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介的价值与力量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明 《新闻前哨》2009,(5):10-10,12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兔子在写博士论文,题目是《兔子如何打败狼》。狼看了以后大笑起来:凭你还能打败我,论据在什么地方?兔子指了指身后的山洞说,论据在里面。狼进去一看吓倒在地,因为山洞里有一只狮子,狮子说写论文还要什么论据啊?关键是看导师是谁。  相似文献   

2.
famas 《视听界》2009,(2):12-12
小时候读过一则童话,大概内容是森林里一只小猴子在湖边喝水,突然听到水面发出了“噗通”的响声。小猴子受了这一突然的惊吓,本能地跑离湖边,途中遇一兔子,兔子问小猴为何如此惊恐,答:“刚才在湖边喝水,突然‘噗通’一声响,很是恐怖。”兔子闻讯,撒腿就跑,途中遇一猪,猪问兔子为何如此惊恐,兔子惊呼:“快跑,‘噗通’来了。”猪闻讯,也赶忙开溜,途中遇一鹿,  相似文献   

3.
狼与兔子     
父亲狄克携着儿子布莱克在山间漫游,见一只恶狼追着一只仓皇而逃的兔子。小布莱克问道:“爸爸,要不要救救那只兔子?我看它跑得好可怜。” 老狄克道:“不对,恶狼追不上免子。” “为什么?” “因为恶狼只是为一顿午餐。追不上兔子,它可以转而再捕食其他的东西。但是对兔子而言,是为保命,兔  相似文献   

4.
林夕 《新闻世界》2008,(3):59-59
朋友是做生意的,整天飞来飞去满世界跑,忙得要命。一天晚上,他打电话来,突然问我:“如果花钱可能买到你自己哪一天会死的信息.你买不买?”  相似文献   

5.
除了跑会议、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电话.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初,曾有一位学者把中国新闻媒体和西方的新闻媒体作了比较,然后提出了一个结论:我国的新闻媒体只报喜不报忧(这当然主要指文革及文革后期),缺乏舆论监督,好比是“喜鹊”,而西方的新闻媒体反面报道多,舆论监督力度大,好比是“乌鸦”。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正阳县汝南华镇李岗村有个能闯能干的张老汉,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靠几只肉兔打下了“一片江山”。1月27日,经人指引我们几个小记者专程采访了张老汉。整齐的四合院,干净的院内“鳞次栉比”,一层层自搭的兔舍次序排开。质朴的张老汉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倒茶让水果。当我们问张老汉现在养多少只兔子时,张老汉憨厚地一笑说,只剩几十只了,其余的七八百只都卖了。“卖了?”我们不禁一愣。“那为啥?”我问。张老汉又是憨厚地一笑说:“我又买了一群羊,中国加入世贸教俺要看市场。”张老汉介绍说,前几年他家穷…  相似文献   

8.
三个猎人用掉了底的锅子,煮熟了逃走的兔子,美美地吃了个饱。最近看到一本某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期刊,其中有一则题为《三个猎人》的故事,笔者反复研读,百思不得其解,转而与朋友探讨,依然不得要领,现将其摘录于此,希望“高人”指点迷津: “从前有三个猎人,两个猎人没带枪,一个不会打枪,他们碰到三只兔子,两只兔子中弹逃走了,一只兔子没中弹倒下了。他们提起一只逃走的兔子朝前走,来到一幢没门没窗没屋顶也没墙壁的屋子跟前,叫出屋主人,问‘我们要煮一只逃走的兔子,能否借个锅子?’  相似文献   

9.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远方,途中遇到了一只鸽子,它们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说:"这里的人不喜欢我的声音,打  相似文献   

1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5):28-29
妈妈回来了小吉姆坐在一所房子门口的台阶上玩,一个推销员走过来问他:“小朋友,你妈妈回来了吗?”  相似文献   

11.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5):56-56
原因 老婆摸着谢顶的老公说:“听说男人秃顶。是因为用脑过度,是这样吗?” 谢顶的老公反驳道:“女人不长胡子,正是因为整天废话连篇,下颚运动过度!”  相似文献   

12.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1):28-29
来稿一律不退 溪根爱写诗,经常投稿,但都被退回来了。 妻子说:“整天写七律,你就不能少写几律?”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人们常将乌鸦视为不祥之鸟,戏称“乌合之众”,厌恶“乌鸦嘴”.但过去的人们却视乌鸦为吉祥鸟,称鸦有反哺之义,认为太阳上面还有只神鸦叫作“三足乌”,太阳下山也被称作“金乌西坠”.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乌鸦还是当地人眼中的“神鸟”.  相似文献   

14.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你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主人说:“那当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猴子道:“那我就斗胆提一个要求,我不想当猴子.我想做人。”主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说道:“那好吧,你这么多年也的确不易。不过,做人就得拔毛,拔毛是要承受痛苦的。拔一根,忍受一番痛苦,人性就提升了一分。你得拔掉全身的毛,怎么样?”猴子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要做人嘛。哪能怕承受做人过程中的痛苦?”于是主人拿出一把小镊子给猴子拔毛,刚拔了一根,猴子便疼得嗷嗷叫。主人叹口气说:“你一毛都不肯拔。如何能做人?”猴子羞愧满面地说:“没想到做人真不易呀,我还是不要做人了吧!”  相似文献   

15.
鸡兔同笼     
周南 《新闻通讯》2012,(5):58-60
一只小鸡几条腿? 两条啊。 一只白兔几条腿? 傻丫头,甭管白的黑的灰的花的,只要是兔子.通通都是四条腿嘛。除非……  相似文献   

16.
坐在当年希特勒就餐的餐厅,品味一杯德国风格的啤酒游客们欣赏阿尔卑斯山的乌鸦在风中翱翔.一切都是那么安逸祥和.谁能想到这里曾经经历过的一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网络传播》2010,(8):57-57
“对今天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相似文献   

18.
经常有人问我,最近忙不忙?我的回答总是一个字:忙。在这个城市厮混,不整天说自己“忙”,都不好意思见人。今年的清明节是第一个“小长假”,照例以“忙”为理由拒绝了一些无谓的聚会,带上老婆、孩子和狗,到郊区的河畔喝酒、看书.躺着睡觉。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写稿三得一得:母亲笑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虽只上过三天学,却特能侃。妈小时闹日本鬼子,家穷,就整天挎着烧饼篮子沿街叫卖。因常与读报人交往,于是总认为报纸上的东西是神圣的。如今,我当新闻干事,经常把发表的一些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寄回家。这时妈就更有了侃资,动不动“我的三儿子如何如何”。可我每次探家,妈却说我的文章“一般化”,并说“若我上学,准能写出好文章。”一次,她悄悄问我:‘咱B不能写妈一篇?”我点点头。后来,我写的《开朗的母亲》发表了,读给她听。没想到妈却板着脸道:“一激化,不深不细,不像我儿子…  相似文献   

20.
只、枝、支     
“只”和“枝”、“支”这三个量词混用的现象,在报刊上时常出现,用混的原因,就是对这三个同音量词的分工不熟悉。“只”使用得比较广泛。它常用于表示某些成双成对东西的一个,如两只眼睛、两只手、一只筷子、一只袜子。它还用于指某些器具的量,如一只箱子、一只手表、一只灯泡、一只酒杯。一些飞禽走鲁的量,也用“唑”,如一只老虎、一只山鸡、一只兔子、一只小鸟。“双”是“只”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