作者友好:提高刊物的可检索性及潜在作者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自主型期刊网站提供在线稿件处理、教育服务等功能;借力优先数字出版,提升学术研究的传播力以及基于Web 2.0时代与作者交流方式互动化等编辑作为体现作者友好,适应数字化出版的需要,为作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钟昭会 《编辑学报》2010,22(3):253-253
稿件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稿件,期刊就不能出版;没有优秀稿件,期刊就不能发展[1].任何一种科技期刊,倘若没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量的稿件,都将无法办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而且,在期刊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者来稿的快慢与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期刊的出版时滞与刊物质量.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建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朱永兴 《编辑学报》2003,15(6):439-440
根据《茶叶科学》编辑部的办刊实践,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其功能可以扩大到稿件的计算机处理、期刊网站建立与管理、专题资料数据库积累与运用、期刊光盘版和网络版的制作(或出版)等。简介无地域限制的组稿和审稿、无纸化的稿件修订和编辑、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编务及发行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传统期刊与新技术环境的融合与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和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者的工作理念,已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传统期刊不可避免地受益于新技术的诸多便利,并由此产生巨大变化:出版流程、稿件管理和行政管理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网络化;编、校、排各个独立的环节实现一体化;编辑职能呈现多元化,编辑部的内外沟通信息化,出版物呈现多样化。这些变化使得期刊与读者、编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和谐,更为有效,因而使期刊的质量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当前年轻作者了解学术期刊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在常规的发稿过程之外,网络也成为作者、读者对期刊进行评价的平台.作者总结了网络评价具有评价内容的利益相关性、非正式性、信息不对称性,评价信息传播的方向性,效应的整体性等特点,以及巨大发表压力下作者与期刊产生某些方面对立的原因.作者网络评价影响到期刊的品牌建设,积极回应、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改善期刊运营,才能在网络时代更有效地维护期刊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