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血型遗传与亲子鉴定的知识由于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血液知识,通过检验学生血型,统计不同血型学生人数.让学生学活血液知识,正确认识血型并无好坏之分。  相似文献   

2.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课教学内容多,知识抽象,教学难度大。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与学过的有丝分裂知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且染色体的数目、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后面教学内容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生物变异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对全章知识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增加了课堂容量,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1选编录像,精心设计,引发思维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从教学录像带中精选内容,…  相似文献   

3.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既是教学的重点,又因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也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在进行“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时,始终抓住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位置变化这条主线,充分利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及投影仪进行直观教学,将教材中染色体行为抽象的静态过程变为直观的动态过程,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难点得到突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难点突破过程…  相似文献   

4.
任桂梅 《考试周刊》2012,(13):153-153
遗传是一门既深奥又很抽象的专业基础知识。中职学生多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激发,原有的厌学情绪还会迅速蔓延。针对上述情况,我在遗传知识教学中,坚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逐步启发、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展示显得无能为力,信息技术却提供了这种可能.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因为某些生物知识过于抽象,探究实验时间过长,生物现象较难描述,造成教师教学不畅,学生理解困难,掌握知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遗传与优生学》是特殊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概念相对抽象,同时不少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不足、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教师应在强化课程意识的生成、培养学生学习力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使特殊教育专业《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的理论内容相对抽象,尤其是在进行遗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偏差。其关键原因在于无法非常形象的进行遗传过程的描述。因此,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今天,将生物科学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抽象内容的形象化表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重点解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动画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8.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在初中二年级讲这一节的有关知识 ,更显其难 ,但是 ,如果能抓住关键 ,逐层分解难点 ,并采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学生是能够学好这部分内容的。下面 ,谈一点本人的具体做法。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深入理解基因和染色体两个重要概念《生物的遗传》这一节内容涉及许多陌生、抽象的基本概念 ,初学者往往感到难于理解 ,容易混淆。在众多基本概念中 ,重点应讲清楚基因和染色体这两个概念 ,因为 :①掌握这两个概念 ,…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如1990年版高中生物必修本和选修本)的编写是非常精炼的,从各章知识的安排看系统性也较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常遇一些抽象知识因缺少更具体的解释或必要的实例,或因前后知识跳跃过大,或因新旧知识出现的时间相隔过长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如“矿质代谢”一节中,缺少对离子交换吸附特点的解释;学习遗传规律实质时常需及时回忆早学的减数分裂知识;对遗传规律的计算和应用往往限于篇幅不能作过多的实例补充等。为此,常需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一些内容,便于学  相似文献   

10.
<正>在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一些关于细胞质遗传以及细胞核遗传的知识。在最初学习时会觉得知识非常抽象,有很多的困难,甚至会无从下手。在必修二中,我们会学习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之后会学习伴性遗传等。在学习遗传定律的过程中,会明显感觉到知识点的难度有所增加,甚至会出现惶恐的学习心理。但只要大家对解题方法有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知识主要由繁杂的生物体系知识构成。比如细胞的构造,生物的遗传等等。都是晦涩难懂的知识。对于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解工具帮助理解。概念图就很好地达到了这一效果。本文通过对概念图的具体分析。阐明概念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作用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比喻,可以变未知为已知,化平淡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一章,许多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学生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如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一些比喻,则能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下面举几例:(为了行文方便,将比喻用"--"表示,"--"左为本体,"--"右为喻体.)  相似文献   

13.
<正> 细胞的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生物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只有完全掌握了减数分裂的知识,遗传规律中的重点和难点才可迎刃而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只有联系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在相互比较中进行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减数分裂的学习,是在学习有丝分裂知识的一个多月以后,学生对有丝分裂知识的理解记忆已趋淡化时进行的。因此,要让学生通过抽象的回忆和对比的方法来学习减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教学中,遗传这一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这部分知识内容抽象,涉及问题较多,解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因此又是教学中的难点。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法有多种,只有抓住规律,掌握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笔者就此总结了几种解题技巧与方法,供参考。一、先找有几对相对性状例如,豌豆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中,有两对相对性状,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一般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相似文献   

15.
“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节中的概念抽象难懂,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多种趣味设计,将抽象的概念形象直观化,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能动地理解掌握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以“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例,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概念框架为结构创建教学情境,抽象情境中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知识的本质,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进行深度学习,获得并整理知识,丰富概念框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4):57-58
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教学效果突出和互动性强等优点,成为当前我国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亮点。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知识点琐碎,理论抽象,教学难点较多,运用微课开展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微课还可以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涉及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类比法对于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相似文献   

19.
医用生物学中遗传信息的表达内容在遗传一章上有其重要的位置,这部分知识复杂,抽象。名词术语繁多。授课中有很大难度。文章运用分散难点,形象比喻和利用插图的教学手段,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巧妙的运用直观教具,直观形象使95%的学生较好的掌握了知识的因果关系。而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加以分析论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很多知识都比较微观、抽象。在教学中,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深刻理解,精准把握这些微观抽象的知识,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