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全美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中中文部收藏中国古籍历史悠久,最早的汉籍来自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清政府赠送。该馆收藏的汉籍,以地方志最为著名。本世纪四十年代朱士嘉先生以他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之便,编纂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一稿,著录中国方志2,939种。其后陆续补进,至八十年代末,该馆藏中国方志达4,000余种。这个数量已占七十年代我国普查方志后编成  相似文献   

2.
198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排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序编本《越中杂识》,底本是一部仅以"抄本"形式存世的孤本方志,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向不为人所知。直至无锡朱士嘉先生(1905—1989)《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地方志目录》问世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纂修地方志的历史传统。古往今来 ,方志已成为典籍之大观。无论是 194 9年以前所修的旧志 ,还是其后出版的新志 ,大都分藏在国内外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档案馆里 ,对这笔宝贵的资源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以供广大读者利用 ,始终是学术界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1935年 ,朱士嘉编撰的《中国地方志综录》 ,收录自北宋熙宁年间至 1933年的 5 832种方志 ,为全国性旧志目录之开端。解放后 ,此目又出过增订本。 1993年 8月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方志目录》第一册 ,1999年 9月 ,方志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新编地方志目录》。这两部…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国庆前夕,由上海图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出版问世了。这是一部收录1902年至1949年间各门类丛书5,549种,子目(单种书)30,940条,采用钢笔正楷手抄成稿,照相影印的十六开精装本,计1,028页。它的编辑出版和《中国丛书综录》衔接,使我国自古代至近现代的丛书第一次有了一个完整的目录。这部《目录》收录丛书的范围,系根据上海图书馆现藏的全部旧平装书。自1902年(清光绪28年)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的《帝国丛书》起,至1949年9月出版的丛书止,前后共历47年。众所周知,这正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非常重要的时期。近50年  相似文献   

5.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有一百四十余种,比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及美国一些著名大学所藏宋元版汉籍的总和还要多。宫内厅书陵部系日本皇家机构,所藏图书不对外开放,日本学者亦少有入宫看书的机会,中国学者对这一部分藏书的了解更少。 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一向关注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古籍的命运,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要求:“散失在国外的古籍资料,也要通过各种办法争取弄回来,或复制回来,同时要有系统地翻印一批孤本、善本。”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和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正在进行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复制工程,力争将一百四十余种宋元版汉籍全部复制回来,并有计划地选择其中国内缺藏或学术价值较高的若干种影印出版。目前已复制回国74种,尚差70种正在复制之中。其中,第一批14种(27函,181册)已于2001年12月由中国线装书局出版。现将该丛书的总序(《编纂缘起》)和各书的《影 印说明》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阅点资治通鉴》影印出版 由中国档案出版社首次影印出版的本书揭示了毛泽东珍贵的读书心迹,是继国礼书《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之后推出的又一巨作。毛泽东熟读中国古籍,对《资治通鉴》尤为喜爱,一生勤读、通阅达7次之多。50年代,毛泽东委托范文澜、吴晗标点整理,成为建国后出版的第一部历史典籍。本书是将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毛泽东阅点过的标点整理版原书加以影印的。影印本全套精装10册,含毛泽东批注3000余处。  相似文献   

7.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1S):13-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存的多种大藏经陆续被整理影印出版,而《嘉兴藏》由于规模巨大,尚未出版。《嘉兴藏》是佛教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佛学界瞩目的史料宝库。2002年5月,北京慈航《径山藏》(嘉兴藏)研究中心与民族出版社决定合作出版《嘉兴藏》,并按国家规定,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审核同意,最后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作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这次整理出版《嘉兴藏》是自从《嘉兴藏》刊印问世以来第一次全面进行发掘和整理,被誉为繁荣中华文化的一大盛举。  相似文献   

8.
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世俗部分叙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一书,对其所载汉文世俗文献部分分别予以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9.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即将分册陆续出版。该书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预计40册,16开本,套色影印。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  相似文献   

10.
由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采编部主编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藏广东新编方志目录初集》已出版。该目录收藏了广东省近年来新编方志825种,其中县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术恳谈会事务局长、东京女子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山根幸夫编著的《明史研究文献目录》一书,最近已在日本东京出版发行。作者以前编著的《明代史研究文献目录》(书中收入了一部分中国出版的论著目录)一书,于1960年由  相似文献   

12.
本刊启事     
《历史档案》2008,(4):64-64
本刊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合作、吴元丰主编《清宫珍藏海兰察满汉文奏折汇编》一书.已于2008年6月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全书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满汉文朱批和录副奏折中.选出了其奉命率兵出征期间或单独或与别人联衔所有海兰察奏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于1800年。1927成立了中国部。国会图书馆从1869年开始收藏中文书,中国部成立后,由这个部专司此事,所藏中文图书有三十多万册,其中满文、蒙文书籍有8000多册,方志3600多种,年谱、家谱2000多部,地图200余种。特藏中有敦煌手稿多卷,永乐大典41册,宋、元、明、清版图书1700多种,北京图书馆藏珍本缩微片2800余种,20000余卷,其中宋版书150多种,元版书近100种,明版书近2000种。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也收藏不少中国古籍。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中国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收录现存历代湖北地方志336种,《中国古籍总目》略同。2012年出版的《湖北省历代旧方志目录》将这一数字改为514种,增补甚多。但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该目录除了扩大收录范围,还有违体例收录了不少不当收之书。若将此类加以剔除,该目所收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出入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合目录》)所收录黑龙江方志虽然仅有67种,但仍有很多疏误和遗漏之处。正如洪溢斯在《联合目录》前言中所说的那样:由于“本目录涉及的面较广,参加的单位多,工作量大,加之编者们集中编辑的时间短,因而尚存在不少缺点,如体例不统一,目录与实际馆藏或有不符,甚至遗漏、错误等情况。”《联合目录》出版之后,各省方志界同行们对《联合目录》中所收录本省有关方志的遗漏和错误之处做了很多的补充和正误。因为黑龙江方志甚少,更为人们鲜知,故仅就《联合目录》中所著录的黑龙江方志部分中的明显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正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所谓旧方志,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纂修的地方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下称联目),自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深受各届人士青睐,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旧方志最常用的一部工具书,也是中国旧方志目录中最具权威的一部专门目录.  相似文献   

17.
王耀 《历史档案》2017,(3):124-130
近年来,古地图因为其形象化地表达各类历史信息,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国内外诸多藏图机构的古地图目录已经做了整理和刊布,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舆图要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舆图指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叙录》以及《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8.
《留美中国学生——政策、问题、数据》(以下简称《留学》)一书作者利奥·奥林斯(LEO A.ORLEANS)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问题专家。他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委托撰写此书,于今年十月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几年前,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曾委托戴维·兰普顿(DAVIDLAMPTON)撰写过一本题为《恢复关系——1978—1984年美中教育交流动态》书籍,于1986年出版,全  相似文献   

19.
朱瑜  付小清 《出版广角》2013,(13):53-57
赵炬,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领导并策划组织出版了"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系列、"徐家汇藏书楼西文精品"系列、"徐家汇藏书楼西文译丛"系列、"挂号费丛书""合众读书馆"系列、"科学图书馆"系列、《老课本》等有影响的图书。由其领导策划组织的"民国首版书影印出版工程"和"中国近现代文化电子书工程"已经启动,并将在年内陆续推出。曾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2012年获得"上海出版人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寺志丛刊》即将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5年年内出齐。这套丛刊汇集了国内现存的数百种佛教寺志与山志,其中多有明、清两代善本,有些稿本、抄本,也有各大图书馆馆藏孤本。全部影印出版。从版本精良这一点来说,可说是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以来,郑振铎先生倡导影印《古本戏曲丛刊》以后,国内专业化的古籍影印的又一次大结集。从史料价值这一点来说,可以用“极高”两个字来作为短评。自陈垣先生《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一书行世后,中国人所著佛教典籍之有裨于广泛的历史研究,渐成为文史学界的共识。但是,对中国佛教方志的发掘,包括对其本身的认识与发掘,以及对其中史料的广泛利用,可说远远不够。本丛刊的出版,预计将大大改变这种沉寂和停滞不前的现状。它不但使人们对寺院的兴废、盛衰及其历史地理沿革,对佛教各宗派的源流和宗嗣传承等会有更深广与明确的认识;还可藉以亲近历代高僧大德,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传化和感应事迹,读到许多不经见的诗文。至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佛教的关系,各朝代各地区的人文民俗,其中记载尤多珍异待发掘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