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例1什么是波、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介质中各点都是竖直方向作上、下振动,而波是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这种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叫做横波.还有一种波,例如空气中传播的声波,其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叫做纵波.横波和纵波是两种最简单的波.  相似文献   

2.
1 基本知识回顾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的波.按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在一条直线上的则叫纵波.固体中既能传播横波又能传播纵波;液体和气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相似文献   

3.
纵波是和横波不同的一种机械波,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同横波一样,介质中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振动,不会随着波的传播而前进。纵波的形成不需要介质具有切向弹性力。只需要体变弹性力即可,因此,纵波可以在固体中、液体中及气体中传播。纵波在传播时,沿传播方向介质的密度不断发生变化,对弹簧来说,纵波的传播使疏密度不断变化。该演示可以真实地观察纵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选用的函授教材顾建中编《力学教程》第187页中,提出了纵波速V=k/ρ~(1/2)和横波的波速V=N/ρ~(1/2)。在此,特予以补充证明。一、波的传播形式与媒质弹性的关系我们知道,在弹性介质力学系统中,波传播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的波称为纵波。横波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质点上下运动时,在附近媒质中引起切变,因而产生切胁强,使原  相似文献   

5.
1 地震波的特点 地震波是由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机械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传播,是造成建筑物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声波的干涉     
在波的干涉教学中,常常遇到声波的干涉问题。声波是纵波,不同于横波,其干涉情况与一般的横波不同。但很多人会将声波的干涉问题参照横波的干涉处理。在物理教学参考资料中常有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横波投影演示仪”的制作●李伯声本仪器专供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演示用,为了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波是振动的传播,媒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使学生对波的形式有明确的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按照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来区别横波与纵波,进而掌握...  相似文献   

8.
胡明霞 《物理教师》2005,26(12):62-62
教材中说:对机械波来说,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教材中又说:地震波是机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当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在同一种介质(地球)中传播时,为什么速度不一样呢?事实上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将一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很快在湖面上形成了以石子落水处为中心的圆圈状波浪,水面上的质点看上去好象上下振动,波向外传播,如同横波.大家知道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液体和气体不能传播横波,那么水波是纵波吗?实际上,这种因扰动在水面引起的波动是常见的,水质点的振动不只限于在水的表面,而且以越来越小的振幅一直延伸到水底.此外,振动既有纵向分量,又  相似文献   

10.
一、声波声波是空气中的纵波.这种波到达人耳时,引起声音的感觉,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到20000Hz,但声波这个术语有时也用于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外的类似的波.最简单的声波是有一定频率、振幅和波长的正弦波.当这种波到达人耳时,它使耳鼓膜附近的空气质点以一定的频率和振幅振动.这种振动也可用同一  相似文献   

11.
一、程序设计思路如图 1所示 ,演示画面分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演示波源运动时横波的形成过程 ,下半部分演示波源不移动时横波的形成过程 .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和水平方向静止的两个波源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坐标系的原点 ,两波源同时同方向由平衡位置以相同的频率开始在竖直方向振动 ,则波形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左、右方向传播 .该图能动态显示各个时刻的波形 ,且波源每振动四分之一周期后自动暂停 ,除“Esc”键外按任意键继续 .当波源振动一周期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 1为波源振动一个周期时的波形 .图 1二、程序在教学中的应用设波源相对介质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振动的频率和波的长度是已知的,那么声波在某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能够被确定。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利用已知频率的声波,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声波的波长能够利用共振的空气柱测得。本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封闭管子中的共振测定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二是利用这种测量方法计算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们讲 ,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 ,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经验总结一些小规律 ,通过对这些小规律的思考、验证和总结 ,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在“振动和波”的教学中 ,讲到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时 ,笔者没有讲已有的判断方法 ,而是让学生反复观察横波形成过程 ,自己思考总结判断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说 :“谁总结的方法就由谁来命名 .”第二天 ,就收到了近二十种判断方法 ,有的从波的产生角度判断 ,有的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 ,我们评出最好的一种是利用手势判断的方法 . …  相似文献   

14.
为使学生更为直观而有效地学习机械波知识 ,笔者经不断摸索、改进 ,自制了横波和纵波演示仪 .实践证明 ,该演示仪制作、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现将该演示仪介绍如下 :一、设计思想演示机械横波 ,可以用一曲面模具的移动来带动一些活动的杆 ,这些杆的依次振动就表现为波的移动 ,即根据机械传动原理 ,采用曲面的起伏来带动铁丝等细杆的上下运动 ,这样的上下运动就可以表示质点的振动 ,曲面的移动带动铁丝等所表示的波的运动就可以充分说明横波的定义与特性 ;纵波的移动是通过疏部与密部的交替来传递的 ,所以 ,可在横波演示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初中物理还是高中物理都安排了“声波是在声源振动下,使周围空气产生疏密相间的变化而形成的纵波”。由于声波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教师讲起来特别枯燥,学生学起来也特别困难。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用螺旋弹簧来演示纵波,但螺旋弹簧的疏密相间的变化和空气的疏密相间的变化毕竟有所不同。所以声波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学习时的一个“拦路虎”,故有必要让学生“真实地看到”声波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相各向同性介质模型,推导了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格式,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波在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除了存在常规的快纵波(qP1)和横波以外,还存在慢纵波(qP2),并且慢纵波的速度明显小于快纵波.  相似文献   

17.
刘安利 《中学教与学》2008,(2):38-40,F0003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C)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相似文献   

18.
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了一个地震岩石物理综合实验——压力、温度和流体对岩石速度的影响。将岩石放置在反应釜中,加载轴压和围压,并对岩石加热,测量岩石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获得了岩石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以及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岩石纵波速度高于含气岩石,而横波速度低于含气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亚音速、超音速条件下的Doppler效应,指出当声源的速度大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时,波阵面形成一圆锥面(马赫锥),在马赫锥外,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为0,听不到声音;而在马赫锥内,当声源背离观察者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实际声源的振动频率要小,所以声音变得低沉。  相似文献   

20.
一、大陆科学钻的地学意义地球内部的结构 ,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弹性波—地震波 (纵波、横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纵波 (P波 )传播速度较快 ,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而横波 (S波 )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 ,人们通过它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衰减规律的记录、研究 ,来了解地球内部情况。若将收集到的地震波记录输入电脑加以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