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的爱国献身精神丘均元(一)黄海海战亦称大东沟之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黄海的一次重大战役,也是日本侵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份。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8月1日正式爆发。就交战双方对于整体作战计划而言,日本方面:在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首相的...  相似文献   

2.
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于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后被李鸿章奏请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百余年来一直众讼纷纭。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原始资料《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佐之以其他有关史料,认为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在济远舰尚有战斗能力的情况下,“首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因此,按照北洋舰队的有关“军律”,将其处以极刑,是罪有应得,无冤可言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对此,以往的史料中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记载。一些论者根据新近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的有关记述,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枉。本文认为:《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关于丰岛海战中的方伯谦和方伯谦被处死的记述,严重失实;关于黄海海战中的方伯谦的记述互相矛盾、漏洞百出。因此,《卢氏甲午前后杂记》非但没有为方伯谦“保船西驶”提供充足的证据,反而恰恰证明了方伯谦“临阵惊慌”、“仓皇脱逃”的可耻行径。  相似文献   

4.
列强侵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人民抗争林则徐禁烟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将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5.
黄海海战与马江之战的比较观唐上意在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中,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战,一次是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马江之战(又称马尾海战),另一次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两者前后相距10年。这两次大规模的海战,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各...  相似文献   

6.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朝北洋海军在丰岛、黄海及威海卫三次海战中均告失败,并最终导致北洋舰队覆灭。考察清王朝甲午海战失败原因,可以发现日本侵略者在战备与作战方面与孙子诸多军事原则相一致,主要表现在情报上做到"知彼知己",战备充分而达成"先胜而后求战",战法上擅用"诡道""奇正",而清王朝则因情报无能、战备不力、战略战术僵化等方面原因导致失败。当前,学习研究《孙子兵法》对我国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创新发展海战战法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日本帝国前期对外一系列成功的侵略扩张无不是以旨在争夺东北亚制海权进行的海上战役为先导的。这一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进行过3次大规模海战,占蒸汽装甲时代世界大规模海战总次数的3/4。海战中,旅顺口要塞陷落后俄国大本营让未经训练没有海战经验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继续东进通过与联合舰队决战入泊海参崴只能是必败之道,而让舰队避免北上决战,通过辅助船定期赴胶州湾和上海港采买获得补给坚持在黄海、东海、南海施行一段时间破交战才是惟一能够实现开赴远东所抱战略目的的作战样式。日俄黄海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以蒸汽装甲战列舰编队交战为主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旅顺口分舰队突围港会合海参崴分舰队的成败是决定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命运的关键。20世纪初日本军史画家创作的《黄海战图》描绘的正是日俄黄海大战双方胜负发生逆转的一幕,而与中日黄海大战或日俄对马海战无关。  相似文献   

8.
甲午风云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甲午战败的深刻启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时至今日,日本某些政界要人还拒不承认侵华史实,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要犯歌功颂德.这一切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但战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无比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史是一面镜子,分析甲午战败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海钩沉: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读史明智:(1)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通过综合分析而明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3)民族的光环与污点: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时期杰出的民族英雄。清政府腐朽没落、决策集团妥协退让、军备废弛,使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4)教训:①和平崛起,振兴中华;②政通人和,拒绝腐败,建立威武之师;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④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避免中日战争。本课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历史重现(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常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大繁荣的盛世景象,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进入近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让...  相似文献   

10.
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对整个战争影响颇大.本文拟对丰岛海战作一初步探讨,并就教于史学界.有准备的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大都把甲午战争问题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成果累累。在过往的研究中,流行观点派的"中日黄海海战战役过程认识"是以"方伯谦黄海海战临阵脱逃"说为核心而形成的。然而,随着新史料的发掘与使用,国内外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这一过程中,流行观点派的不足也愈发显现,某些认识和结论也颇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海战后期"第一游击队、本队并肩作战"说以及海战后期"第一游击队西海岸作战"说,均是试图再次弥补流行观点派的"中日黄海海战战役过程认识"不能解释第一游击队海战后期作战存在破绽的缺陷所作的努力。鉴于此,讨论流行观点派对中日黄海海战后期作战的所谓"认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既可澄清中日黄海海战某些被误读的过程,亦可对"方伯谦临阵脱逃"问题加以深究,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秋日的一个上午,笔者在一所省示范性重点中学听了某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教研员已提前一周通知,所以该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教师按照教材的体例,依顺序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由于准备的史料过于丰富,到下课铃响时,“黄海海战“的内  相似文献   

13.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14.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之前,日本侵略者采取不宣而战的手段,向中国海陆军发动了两次突然袭击,一次是丰岛海战;一次是成欢之战。成欢之战是日军根据大本营的侵略部署而进行的一次有准备有计划地战争挑衅。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作出开战决定。19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鲜公使大岛圭介,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立即挑起中日冲突。同日,大本营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说明 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史上一次重要战役,对这次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殉国的壮举,在肯定的同时却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学生在对其褒扬的同时,“针砭时弊”,提出了许多相异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乏智慧火花。如下片段令我难以忘怀,也促进我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16.
自清末以来,国内有不少史学著作在记述黄海海战时,都认为日舰西京丸被击沉。黄海海战中日舰西京丸是否沉没?笔者想就已见到的史料做一初探,并求教于学术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明确认为西京丸在黄海海战中被击沉的主要著作和其中的记载为:  相似文献   

17.
邹永发 《考试》2014,(9):44-47
<正>【热点背景】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日,中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20年前的今天,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海舰队25日在威海刘公岛甲午故地,开展"铭记甲午耻、践行强军梦"水兵集体签名宣誓、舰艇鸣笛、瞻仰凭吊等纪念活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开始时负伤,但史料对丁汝昌负伤的原因却有不同的记载。其一说,丁汝昌为日本联合舰队的炮火所伤。此主要见于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此外,尚有旁证。丁  相似文献   

19.
史海钩沉: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抗战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史学界对于中国海军的抗战涉及甚少,许多史实鲜为人知。本文谨就抗日战争中海军的抗战活动做一述评。一、战前中日海军实力的对比卢沟桥事变前,中日海军实力对比,日本海军力量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均占绝对优势。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为进行海外扩张,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明治五年(1872年),日本创设海军部,时不过军舰14艘,运输船3艘,共1.3832万吨。经过三十年的扩充,至日俄战争之际,日本军舰总数增至152艘,总排水量达26.468万吨。取得甲午中日海战和日俄海战胜利的日本雄心不已,与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