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学英 《成才之路》2009,(19):87-87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手拿一质量为m悬线长为R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摆球正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求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 分析与解答:台秤所示的数值是人对台秤的压力,因此示数应等于人的重力加上或减去悬线中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小球处于圆周下半周时,悬线对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悬线对人的拉力最大,且方向竖直向下,故此时台秤示数最大。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向心力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来的中学物理教学中 ,学生们对向心力的理解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 ,鉴于此情况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 ,以供同仁们磋商。一、从对圆锥摆的分析中提出问题在分析圆锥摆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其受力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画法 ,从而对摆球所受向心力问题得出不同的两种结论。一种画法如图 (1 )所示 ,摆的质量为M ,受到重力Mg 和弹力T 的作用 ,由于摆球是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和切线方向上没有加速度 ,因此Mg 和T 的合力F 的方向指向圆心O ,F 就是M所受的向心力 ,由受力图可知 :F =Mgtgθ…  相似文献   

3.
正原题在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男团中国队卫冕冠军,如图1所示张成龙在单杆比赛中正完成一个单臂回环动作,且恰好静止在最高点,设张成龙的重心离杆1.60米,体重大约56公斤,忽略摩擦力,认为张成龙做的是圆周运动,试求(1)张成龙在最低点应以多大的速度才能达到如图效果;(2)张成龙在最高、最低点时对杠的作用力.分析这道题第一问中答案建立了杆球模型.如图所示.质量集中在杆的中心,用重心的运动代替整个杆的运动.认为是质心P绕O点做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v0=O最低点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知mg2l=12mv2可知:v=4槡gl,  相似文献   

4.
图1原题:如图1所示,竖直环A半径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档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m.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小球获得初速度v0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初速度v0必须满足()  相似文献   

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周期时摆球通过哪一位置时开始计时最准确?这是实验中的一个细节,教材中也未提及,常常被师生忽略,在实际操作或回答问题常出现这样的差错:“在摆球通过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最准确”。理由是摆球在最高点时瞬间静止,易观察。正确的结论应该是在摆球通过最低点(即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最准确。这是由于①摆球的平衡位置不变,便于观测。②摆球通过此位置时速度最大,由于摆球的速度大,造成的误差相对较小,符合实验要求。而从最高点计时,一则摆球通过时速度较小,二则最高点并不确定,是随着摆球的运动逐渐变化的,实际上并不易观察,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1.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被将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辐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1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钉子与悬点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7.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中学物理中只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下面对这类临界状态进行分类分析.1如.图外1轨、所绳示的,约没束有情物况体支持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1)临界条件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轨道的弹力)刚好等于零,小球的重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mg=mvr02所以v0=gr上式中v0是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通常叫临界速度.(2)能过最高点的条件当v>v0时,物体能通过最高点,此时绳和轨道分别对球产生拉力和压力.当v=v0时,物体通过最高点,…  相似文献   

8.
叶润池 《物理教师》2002,23(2):16-16
我在一次关于单摆问题的教学中 ,曾给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 1所示的单摆 ,将摆线拉直并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α0 (α0 <90°)后 ,静止释放小球 ,在摆球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摆球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图 1(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不少学生错选或漏选了答案 ,那么 ,该题究竟应选什么答案呢 ?我们不妨先做如下讨论后再作定论 .设单摆的摆长为l,摆球的质量为m ,当摆线摆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α <α0 )时 ,摆球速度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 mv2 =mgl(cosα -cosα…  相似文献   

9.
唐慧 《考试周刊》2011,(30):176-176
学习曲线运动这一章,学生问这样一道题:飞行员的质量为m,驾驶飞机在竖直平面内以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飞行员对座椅产生的压力是:()  相似文献   

10.
阻挡摆在轻绳遇到小钉阻挡时,有如下两个特点:(1)摆球的运动速度不能突变,但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发生突变,因而摆球的加速度要发生突变;(2)当摆球摆到最高点的速度v≥gR姨时,摆球可以以小钉为圆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掌握了这两个特点,就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一、小钉在悬点O的正下方阻挡例1小球A用不可伸长的细绳悬于O点,在O点的正下方有一颗固定的钉子B,OB=d,绳长为L.初始时小球A与O同水平面,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A,为使小球能绕B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试求d的取值范围.解析为使小球能绕B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在D处对绳的拉力…  相似文献   

11.
题目:如图1所示,长为L的细线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拿住小球使细线刚好水平伸直,然后放手让小球绕O点做圆周运动,小球在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重力做功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中学物理中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下面对类临界状态进行分类分析.1.受外轨、绳约束的情况如图1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1)临界条件,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  相似文献   

13.
题目 一个学生用 10 0N的力将质量为 0 .5Kg的球以 8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 2 0m远 ,求学生对球做的功是多少 ?这道题的一般解法如下 :解一 球受力如图 1示 :水平方向受脚的作用力F与地面摩擦力f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 ,支持力N的作用。其中支持力N和重力G不做功 ,可以不考虑。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F合 =F-f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对球做的功等于球动能的变化 ,即 :W =12 mv2 -0 =12 × 0 .5 × 82 J =16J一般情况下摩擦力f很小 ,可以忽略。那么合力对球做的功就是学生对球做的功。如果我们不能忽略摩擦力…  相似文献   

14.
章剑和 《物理教师》2000,21(7):45-46
例1.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球拉至最高点A,以v0=的水平速度推出,如图1所示,求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绳的拉力. 学生典型解法:因为物体在A点推出后,即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从A到C,机械能守恒,有 在最低点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1)、(2)两式解之得 T=5. 5mg. 剖析: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都是采用以上解法,即使提醒学生反思后,他们仍认为思路正确,没有什么地方不妥.其实本题考查意向是平抛运动、圆周运动、速度的分解、牛顿定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的综合应…  相似文献   

15.
题一个质量为M的人手里拿着一根长为L的轻绳,绳子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现人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恰好可以通过最高点,试求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题目](《物理教师》1985年二月号第12页左下角第2题)图1中,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上有一摆长为2米的单摆,摆球的质量是小车质量的1/4。开始时,摆偏离竖直方向60°,小车不动.然后将摆球与小车同时释放,当摆球到达最低点时,小车与摆球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17.
张世吉 《物理教师》2010,31(11):46-46
2010年重庆卷理综第24题.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离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题24图所示(图1),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相似文献   

18.
单摆测g误差分析苏珠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学生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较大。本文就此作一分析。如图,摆球运动到任意一点P时,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G沿悬线方向的分力F跟悬线的拉力T的合力指向悬点,是摆球沿圆弧运动的向心力,它只改变摆球的...  相似文献   

19.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但线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且线速度的大小也发生变化,中学阶段只研究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而物体在最高点的极值问题一直都是同学们感到棘手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解题中,由于学生常常对题意的理解不深刻,缺乏全面的分析,忽视了一些公式、结论的适用条件,常常误入歧途,使学生上当错解题目,本文就力学中常见的几个上当解法进行剖析,指出其症结所在。 1.错用解题结论 例1.质量为M的人抓住长L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为v,则(1)当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球对绳的拉力之差为____;(2)当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人对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