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衣 《大理文化》2012,(12):58-59
早起来看你,带着晨风,清溪 带着青草湿润的气息 把一束野兰花淡淡的香气 带到你窗前,把一只晨鸟的清脆 带到你惺忪的睡意里 早起来看你。  相似文献   

2.
在俄国工作期间,我常常留意中俄文化习俗的异同,发现两国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许多方面又是非常接近的。在中国,老年人一般谦忍为怀,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不会自己要求坐座位。你给老人让了座,得到感谢不说,若是老人比你提前下车,还会把座位还给你。俄国老年人多,尤其搭乘公共汽车的老年人居多。如果座位已经占满,他们上车常会直接走向你的座位,你应该马上站起来让位子给他。置若罔闻或表示不情愿,会招致其他乘客的同声谴责。在这里,年轻人尊重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俄国的影视界没有什么童星。虽然儿童的穿着变得越来越成人化,但是…  相似文献   

3.
欢快的叫声     
蟋蟀是一种叫声欢快的昆虫。夏日里,当你在乡间散步时就可以听到它悦耳的叫声。  相似文献   

4.
"丽莎,你从没告诉我你妈妈的名字。"电影主人公之一、白发老人朱力安说。"我没告诉过你吗?"电影另一位主人公、八岁女孩儿丽莎调皮地明知故问。"没有。"丽莎侧身附耳,一字一顿:"伊……丽……莎……白。""啊,"朱力安欣喜地压低声音,"那我俩都找到她了!"  相似文献   

5.
盛夏的夜晚,寄宿在一个荒僻的山村.半夜时分,有青蛙的叫声,由远而近,掠过夜空,捎来了水田和秧苗的气息.细听,声音是那样地清澈而圆润,先是此起彼伏,继而响成一片.于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我循声而起,踱到窗外,遥望田野,聆听蛙声.……  相似文献   

6.
难忘那年烟花三月 两根冰冷铁轨 延伸到桃花深处 你把瘦弱的脸颊贴了上去 你把滚热的胸膛贴了上去 你在努力倾听 靠近大海的远方 是否有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动物珍闻     
猿猴唱歌据英国学者波尔说,长臂猿的音乐天赋特别高,它们唱得十分动听,简直可与鸟儿相媲美。幼猿唱的时间长短不一,从几分钟到两小时,而每一支咏叹调不超过15分钟。黎明的太阳初升时,长臂猿唱起第一支歌,早餐过后,上午七八点钟时,重又引吭高歌。而这以后,就得随情绪而定了。喜鹊送葬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员从观察中发现,喜鹊有复杂的葬礼。当一只喜鹊发现某个死了的同类时,它就用一长串响亮的叫声把其它喜鹊从四面八方唤来。喜鹊集结起来后,逐个向死去的同类俯身轻啄。它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暂时还是个谜。  相似文献   

8.
有个人走在沙漠里,传来一个声音对他说:“你捡几块小石头子儿放进口袋里,明天你会发现自己又高兴又后悔。”这个人照声音说的,弯下腰去拾了一把小石头子儿放进了口袋。第二天他一翻口袋,发现那些小石头子儿原来不是钻石就是红宝石、绿宝石。果然他是又  相似文献   

9.
当你用英语讲话或书写的时候,没有规定说你必须使用大词。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同样好用,而且使用像 sun,grass 和 home这种短小的常见字则再好不过。许多短字用起来得心应手,令人格外满意,它们有力、精巧且具魔力,是长字所难以比拟的。多音节词会使听你讲话和读你作品的人感到乏味;使你的文章显得沉闷。单音节词,即那些似乎我们生来就熟知的词,像炉火温暖着家庭,它们能使人对重大事件有清楚明确的理解,比如:night and day,love and hate,warand peace,life and death。单音节词好比闪烁在夜空的火花一样明亮;像刀刃一般锋利;像流在脸上的热泪一样灼热;像  相似文献   

10.
每当赫伯特·魏泽教授走进森林时,便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累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古怪可笑,但魏泽是追踪植物语言协会中有名望的代表之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的,但因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那么其它植物是怎样互相对话的呢?它们是通过一种能量来进行互相交流,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可以测量出来,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得看得见。但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大多数专家认为,植…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与艺术     
无论是色彩还是形状,大自然都像键盘包含所有音乐的音符一样,蕴涵有所有绘画的成分。艺术家的天职就是从这些成分中精心选择,然后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如同音乐家用音符从无序的声音中创作出动听而和谐的乐曲一般。如果说画家可以依照大自然本来的样子去创作,那么演奏家也就可以坐在钢琴上了……  相似文献   

12.
晚亭 《大理文化》2013,(10):58-60
知了在槐树上叫起来的时候 熟透的麦子弯下了腰 就像村口那个撑船的老人  相似文献   

13.
图索夫人,一位沉静、安详、个子不离的老太太,站在最高的一级台阶上。她有一个大鼻子,一双浅棕色的眼睛。她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衣着昂贵而高雅。她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那种你愿带回家去介绍给自己祖父母的老人。我在她面前站了大约五分钟,仔细地端详着她。她沉默寡言(她已死去一百三十多年了),所  相似文献   

14.
我想谈一谈高尔基,谈谈战斗的光彩夺目的青春。我对过去的回忆首先是同高尔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从我第一次翻开他的小说之日起,我的青春之火就燃烧得特别旺盛,我青春的声音也变得特别响亮了。这是一种从未听到过的声音;是一种造反的声音、反抗的声音;是号召人们起来斗争、争取自由和光明的声音。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那里是工人们居住的郊区,我们住的是破旧的茅草房,里面挤满了有工作和失业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148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少年一手执锤,一手拿凿,正在石堆中埋头创作,一座半人半羊的农牧神雕塑即将完工。这时,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走到跟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对少年说:"你雕得不错,但是,有个小问题,这是个老人的雕像,老人的牙齿很难有齐整的,而你这雕像的牙齿完好无缺。"少年感到十分惭愧,忙用凿子把雕像的一颗牙齿敲掉。这位少年日后名震寰宇,他就  相似文献   

16.
1843年,谢尔盖·季莫菲耶维奇·阿克萨科夫买下了莫斯科近郊的阿勃拉姆采沃庄园,和全家一起搬到了那里。这时他已经远不是一个年轻人了——他虚岁已经52岁,——他经常生病,双目失明。谢尔盖·季莫菲耶维奇早就思念过恬静的农村生活了。他想在死前听听黑琴鸡发情时的叫声,听听黎明时母马的长嘶,听听在粉红色的雾霭中鱼儿拍水的声音。搬到阿勃拉姆采沃以后,他  相似文献   

17.
田园卫士     
外形奇特可笑的蟾蜍是勤劳的低级动物,它也是田园最好的益友。一天下午,当我正在为晚餐采摘豌豆时,听到了一声啾。那声音非常甜美,我还以为是鸟鸣。我抬头环顾四周,又听见了叫声。这次,几乎是从我脚边发出的。那里蹲着一只蟾蛛,脖子鼓得老粗。一条小草蛇象顽童逗引大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与他认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傍晚.秋天到来,似有一股凉意,可我还在这有些昏暗的灯光下苦读.我朗读的声音很大,盖过了风吹树木的声音.当我停止时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个身影,我被吓了一大跳.当我认真看时,是一个男孩,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男孩,他的眼睛在昏暗的光下很亮.他说话了,他说:"你读书的声音很好听,枯燥的课文从你嘴里读出来,添了许多生气."我受宠若惊,那晚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忧郁的,显得有些伤感,这让我很迷惑.从此以后,我们成了朋友,也总是在那条大道旁看书.  相似文献   

19.
正埃里克·普罗维斯,这位90岁高龄、终生珍爱野生生物的澳大利亚老人,通过观察一对鸟类的生活、情爱和分离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某些有价值的启示。有那么一些鸟类,其行为方式在不少方面与人类的颇为相似。它们为创造新的生命而寻求配偶,相互交配,而当悲剧降临时,它们会悼念自己的配偶。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张冰梅编译迄今为止最大的动物是什么?那就是当今的蓝鲸。现已捕获过身长百余公尺的巨鲸。为什么动物眼睛在黑暗中发光?动物眼睛在黑暗中不发光,也就是说它们自己并不会发光。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在夜晚看到动物眼睛闪光。动物眼睛和我们的不同。它们的眼睛底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