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因被学者们誉为"云南青铜文化的源头"而声名远播,这从1957年、1978年、2008年,仅仅半个世纪就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就足以证明剑川海门口青铜文化遗址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分量.……  相似文献   

2.
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人、社会、自然的态度上。原始人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条件下 ,凭借自己特有的想象力 ,创造出代表自己意志和力量的神们 ,这些神们是原始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原始宗教是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原始宗教与科技源于一体。原始宗教艺术是原始宗教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原始宗教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从大量散落在史册里和迄今活跃在一些土著居民中的诗歌、神话中可以透析出原始宗教及其艺术的生产力作用来  相似文献   

3.
鸟图腾与巴蜀族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星堆以鸟形器为代表的动物符号与纹饰,构成了一个把自然界与人问召唤在一起的神秘系统,形成以鸟图腾为特征的巴蜀族徽.从空间上看,以鸟图腾为巴蜀族徽的器物分布得最为广泛;从时间上看,鸟图腾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三星堆文化在其晚期核心宗教观"祖先崇拜"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鸟兽自然图腾崇拜时期,它经历了由氏族徽铭图腾向文化图腾的演变.鸟图腾的成因与作用反映了巴蜀部族图腾信仰背后的人格化因素,也反映出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其它图腾不可替代的结构性作用.三星堆文化特征中有将天体崇拜与鸟图腾一体化的倾向,经过早期图腾的自然选择,不断注入宗教的内容与世俗需要,表现出"祭天"与"齐天",升腾与自由的原始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4.
剑川景风阁     
剑川是滇西北高原上古韵流芳的县份,位于风花雪月的大理与"香格里拉"中甸之间,是白族世居之地.提起剑川,人们自然会想起石宝山唐代石窟、满贤林千狮山……除此之外,剑川还有一处古迹叫景风阁,这里是剑川历史文化的又一渊薮,鲜为人知,却值得一访.  相似文献   

5.
历法的发展固然与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有着必然联系,而且,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和神话也一定与古蜀人的历法等科技进步分不开。金沙遗址文化中的象牙崇拜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它既受月亮崇拜等原始宗教等主体观念上的影响,更受历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中国古代原生性宗教信仰伦理化的关键环节,它最早将原始宗教的发展规范化,使之走上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是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宗教的原因."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通过以礼"义"改造原始宗教的观念,礼"仪"改造原始宗教行为,礼"容"改造原始宗教体验来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教始终不能跟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也是由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奠定的.  相似文献   

7.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8.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其中剑川三河白族少女服就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  相似文献   

9.
东巴文化是在纳西族原始宗教基础上,兼融汉、藏等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人的本真状态。生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画家和向东切身体会到自己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古镇寻踪     
在大理州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剑川沙溪复兴工程庆典"背景材料中介绍:剑川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云龙、兰坪,北靠丽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门,也是连接川、滇、藏三省和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地州市的交通要衢;境内有白、汉、彝、回、纳西等十六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二,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  相似文献   

12.
大理是一个多湖泊的高原水乡.著名的滇藏公路沿洱海西岸蜿蜒北上120公里,碧波荡漾的剑湖就安卧在沃野万顷的剑川坝子中央.剑湖海拔2180m,东北高西南低,湖水由海门口注入澜沧江,辉煌的云南青铜文明的源头剑川海门口遗址就坐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14.
羊雪芳 《大理文化》2005,(6):45-297
大理剑川白族地区流行着一种古老的民俗"邀秧丛".这原本是春耕栽插时的劳动生产组织形式,但聪慧的白族先民在里面注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使"邀秧丛"的生产活动显得格外地喜庆愉悦.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过三个大年,不抵过一个栽秧节".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属原始宗教的范畴。其信仰主要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等等。宗教的主持者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祭祀和巫术等。  相似文献   

16.
张笑 《大理文化》2016,(4):103-112
正剑川古城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区之南,历史以来三江两岸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沿着峻岭深谷来到剑川古城中与白族群众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远在大理国时期,剑川节度下所设的"义督睑"就是今天的剑川。"义督"一词即纳西语对古代剑川今地的称谓,其含意即:"南边的大门。""睑"为行政机构名称,相当于郡、县,很形象地说明了其防守和监督的军事意义。明代,剑川建立古城,这是三江并流区南边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7.
剑川"得勒母子汤""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特有的一道美汤,鲜嫩香爽,在肴席上颇受青睐。然其汤名却不能望文生义,照字面去理解。"得勒母子汤"是剑川白族语,意为蚕豆母枝叶与蚕豆瓣儿  相似文献   

18.
雕刻时光     
正自古以来,剑川木匠以精湛的技艺,雕刻了不可胜数的木雕作品,使剑川木雕成为世人认识剑川的一张名片。而在剑川的木匠队伍中,今年64岁的施鸿训就是一位名气不小的剑川木雕艺人。难忘木器厂岁月剑川是电影《五朵金花》中大理白族青年"阿鹏"的故乡,是名闻中外的"木雕之乡"。剑川县木器厂是许多剑川木匠的"摇篮",只要说起剑川木  相似文献   

19.
无为 《大理文化》2014,(5):85-87
为了解剑川县白族学会工作情况和介绍剑川旅游.2014年1月23日,大理州白族学会赵济舟会长,和生弟、赵润勤副会长以及白族诗人李公一行来到剑川。他们到剑川的第一站行程是剑湖边。  相似文献   

20.
杨亮才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3,(10):103-111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有人口近20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中以洱海周围的大理、洱源、云龙、剑川、鹤庆、宾川等县市为最。其次是怒江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此外,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及湖南省桑植、沅陵,贵州省安顺、毕节、威宁,四川省西昌均有分布。白族尚白,故自称"白"、"白人"、"白子白女"等。历史上的"僰"、"白蛮"、"河蛮"、"白爨"等,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