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题目已知函数f(x)=1/((1+x)1/2)+1((1+a)1/2)+(ax/(ax+8))1/2,x∈(0,+∞)·(1)当a=8时,求f(x)的单调区间;(2)对任意正数a,证明:1相似文献   

2.
对于2008年辽宁高考题(理)22题,在《2008全国高考试题全编(理)》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三版、及各网站提供的答案教条笨拙以至于出现错误,给后继学习者带来困惑,现将易懂的四种方  相似文献   

3.
题 (2006年浙江高考卷(理)第10题)函数f:{1,2,3}→{1,2,3},满足f(f(x))=f(x),则这样的函数个数共有( )个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全国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但大家对不同省份的高考试题的欣赏与思考还在不断的进行.本文将依据2008年高校招生考试新课程考试大纲(理科数学)(以下简称大纲)、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说明)及新课程标准,对2008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21题所体现的背景、功能作些辩析,并对今后中学数学教学与复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怀想天空”(2007年)、“好奇心”(2008年)、“品味时尚”(2009年)、“绿色生活”(2010年)及至“拒绝平庸”(2011年),这五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明确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材料型命题作文替代话题作文,在江苏各色语文考试中,几成一统之势。  相似文献   

6.
一道妙题     
浙江省诸暨市2008年保送重点高中的选拔试卷中,有一道几何探究题(第23题):  相似文献   

7.
1先看两道题目 题1(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21题(理)、第22题(文))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菇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浙江数学卷(理)中两道平面向量题的几何解法,阐述一下几何知识在解平面向量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原 《中学理科》2009,(10):21-22
试卷基本评价200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试卷的总体设计符合考纲要求,注重了知识的综合,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突出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与200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试卷比较,题目在稳中求新,稳步推进,题型以常规题型为主,不但没有偏题、怪题,并且有叙述简洁的特点.纵观试题,小题起步较低,难度缓步上升,除两道解析几何的小题有较大难度之外,其他题目难度都比较平和.解答题中第19、20题的难度较2008年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题(2011浙江理22)设函数f(x)=(x-a)^2Inx,a∈R.(1)若x=e为y=f(x)的极值点,求实数a.(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的x∈(0,3e],恒有f(x)≤4e^2成立.注: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相似文献   

11.
09年重庆卷(理)第15题是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此类型题目的解法灵活多变,往往需要借助圆锥曲线的定义、范围和性质、图形、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等,构造不等式,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积福  陈玉荣 《化学教学》2010,(4):81-81,77
[题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修(Osamu Shemomura日本)、马丁·沙尔菲(Manin Chalfie美国)、钱永健(Roger Y.Tsien美籍华人)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福建卷)(理)第12题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第9题: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三角形ABC的顶点分别为A(0,α),B(b,0),C(c,0);点P(0,p)是线段AO上的一点(异于端点),这里α,b,c,p为非零常数.设直线BP,CP分别交AC,AB于点E,F,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全国卷一理ll题)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PA.PB的最小值为( ).A.-3+2√2 B.-3+√2 C.-4+2√2 D.-4+√2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直是各地中考的热点.近年来,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出现了一些新题型,现以2008年中考题为例分析不等式(组)的考点.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高考试卷中,笔者发现有如下几道相互关联的立体几何试题:1.(重庆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直线B.椭圆C.抛物线D.双曲线  相似文献   

18.
1.计算 (2008^2+4013)(2009^2-1)(2010^2-4019)/2007×2008×2009×2010×2011 2.已知正整数m、n、e、f满足mn=ef,证明m^2009+n^2009+e^2009+f^2009是合数.  相似文献   

19.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它都被列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考查.笔者统计了2008年全国23个省(市)的文(理)科高考数学试题,就有20个省(市)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考查面达86.96%.本文就引入分类讨论的原因和避免分类讨论的常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国高考第三卷文、理第(10)题:P是椭圆x^2/a^2+y^2/b^2=1(a〉b〉0)上一点,E,F是左右焦点,过P作x轴的垂线恰好通过焦点F,若三角形PEF是等腰直三角形,椭圆的离心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