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传播效果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受众的心理状况对传播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受众逆反心理现象屡屡在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出现,并对传播效果产生作用。本文简要分析受众逆反心理的含义、成因及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等,最后尝试提出在新闻传播活动当中减缓受众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丽 《新闻前哨》2009,(8):27-29
在新闻传播当中,常出现有悖于新闻传播初衷的“异化现象”。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分析成因,强调在大众传播中增强受众意识,正确把握传者、媒介、受众间的协调关系,剖析受众认知心理、需求心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传播策略,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论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学者的视角大多集中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上,本文试图从受众接受心理这一视角探析传播效果,并就如何使传播通过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力尝试做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受众认知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受众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众的认知心理背景、认知心理现象和认知心理效应对传播效果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往往会导致新闻传播的效果偏离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而发生异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电视承担着解释、说服、娱乐等多项功能,对现代信息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电视受众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受众心理是受众在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媒介传播内容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受众大脑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受众心理由媒介传播所触发,  相似文献   

8.
媒体的报道内容能否被受众所选择所接受,是检验传播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准。新闻传播要增强贴近性,强化传播效果,就必须注重研究受众心理、把握受众心理规律,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去策划选题、创新形式、采编稿件,使新闻产品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报刊思想理论宣传同样如此,它要为受众所注意、理解和记忆,也要在增强贴近性上下功夫,在研究受众心理特征、适应受众心理活动规律上做文章。《生活与修养》专版作为《解放军报》的一个传统思想理论专刊,  相似文献   

9.
注重受众态度 提高传播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晓强 《传媒》2011,(3):70-71
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如何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者,媒体应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注重其心理需求。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一家媒体来说,注重受众态度,提升传播质量,是制胜发展的关键,是媒体生命力所在。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这是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高度开放性的大众传播行为,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工具,作为商业文化的载体,广告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主体所处地位和立场的不同,传播目的及方式的差异,对社会文化、伦理精神、民俗风尚的漠视,对受众消费心理和价值追求的把握的欠缺,以及职业道德精神的缺失,而导致广告正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1.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郭猛 《传媒观察》2012,(6):28-29
信息传播是影响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进程的关键变量,受众传播期待的满足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有着重要影响。同情、责任、逆反、归咎、好奇和从众等心理需要引发了受众的传播期待。把握和改变受众的态度,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和提高传播的信度与效度是满足受众传播期待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受众的注意和理解两方面的心理机制出发,探讨受众面对电视广告时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电视广告互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分析电视广告传播端(包括电视广告客户、电视广告策划、制作及其承接电视广告播出的机构)应该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中心,增强电视广告在传播中的互动意识,以求的受众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接受,从而实现电视广告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受众的异同心理解读新闻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受众的求异心理和求同心理越发凸显,为满足受众的这两种心理需求,新闻传播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始终关注民生、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当然,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应该把握好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5.
周子悦  张倩楠 《新闻世界》2014,(11):196-197
跨文化传播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特别是在各国影视作品随处可见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人们的影响可见一斑。受众是传播行为的归宿,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国影视作品在国内以及国产片在国外的传播情况的分析,解读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希望能对跨文化传播的受众心理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持节 《新闻界》2007,(6):153-154
本文从受众的注意和理解两方面的心理机制出发,探讨受众面对电视广告时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电视广告互动的心理需求,进而分析电视广告传播端(包括电视广告客户、电视广告策划、制作及其承接电视广告播出的机构)应该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中心,增强电视广告在传播中的互动意识,以求的受众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接受,从而实现电视广告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武威 《东南传播》2010,(6):105-106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受众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只有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受众心理,运用适时手段,发挥自身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够进一步贴近受众认知和情感,提高传播时效。  相似文献   

18.
新闻编辑直接面向的是受众,受众的心理以及需求都影响着传播的效果。随着新闻受众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的变化,其心理接受也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受众的心理和眼光出发是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思路。本文在阐述受众与传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受众心理的新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新闻编辑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播学受众心理视角,分析了相亲节目中的受众心理是如何从最初的狂热追捧到后来的反感排斥,媒体在应该如何调整传播行为,在迎合受众的同时也积极的引导受众,肩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传播效果与广大受众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投射思想、期望思想、定式思维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心理使得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这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新闻传播者要寻求转变,对新闻传播效果异化进行有效防范。本文以受众的认知心理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认知心理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相关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